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電視機夠便宜,為什麼還是得用顯示器?

電視機夠便宜,為什麼還是得用顯示器?

關注硬體·聰明消費 | 歡迎關注鈦師父

動圖:銅線轉圈

顯示器大屏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30英寸以上顯示器越來越多。雖說不少31.5英寸顯示器的價格已經降到了1500元左右,但是如果與屏幕尺寸相近的電視機相比,恐怕很多用戶心裡會很不平衡:憑什麼32英寸的電視機才999元,43英寸IPS屏4K電視也才1000多元,直接買台電視機當顯示器用不就好了。可是這種做法真的能行?

介面、延遲成瓶頸

大家都知道,在同等面積屏幕上,像素點越多畫面越細膩。可是不少32英寸電視機的解析度只有1366×768,這樣的解析度用來播放標清電視節目還可以,但如果要連接電腦使用,那麼電視機巨大的點距會導致顯示畫面的細膩程度大打折扣,讓人難以入目。4K電視機的出現,解決了電視機大屏幕顯示圖像點距較大的問題。而如今互聯網品牌的進入使得4K電視的價格也大幅下降,最低只需1000多元買到4K電視機,而同尺寸的4K顯示器價格至少要2000元以上,看起來電視機的性價比很不錯呢。

可是4K電視機上雖然埠不少,但是基本上沒有產品搭載DP介面,依靠常見的HDMI 1.4介面連接電腦,只能輸出30Hz刷新率的4K圖像,看電影、看電視節目還行,不要說玩遊戲時的卡頓、失幀等問題,就連滑鼠游標在屏幕上的移動都可能失幀,讓人覺得有明顯的卡頓。

還有一點大家平時比較容易忽視,由於電視機的信號處理較為複雜,導致不少電視機在輸入高解析度信號時,顯示有一點點延時,這就導致電視機響應時間偏高。我們查看電視機的參數時就能發現,電視機的響應時間至少達到了8ms,而LED顯示器的響應時間可以達到1ms,好一點的廣視角顯示器的響應時間達到4ms,主流產品的響應時間也才5ms,因此在電視機上玩動作類遊戲時,很有可能出現畫面拖影等問題。

不少電視機只提供了HDMI 1.4介面,沒有HDMI 2.0介面,也沒有DP介面

迥異的畫面效果難接受

廠商普遍將電視機的Gama值整體調高,達到2.4左右。如此一來,顯示畫面的色彩是濃郁多了,符合用戶「顏色越鮮艷畫質越好」的觀點,但也遠遠偏離了正確的顏色。而顯示器的Gama值一般是2.2左右,雖然其顯示畫面的色彩沒有電視機那麼誘人,但卻更加接近於事物本身的顏色。

如果將電視機和顯示器放在一起進行比較,那可以說是「畫風」迥異。可能有人會說色彩表現這方面,那可是見仁見智的事情,我就喜歡「重口味」不行嗎?也許,普通人玩遊戲時,那差異還不是很大,但如果你的工作或愛好與色彩有一點關係,如進行圖片後期處理、廣告設計、動畫製作、視頻處理等工作的話,那電視機濃郁的色彩將會嚴重誤導你的眼睛,最後的作品將可能偏色。

此外,電視機還有一個缺陷那就是灰階範圍,不少電視機只能顯示16~235之間的灰階。而顯示器卻可以顯示0~255之間的灰階。也就是說顯示器能全部顯示出從純黑到純白分成256階,而電視機卻要挑肥揀瘦,16以下的全顯示為黑色,235以上的全顯示為純白色。這樣的差異,不僅對於需要作圖、關注色彩的用戶是一個災難,就是普通用戶,在使用中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比如說遊戲中暗處和亮處的一些細節丟失了你可能被伏擊,看照片時,由於細節丟失,讓照片魅力大減。

電視機和顯示器的色彩表現明顯不同

低端電視機難以顯示出完整的256級灰階

近距離使用不利健康

很多用戶會有這樣的感受:近距離觀看電視時,會感覺電視機畫面更亮更刺眼。這是因為電視機是用來遠程觀看的,其亮度較之液晶顯示器來說,高出不少。一般來說,顯示器的亮度一般是250~300cd/m2,而電視機的亮度則可能達到800cd/m2,近距離觀看時顯然亮度更刺眼。更糟糕的是,不少電視機的亮度調節範圍相當有限,即便將亮度調到最低,在近距離觀看,還是會覺得亮度太高。再加上電視機基本沒有不閃屏、過濾藍光等功能,長時間近距離使用,眼睛也就更容易疲勞了。

而電視機在驅動方案上也與顯示器不太一樣,電視機偏向於為動態視頻進行優化,因此不少電視機,尤其是中低端的電視機,在顯示靜態畫面時,往往存在一定的瑕疵,比如輕微閃爍、文字發虛、邊角不夠銳利等,也容易造成視覺疲勞。由此可見「抵近」觀看液晶電視,那是後患無窮,「遠離」才能保證你的健康。

小夥伴,沒看文章之前,你真的知道顯示器是電視機無可替代的嗎?

小獅子最喜歡的雞腿 分割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師父 的精彩文章:

市售電子書閱讀器很多,這款產品卻敢買4980元!BOOX MAX2究竟有啥不一樣!
買一送一?iPhone X銷售低迷逼運營商出殺手鐧

TAG:鈦師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