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裡結婚接親不玩遊戲考驗新郎,新郎親友團直接每人扛長棍到新娘家!

這裡結婚接親不玩遊戲考驗新郎,新郎親友團直接每人扛長棍到新娘家!

探訪排瑤居源地,欣賞生態魅力渦水!圖說渦水,聚焦精彩,講述圖片中的故事。

2018年春節期間,連南瑤鄉有許多新人舉辦傳統瑤族婚禮。2018年2月19日(大年初四),小編有幸參加大坪鎮軍寮村一對新人的傳統瑤族婚禮,徵詢新人同意,現編輯成文發布,讓更多人了解瑤族婚俗。

一說到結婚,你看到的親友團是大多是這樣的

新娘的姐妹團是這樣考驗新郎和新郎的親友團們....

然而在連南大坪鎮軍寮村,新郎親友團是直接扛著長木棍出發去新娘家接親的....

眾網友看見後議論紛紛

網友A:這是直接去新娘家搶親?

網友B:這真的是去接親嗎?木頭有啥用?是聘禮嗎?.....

我們瑤族是和諧友愛的民族,這些長木棍是用來扛新娘嫁妝用的!

現代瑤族新娘嫁妝有衣櫃、梳妝台、木質傢具、洗衣機、冰箱等

這麼多的大件嫁妝

要新郎家親友團親自扛回去,對體力也是不小的考驗哦!

在瑤家,後廚可是男人們的天下,負責菜肴製作

女人一般只負責洗菜洗碗收碗工作

一大早新娘家要準備好早飯給前來送嫁的親友

新娘家門前早早就坐滿了送嫁的親友團

連南瑤族女子出嫁的衣服,都是由媽媽親手縫製的。」只要生下來的是女孩,那媽媽就要著手為女兒的做一套嫁衣衫,「嫁衣是純手工一針一線織成,很考驗人,特別是圍裙的刺繡,是最難的。」母親很早就開始為女兒準備嫁衣,加上平時要干農活,新娘身上的嫁衣需要很長的業餘時間才能完工。

在紮好的高髮髻套上新娘才能佩戴的繡花銀飾紅頭冠後,新娘特別開心。這頭冠四周掛滿銀飾,頭飾最頂部有刺繡圖案「盤王印」,寓意保佑新娘出嫁路上不受侵擾。

小編跟拍的新娘,是從大坪鎮的軍寮村嫁到大坪鎮大坪村,兩村之間婚俗有些許差異。大坪村新郎家派出了男性親屬做領路人,新郎也親自出門接新娘。在新娘前面的是自家嫂子或舅媽之類的親戚,她手中錫壺的米酒,是帶給新娘的公公。

而當天另外一對新人都是軍寮村人,新郎不需要出門接親,僅派出了其他男性親屬接親。

不管新郎來沒來接親,送嫁隊伍都是浩浩蕩蕩的護送新娘出嫁

新娘送嫁隊伍風塵僕僕的到達了新郎家,新郎家貼心的準備了自釀的甜酒招待

新娘出門入門都講究吉時,等待吉時的時間裡親屬紛紛和新人合影。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風俗。雖然大坪鎮內的軍寮、大坪村都是排瑤,但是由於服飾間差異,新娘入門前,還需要換上新郎家所在地的新娘頭冠,這表示新娘以後就是新郎家的人,以後的瑤族裝扮也要按照夫家的裝飾。

新娘進門前再換上一對新鞋表示開始新生活。

連南排瑤,是極其有祖宗觀念的群體。一般都會在家裡大廳內設有供奉祖先的神龕。把新娘帶來的豬肉和新雨傘掛在祖先神龕下方,告訴祖先家裡來了新成員。

喜宴大擺三天三夜

瑤族辦婚禮極其隆重,不僅宴請親人好友,同村人每每也前來祝賀,甚至路人,他們也會招待。

習俗里,豆腐是結婚必不可少的菜式。

喜宴至少要辦三天三夜,每餐設流水席,吃完一波人,就馬上到另外一波人,來客越多,表示祝福越多,主人家越高興。

親戚朋友喝著自釀的米酒享受婚宴。

瑤族喜宴的菜肴以豬肉、雞、魚、豆腐、扣肉、等為主,都是大塊切大鍋煮。

由於時間關係,小編沒有跟拍到晚上的婚宴。據了解,白天新娘家的送嫁隊伍回家後,夜晚才會舉行新娘認親儀式,這個環節有點像漢族婚禮中的敬茶,在給長輩敬酒過程中與對方互相認識。

這樣純樸而又隆重的婚禮習俗在2014年11月,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項目,但願我們瑤族的風俗可以一直流傳下去!

圖文

房昭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說渦水 的精彩文章:

TAG:圖說渦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