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分享圖書:《恐龍是怎麼到博物館》

分享圖書:《恐龍是怎麼到博物館》

圖書名稱:《恐龍是怎麼到博物館》

作者:傑西-哈特蘭,(譯)張東君

出版:典藏藝術家庭

閱讀標籤:科普;4-8歲

1、為孩子選擇這本書的初衷是什麼?

看到過一些關於恐龍或者博物館的科普圖書,但把兩者串連起來的不多,這本書既有科普的內容,又能讓孩子了解到他所看到的簡單一處其實包含著各個崗位瑣碎工作。

2、請簡單描述這是一本怎樣的書?

從恐龍活著到變成化石,從發現、挖掘恐龍化石,到最終在博物館展示出來,這本書描繪了整個過程中不同身份的人的分工,有梁龍、地殼運動、化石、考古的一些知識點,書的末頁還有關於恐龍發掘的網頁呢!

3、你和孩子是如何共同閱讀這本書的?

蝴蝶頁上有大量工具,哥哥結合之前暑假在綴百裘參加的小考古學家課程,自己描述一些工具的用途。我也請他當小老師給妹妹講講什麼是「考古」、「化石」。

我把展示牌文字遮住:這個看上去像是什麼恐龍呢?

哥哥:腕龍,因為它脖子很長。

我把展示牌的文字顯露出來:恩,腕龍的脖子和尾巴都很長,但脖子和尾巴都很長的恐龍不一定是腕龍,這是梁龍。那你再看看,為什麼它的腿腳這邊有很多黑色的點點呢?

哥哥:螺絲釘!因為要把它們固定在一起。

我:那你覺得它活著的時候是吃草的,還是吃肉的,或者是雜食的呢?

哥哥:吃草的,因為它沒有尖銳的牙齒,如果它是吃肉的就需要很尖銳的牙齒來把肉嚼碎,但是它沒有。

我指著展示牌上的文字:那這個「猶他州」和「侏羅紀晚期」是什麼意思呢?

哥哥:侏羅紀晚期就是它生活的時代。「猶他州」是什麼,我不知道。

我:好,那我們往後看看。

我:這是梁龍,只吃植物,牙齒長得像鉛筆一樣。洪水來了,梁龍掉到河裡淹死了。它們的骨頭被河裡的細沙和泥巴埋起來,然後……

哥哥:我知道!然後地殼運動,這裡升起來,那裡沉下去,又過了很多年,它的骨頭就露出來了。

我:但並不是完整的恐龍骨頭都暴露出來。

我:1923年,有一個「恐龍獵人」在美國的「猶他州」找到一塊非常大的骨頭,非常大,比大象、熊、鯨魚什麼的骨頭還要大,所以他猜想可能是梁龍的腿骨,但不太確定。他該怎麼辦呢?

哥哥:找科學家來鑒定一下。

我:恩,有一位「古生物學家」特地從華盛頓的自然史博物館趕到猶他州,他負責確認「恐龍獵人」發現的這塊骨頭到底是不是梁龍的骨頭。那他確認以後,要怎麼辦呢?

哥哥:找人挖出來。

我:沒錯!「發掘人員」把周圍的石頭搬開,工作了一年以上,挖掘出越來越多的梁龍骨頭,是「恐龍獵人」發現的、「古生物學家」確認過的梁龍骨頭,然後把它們編好號……

我:……接下來由博物館的展示組畫了一幅壁畫當背景、製作標示牌、打好燈光給梁龍,所以我們現在再來看下這個標示牌,上面包含了哪些信息?恐龍的品種是梁龍,它生活在侏羅紀晚期,它是在美國的猶他州被發掘出來的。

書的末頁有很多延展知識,很有趣。我們因此了解了「Dinosaur」的原意是什麼,以及和恐龍在血緣關係上最接近的動物又是什麼。

4、爸爸媽媽想說的其它話?

選這本書時還有一個想法,因為每一道工序都是環環緊扣的,只是繪本用了一些畫面細節來表現其中的趣事,所以希望孩子嘗試用思維圖來記憶、複述這個故事。

前陣子看《奇葩說》,其中有一位博物館講解員令人印象頗深。這本書只講到梁龍展出,還可以讓孩子扮演講解員給觀眾(家人)介紹這個展品,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

如果你也喜歡這本書

文末留言「我想借」

就有機會在草窩圖書館借閱到

聯繫分享此文給你的朋友

受邀加入圖書館群

免費借閱圖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草窩閱讀角 的精彩文章:

分享圖書:《Aaaarrgghh Spider!》

TAG:草窩閱讀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