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論語》啟示/雲瀟瀟

讀《論語》啟示/雲瀟瀟

大量優秀的讀書筆記正在向你賓士而來,不容錯過

—— —— —— —— ——

其一

《論語.雍也.卷六》第二章有這樣一段話: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

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這段話翻譯過來的意思是:

哀公問:「你的學生中,哪個好學啊?」

孔子回答說:「有一個叫顏回的學生很好學,不把學習的怒氣發泄到別人身上,也不重複犯同樣的錯誤,不幸短命死了。現在再也沒有象顏回這樣的人了,再也沒聽說過好學的人了。」

是的,顏回的確是孔子的得意門生,在其他章節中,孔子也公開表揚過顏回,同樣在《雍也.卷六》第六章中,孔子也說過「賢哉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意思是說,顏回這個學生,他的心長時間都不會離開仁德,別的學生,只是偶然短時間地想一下而已。不幸的是,這位優秀學生在二十九歲就「發盡白,早死」,令孔子悲慟不已。

眾所周知,孔子是著名大教育家,在《史記.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傳第七》記載,受身通業者七十有七人,皆異能之士也。他們當中,有的品德高尚,如顏淵,閔子騫;有的善理政事,如冉有,季路;有的長於辭令,如宰我,子貢;有的文學出眾,如子游,子夏......

現在,我們的許多老師、家長,考察一個學生的標準便是學習成績,稍微進步明智點的再看看這個學生的學習態度,只要學生的學習成績好,或者狀態可以,便一切都好;如果這個學生的學生成績差,或者學習狀態不佳,便一無是處。 實際上,每個學生有每個學生的特點,他的愛好興趣,知識基礎,感知能力、自控能力等各個方面都有著客觀的差異, 不可能千篇一律。孔子弟子三千,自己又那樣知人善教,對於學習方面,他滿意的只有顏回自己,但這並不能影響他卓越的教育成就。

在孔子的諸多學生中,有很多個性獨立,甚至是桀驁不馴之徒,例如子路,曾經「性鄙,好勇力」甚至「陵暴孔子」,如此的放誕無禮,對於崇尚「禮」的孔子來說,是何等難以忍受,但孔子是怎樣做的呢?不是以牙還牙,也不是棄之不顧,而是「設禮稍誘子路,」使子路「儒服委質」,最後成為自己的弟子,最後忠於職守,死在衛國。

所以,無論是作為教育者的老師還是學生的父母,對於學生的考察要全面周到,不能只看學習一個方面,而要全面細緻,並能夠善於從學生的表現中發現閃光點,使這些閃光點發揚光大,使之成為對社會對國家的有用之才。而不能見學生學習成績狀態不佳就橫加鄙視,甚或冷眼相對,棄之不管。

而要做到這一點,對於我們來說,又是何等困難。

其二

《論語.卷十二.顏淵第十二》中記載,孔子的三個弟子向孔子請教,怎樣才能做到仁德,孔子給三個弟子的答案迥然不同。

他給顏淵的答案是:

「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

顏淵不明白,要求老師說得具體些,孔子接著說「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在下一章里,仲弓同樣問仁,孔子的回答是:「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還是同一個問題,孔子給司馬牛的答案是:「仁者,其言也訒。」

同一個問題,孔子對顏淵的建議是:「抑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語行為都合乎禮,一旦能做到克己復禮,天下的人都會稱你為仁人。實踐仁德全靠自己,難道還要靠別人嗎?」又告訴顏淵:「不合乎禮的事不去看,不合乎禮的話不去聽,不合乎禮的事不要說,不合乎禮的事不要做。」而對仲弓的答案是:「出門工作如見貴賓,役使百姓好像承擔重大祭祀,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給別人。在諸侯國做官的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家做事的不怨天尤人。」而對司馬牛,孔子說的很簡單,「仁人,他的語言遲鈍。」

對於孔子思想核心的「仁」,孔子自然有其一定的標準,那麼給出的答案也應該一致或大體相同,可為什麼卻出現三個不同的答案呢?對於顏淵,孔子要求他學會控制自己,不可魯莽無禮;對於仲弓,孔子的建議是尊重他人,不可怨天尤人;而對於司馬牛,孔子的要求是慎言三思,不應信口而出。我想,在這裡,正體現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

孔子的這幾個學生,性情品格肯定也大不相同,孔子對他們的了解是準確深刻的。也許,顏淵的自控能力差,仲弓對他人缺乏尊重,而司馬牛可能是言語莽撞,所以,孔子根據三個弟子的不同特性,對他們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我們經常講因材施教,《論語》的這段記載正是這一教育原則的具體運用。

現在,我們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甚至不同的社會背景,性格特點、愛好興趣、知識基礎、理想目標等諸多方面更是千差萬別,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教育方法、教育形式、甚至教育管理的輕重程度也應有所區別,不可以千篇一律,輕重不分。同一個問題,同一個要求,有的學生點到即可,而有的就需要反覆強調;有的可以班上公開批評,指出不足,有的就應該課下談心,細緻入微;有的可以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循循善誘,春風化雨,有的也需要嚴格要求,嚴厲督促,加強管理,培養習慣。

因材施教,是一個很老套的教育原則,真正實施也並非易事,它需要執教者有足夠的細心和耐心去了解學生,分析學生,然後才能對症下藥,因材施教,使受教育者成為具有良好習慣和優秀品質的優秀人才。

詩人/作家

趙樹雲,男,筆名雲瀟瀟,1966年生,中學語文教師,河北省詩詞協會會員。中國詩歌網認證詩人,有多首詩詞作品在《中華詩詞》《國風》《深圳詩詞》《燕趙詩詞》《詩選刊》等雜誌發表;並有多篇小說在《燕山》《延邊天池》等期刊發表;並在世紀文學、17K小說網站簽約創作了長篇小說700多萬字。被無憂美趣評為「平台百強實力派詩人、作家」。

無憂美趣,陪你一起愛上讀書筆記。今天,你寫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憂美趣 的精彩文章:

月滿西窗/陽紫
七絕·南老相邀與雙城書畫界同道小聚有感/楊文忠

TAG:無憂美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