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這功利的世界,我想靜靜讀本書

在這功利的世界,我想靜靜讀本書

文/小五

歷史,是一個國家成長的見證。而書,是我個人成長的見證。

小時候家裡窮,連輔導書都捨不得買,更別說課外書了。

上小學時,偶爾從同學那借到一兩本《故事會》,便如獲至寶。既急不可耐,想一口氣讀完,又怕真的一口氣就讀完了。

到了初中,經常去一個要好的朋友家。這位朋友至今已近10年沒有聯繫,回想起來,或許她家最吸引我的,是那些讀不完的雜誌。在她家,我第一次讀到《少男少女》這類雜誌,知道了什麼叫「少女懷春」。那時,我從骨子裡透著自卑,一邊羨慕那些美好的校園愛情,一邊認為,只有長得好看的人才有愛情,像我這樣的人怕是沒有機會遇到的。

高中考進市裡的重點中學,到了該好好鑽研課本,爭取考上重點大學的年紀,我卻到這時才真正開啟了我的讀書之旅。

那時,班裡有不少市區的同學,他們經常帶著各種青春小說,以及父母、老師眼中的「禁書」到學校傳閱。如果一本書已經在班裡流傳開來,而你還沒讀到這本書,那你就落伍了。當別人在談《狼的誘惑》《泡沫之夏》《那小子真帥》時,你只能懵懂地附和,假裝自己也讀過了。

然而,讀這些青春小說,對我來說純粹是跟風,而非喜好。那時我最愛的,是讀世界名著。沒有同學會帶世界名著來學校,只有幾十平方米大的學校圖書館也很難借到,我只能「走出去」。

很多個周末的清晨,我騎著自行車到幾公里外的作家書店,選上心儀的幾本圖書,在書架下或階梯上的某個角落,從早晨看到黃昏,一目十行,眼睛幾乎不眨,連吃飯都覺浪費時間,一天能看三四本磚頭厚的世界名著。也是在那時得了近視,並不斷加深。

在書店讀書,總有一種做小偷的感覺。一碰到我這種只看不買的人,店員十分敏銳,首先從眼神上蔑視一番,其次,說話音調不自覺地提高八度,音量也大了許多,一句「讓一讓」,震懾力不亞於「滾」。久而久之,我也安之若素,看到人挪一挪便是,小心翼翼地翻開每一頁書,盡量讓自己的閱讀「雁過無痕」。

到了大學,終於可以正大光明地遍覽群書。學校的圖書館不愧為國家一級圖書館,藏書數不勝數,如果那時我保持從前如饑似渴的求知精神,恐怕現在的我會是不一樣的我。然而,大學生活不再像以前那樣只有書本,還有精彩的花花世界,社團、學生會工作、兼職、社工、社交等等佔據了我大部分的時間,用來看書的時間少之又少。作為宿舍最愛讀書的人,我每個月也不過平均閱讀兩三本書。

雖然大學時讀書不多,但好在圖書館藏書頗豐,不用像以前一樣看到啥讀啥,可以自己選擇。我每讀到一本好書,就會去圖書館把那位作者的書都借來看完,張愛玲、池莉、張賢亮、川端康成等等名家的書,就是這麼一本一本看完的。

大學畢業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家大型國有企業的管培生。同事上至老阿姨,下至同齡人,幾乎沒有人有閱讀的習慣,偶爾還看看書的我,成了同事眼中的文藝青年。那時,經常去公司附近的自助圖書館借書看,每每抱著一沓書回來,同事們無不驚嘆。為了不讓自己顯得那麼另類,我從不跟同事談看書的事情,更不敢跟他們說我周末還常常跑去書店聽講座買書。

第二份工作,是報社的讀書線記者,圓了我兒時的夢想。手機里有上百個出版社的聯繫人,經常有人寄書給我,只希望我能偶爾刊登他們的新書推薦。然而,這些書大多是當下流行的書籍,10本裡頭挑不出一本自己想讀的,還要經常去採訪自己並不欣賞的作家,為自己沒看過的書寫推薦,聽一些沒有營養的講座。漸漸地,我對圖書的熱情被磨滅,連書都不想看了。

第三份工作,是一家外企的內宣部門。由於公司有提倡學習的企業文化,每位同事桌面都有幾排書,每年部門有幾次讀書分享會議,公司每年都購買指定的圖書給員工學習,看書成為一種風氣。在這裡,看書多的人愛跟同事分享(xuanyao),不看書反而成了另類。

這些年來,我看書往往不求甚解,不以功利為目的,想看什麼看什麼,看完便忘。現在,由於工作需要,我從鄙視工具書到慢慢接受工具書,但始終把看工具書當作學習,把看「無用的書」當成真正的閱讀。

小時候,我有一個夢想,希望家裡有一個大書房,放滿我愛的書。現在,我家裡的書房、客廳、卧室都有書架,家裡隨處都是書。每當我遇到困難,心裡有過去不的坎,只要認真地看上幾天的書,便能平靜下來。有時候,我也自甘墮落,比如連續一段時間煲電視劇,最後卻總是身心俱疲,不如看書暢快。

有一次去朋友家做客,總覺得她家哪裡不對,直到參觀完最後一個房間,我才恍然大悟:「天啊,你們家一本書都沒有!」這句話被朋友當成笑話,卻是我發自內心的看法:一間沒有書的房子可以是廚房,可以是洗手間,卻不能算是家。都說家是心靈的港灣,一個心靈的港灣,怎麼可以沒有書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點抒情 的精彩文章:

TAG:十點抒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