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有賢良祠,法國有先賢祠,野蠻和文明決定了兩者性質迥異

清朝有賢良祠,法國有先賢祠,野蠻和文明決定了兩者性質迥異

史海鉤沉:清廷的賢良祠和法國的先賢祠

北京,清雍正八年(1730年),清帝國吹吹打打落成了賢良祠。

清朝有賢良祠,法國有先賢祠,野蠻和文明決定了兩者性質迥異

建於雍正年間的賢良祠

據稱,「賢良祠是祀王公大臣之有功於國家者。清世宗憲皇帝御書額曰『崇忠念舊』。賢良祠初祀王、公、侯、大學士、尚書、左都御史、都統、將軍、總督、巡撫、副都統共78人,後增祀21人。總共祀99人。

筆者沒有去過賢良祠,讀《清史稿》的時候屢屢見到一些朝廷大佬死後被隆重追悼,不僅皇上發放喪葬費白銀500~1000兩不等(郭成康先生在《乾隆大帝》中說,乾隆年間一兩白銀摺合現在的人民幣是150~200元,喪葬費也就在10萬~20萬元了),而且還精心研製死後的稱號——謚號,也就是朝中大佬要戴一頂什麼樣的精神頂戴花翎,去見他們的老祖宗努爾哈赤。最後是喪亡後,能進入哪種祠廟,關係到生前的業績道德評價,關係到死後的榮譽規格。

第一等的朝中大佬,如三朝元老張廷玉,雍正帝答應他死後配享太廟——在太廟犄角旮旯里給他擠個地方坐坐,也聞點皇家冷豬肉的殘香。1749年,張廷玉要退休回原籍,因為雍正遺詔中答應他死後配享太廟,但現在是新帝高懸執政,會不會執行老皇帝的遺言,此老有點不放心,請求乾隆帝給他一紙承諾,作為憑據。這樣不放心皇帝,此老是不是老糊塗了?同時由於他沒有立即前往宮中親自謝恩,乾隆帝很不高興,幾乎要傳旨對張廷玉加以詰責。要不是朝中同僚和門生後學援手,臨退休,張廷玉還得給皇帝呵斥一頓。第二天一早,張廷玉趕緊屁顛屁顛地跑到宮中謝恩,才算逃過一劫。

清朝有賢良祠,法國有先賢祠,野蠻和文明決定了兩者性質迥異

張廷玉像

第二等的朝中大佬,如果所謂的道德文章和政績、忠心被皇帝認可,可以從祀孔廟。想一想,當孔廟的先賢們大嚼其冷豬頭肉的時候,他們可是熬了多少年才成精的,有的都兩千年的歲數了,而今大清國的後生們,也在孔廟的眾「樓主」旁邊擠個沙發、板凳什麼的坐坐,吃點冷豬頭肉的殘羹,是何等榮耀!大清國的興亡史上,只有康熙年間的三位名人,有幸擠入了孔廟,這三位即是湯斌、陸隴其和張伯行。這三個人,以大清的立場看,確屬於清官、好官的行列,並且儒學功底深厚,也有著作問世。然而,放到文明的大視野看,這三個人也無非是大清的走卒而已,在穩定大清的吃人統治上,也沒少立功勞。像湯斌不僅參與了清朝的宣傳事業,出任辮子版《明史》的總裁官(要知道為了爭奪明史話語權,大清初年的鬥爭無比激烈。朝野上下都在編撰《明史》,像庄廷鑨、戴名世也是因為寫《明史》而丟掉了性命)。在鮮血淋淋的民間話語權被鉗制的後面,朝中的編寫者們誰不是踏著屍體和鮮血前進的呢!更何況,這些人為官一方,也以整頓民風的理由,鉗制當地百姓的聲音,比如,湯斌、張伯行都對當地的洗腦教育抓得很緊,把個什麼《孝經》和其他儒學思想狠狠地灌輸下去。湯斌甚至還焚毀所謂的「淫穢小說」(許多踐踏言論自由的旗幟都寫滿了對淫穢的圍剿,極權統治是一定要打壓性自由的。

當小腦袋開始揭竿而起,不服管制的時候,也就是大腦袋要開始壓制的時候。從這個意義上推斷,凡專制國家必是理論上禁慾的國家,反之亦然),為培養清帝國「思無邪」的合格忠臣和奴才盡職盡責。

第三等的朝中大佬,如果一生沒犯重大路線錯誤,沒有明顯腐化墮落的證據(主要是大貪污,至於搞個二奶什麼的在清帝國屬於正常),不僅給皇帝「精神按摩」得舒服,而且政績斐然、政聲良好,皇帝考慮他們死後把雕像送進賢良祠吃冷豬頭肉。僅從《清史稿》中看,就有很多看上去像清官的朝中大佬擠進了北京賢良祠,比如劉統勛、劉墉父子、來保、劉綸、福敏、錢陳群、鶴年、吳達善、高斌、阿里袞、舒赫德、彭元瑞、陳宏謀、史貽直等。

美國的早期思想家安德魯·漢密爾頓曾經有一段著名的法庭辯護,他說:「對於高尚的人,失去自由,不如死。可是我們知道各個時代都會有那麼一些人,為了晉陞或虛榮,就隨便幫助,不,來摧毀他們的國家。這使我想起不朽的勃魯托斯說的話,當他看著凱撒的那些人——這些人都是大人物,但決不是什麼好人——時,他說:『你們羅馬人,如果我還能這麼稱呼你們的話,那麼你們想一想你們在幹什麼,記住,你們在幫助凱撒打造鎖鏈,正是這些鎖鏈,他有一天會強迫你們戴上的。』這是每一個珍惜自由的人所應當考慮的問題。

清朝有賢良祠,法國有先賢祠,野蠻和文明決定了兩者性質迥異

美國著名思想家安德魯·漢密爾頓

如果說凱撒這樣的大人物都決不是什麼好人的話,那麼,賢良祠中這些吃冷豬頭肉的傢伙,這些在小民面前威風凜凜、在皇帝面前戰戰兢兢的「奴才」或「臣」,他們是些什麼東西,不是很值得懷疑的嗎?

他們是大清帝國的中流砥柱,是國之「肱股」,是皇帝要「念舊」、要推給天下人模仿的「崇忠」偶像,從大清的角度上來說,他們政治上是正確的,他們的工作作風是紮實的,他們的敬業精神是完美的,但是,從文明的大趨勢看,他們又一個個都是大清這具專制殭屍的看墳人與守靈人,他們是維護大清統治最得力的人,許多人在鎮壓百姓的反抗上最得力,而更有一些人,直接參与了文字獄的製造,直接屠殺言論自由,穩固大清國的江山,指控他們是大清的幫凶、鷹犬,是自由思想和言論的「殺手」,應該是不成疑問的。

比如,上面提到的名單中有出任督撫者,大清因為沒有權力分治和制衡,督撫既是地方的最高行政長官,也是司法官,對當時發生的文字獄案,以及百姓的抗糧抗稅等事件的鎮壓,手上的血肯定是洗不掉的。至於出任過刑部尚書、侍郎的,更是在鎮壓機器的核心部位賣命,說他們不是「殺手」,誰信?

清朝有賢良祠,法國有先賢祠,野蠻和文明決定了兩者性質迥異

這些所謂的賢良,都是清朝專制統治的幫凶

清初,江山已經被皇帝們坐於臀下,開科「取士」,讓天下英雄作狗刨狀游入科舉的考場,成為「招安」知識分子的重要舉措,不過當時的知識分子中有許多人不屌這一招,但到了順治三年再行會試,告病觀望的眾知識分子,都紛紛參加考試,有人做詩刺之:

聖朝特旨試賢良,一隊夷齊下首陽,

家裡安排新頂帽,腹中打點舊文章;

當年深自愧周粟,今日幡思吃國糧,

非是一朝頓改節,西山薇蕨已精光。

乾隆年間的鷹犬,像尹繼善死後,皇帝就賜祭葬,發喪葬費5000兩白銀,合人民幣將近百萬之巨!尹繼善進沒進賢良祠,《清史稿》中沒有說明,但在書中,老尹是大大的賢臣清官,可別忘了,正是1751年,老尹在兩江總督任上,當時雲貴和山東發現了「偽撰奏本、硃批」,「旋據江督尹繼善奏報線索,派員赴江南查辦。」(見《中國歷史大事年表》,上海辭書版)。透過尹繼善附庸風雅的一面,人們完全可以認清其蓋世太保的真面目,正是他大力搜索情報、向上反映,促成了文字獄的恐怖繼續向江南蔓延。

清朝綿延數百年的文禍,摧殘自由和民氣的手段以刨開仁人志士的棺木戮屍為家常便飯,那些落實執行大清皇帝刨棺戮屍令的幫凶官員,肯定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在雍正皇帝落成賢良祠的60年後,位於歐亞大陸西側的法國,人們也在為紀念死去的人而大興土木。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左岸的拉丁區,法國的先賢祠(lePantheon)於1791年建成,是紀念法國歷史名人的聖殿。看看法國人紀念了哪些先賢,他們的先賢與清朝的「賢良」有什麼質的區別?

清朝有賢良祠,法國有先賢祠,野蠻和文明決定了兩者性質迥異

法國的先賢祠

先賢祠內安葬著伏爾泰、盧梭、維克多?雨果、愛彌爾·左拉、馬塞蘭·貝托洛、讓·饒勒斯、柏遼茲、馬爾羅和大仲馬等。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對法蘭西作出非凡貢獻的人享有這一殊榮。

據說,路易十六在沒上斷頭台前,讀到了伏爾泰與盧梭的著作,他說:這兩個人摧毀了法國。

伏爾泰一生致力於探索自由、反對專制。1778年,84歲的伏爾泰去世,教會拒絕把他葬在巴黎,1791年,法國大革命爆發,他的遺體被遷葬在巴黎先賢祠,並補行國葬,他的心臟,被裝進一隻盒子,存放在巴黎國家圖書館。

伏爾泰、維克多·雨果、愛彌爾·左拉等人都經歷過流亡的顛簸,不能像大清國的「賢良」們居廟堂之高、享富貴之尊。像雨果,不僅寫出了《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等世界文學名著,更致力於反對暴政;左拉,在他老來已經進入法蘭西學院,成為所謂「不朽的人」的時候,為一個並不相識的人——德雷福斯呼籲,寫作《我控訴》,而被迫流亡英國……這些大寫的人,這些高尚的人生,豈是皇帝治理下的大清鷹犬能望其項背的?

清朝有賢良祠,法國有先賢祠,野蠻和文明決定了兩者性質迥異

法國著名思想家伏爾泰

法國的先賢祠不僅供奉著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藝術家,也供奉法國的民族英雄讓·穆蘭。1943年,曾任查爾努瓦盧省的省長,後積極組織地下抵抗的讓·穆蘭,被德軍抓入監獄。在監獄中,他備受折磨,痛苦地死去。

我們的目光再從法國轉移到英國的祠堂墓地。

西敏寺是英國歷代君主加冕的地方,也埋葬了不少英國帝王和名人。這座教堂值得參觀的地方很多,其中包括大祭台前英國君主加冕所用的寶座、埋葬了英王亨利七世和王后的豪華壯麗的教堂、英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墳墓、聖愛德華的聖骨匣、紀念英國文人的所謂「詩人角」(Poets』Corner)和西敏寺博物館等。詩人們能埋骨西敏寺,靠的是詩才;而王侯則往往憑藉自己的地位和血統,哥爾德斯密斯曾嘲笑這類人的無能,說他們唯一「擅長的就是在西敏寺留下一座墳墓。」(見哥爾德斯密斯《世界公民》)「詩人角」里,有這些詩人們的墓石和雕像:喬叟、莎士比亞、德萊頓、拜倫、勞倫斯……據我所知,在莎士比亞的戲劇中,在拜倫的詩歌中,自由也是他們曾經吟誦的。

清朝有賢良祠,法國有先賢祠,野蠻和文明決定了兩者性質迥異

英國的西敏寺也埋葬著不少先賢

北京賢良祠里的大清權貴,其中肯定不乏附庸風雅的詩人,他們甚至寫得一手上好的書法,與皇帝們進行過詩歌吟唱。但是,朝廷中這些粉飾太平的詩歌,有哪一首流傳到了今天?又有哪一首走向了世界?

因為他們的內心充滿了黑暗、血腥與卑污,因為他們的膝蓋是常跪下而頭顱是常觸地的,因為他們的奴性,他們不可能寫出充滿人文關懷和自由精神的力作。

看一個時代的魂魄和走向,不需要看別處,但看其祠堂里供奉的是哪種人就明白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慧讀古典 的精彩文章:

慈禧太后想廢掉光緒帝,為何最終沒能成功?她為何要跟十一國開戰
清粉們是怎樣美化清朝的?為何許多人對清朝很有好感

TAG:慧讀古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