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桃花渡上讀好詩第54期丨《在鄉間》(組詩) 作者丨諸葛慧靜 朗誦者/阿康

桃花渡上讀好詩第54期丨《在鄉間》(組詩) 作者丨諸葛慧靜 朗誦者/阿康

請輸入正文

在廣袤的宇宙中,每一個人都是渺小而獨立的星體。當夜幕低垂,會有一葉詩舟划過燦爛星河,以溫暖而有力量的聲音,溶解我們二十億光年的孤獨。桃花渡上讀好詩——美好的文字和美好的聲音完美呈現,讓我們擁有一個不一樣的美好夜晚。詩一樣的散文,也讀。

綠漆_

在鄉間(組詩)

者丨諸葛慧靜

朗誦者丨阿康

音頻製作丨蔣茜

蘆花的美

美過冬天的積雪

——有一句詩行如此讚美

為了尋芳,我們一路

向鄉野深處馳騁

駿馬奔騰處,煙塵肆虐

在開闊的原野

你在田埂,在屋角

在河邊,風姿綽約

附身輕喚或仰頭膜拜

那一刻,你為風傾倒

嫵媚,傾心,傾情

我為你傾倒,成冬天的小鳥

尋找遺落鄉間的青瓷

不遺餘力,冒風雨霜寒

可幸,是在平原

泥土肥沃,長所有的植物

水草茂盛,養所有的魚蝦

你在哪裡,藏身多年的姑娘

也許已垢泥裹身

也許已滿身傷痕

不怕啊,姑娘

曾經高溫灼燙

極易脆裂的身體

已鍛造得很堅強

打掃泥垢,你依然純潔芬芳

在鄉間

野菊最熱情,每一次到來

都得到她的歡迎

且呼朋引伴

招來南瓜和白菜,下酒款待

你不必拘束

可以模仿花朵肆意地開

可以像偉岸的公雞

大搖大擺

連藤蔓也來纏你的腳

快來,快來,餐桌已擺好

馬上上酒上菜

你無法推脫,連說下次再來

丨枯荷是冬天最美的風景

絕不是耷拉著腦袋

是在低頭沉思

那夏季的輝煌時光

一定會重返現場

散落在地上的蓮蓬

蓮子早已入眾人的腹胃

夏熱已被清退

她們沒有邀功請賞

沒有人再用亭亭玉立

將她們稱頌,遺落的花瓣

已化成青泥,下一季的蓮藕

蓮花與蓮子,正在孕育

作者簡介

諸葛慧靜,河南南陽人。《若水》詩刊責任編輯。作品入選《若水詩刊》《泰山文化》《中華文學》《第四代詩21世紀編年史2014》等。

朗誦者簡介

阿康,朗誦愛好者,喜歡攝影、寫作。

丨不做梁祝讀詩

一股清澈的小溪

——讀諸葛慧靜的組詩《在鄉間》

河南詩人諸葛慧靜的組詩《在鄉間》,以輕靈而流暢的筆調勾抹出一道鄉間的景緻,雖篇幅不長,卻情韻豐滿,別有一番感人的魅力,有如鄉間的小溪,沿山順坡,越滑石,盪纖草,曳樹影,自然而清淺地流淌著,悠悠如思,潺潺如訴,給人留下無窮的回味。

托物寄情,寓情於景是中國文學通常的表現手法。諸葛慧靜的組詩中「蘆花、水草、野菊、荷」的意象形象而傳神,在詩人的筆下已不再是普通的景物,而是最能引起自己思想共鳴的、最能釋發自己真情的景緻。那種鄉間樸實而純真的場景經過詩人的點化和轉換,寓意更深入了一層,雖說是鄉間細微平淡,卻讓人有了一種「納須彌於芥子」的味道,生出「最美在鄉間」那種悠然、舒暢的感嘆!

《在鄉間》是一組含意雋永、旨趣豐富的小詩,細細品味,有著「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感觸,感受到的是躍動在字裡行間的「熱愛生活、熱愛鄉村、追慕純真的心態」。詩人以擬人的手法將其心境作了形象的外化,表現出對鄉間自然景觀的愉悅讚賞的心情。特別是在《枯荷是冬天最美的風景》中,更加突出了鄉間景緻的「豐厚感」,雖寫枯荷,卻在「沉思」中交織著「恬適」的心境,處於樂觀愉快的主導情緒之中,這樣其組詩的內涵和外延也就隨之加深和拓寬。詩人抒寫的已經不僅僅是個人的情懷,而是以不同的情態來曉喻不同的「個性」,詮釋的是不同的個性和情態只有以敞亮樂觀為前提才是最美的,才能從樸實中發現美,才是我們生活的態度。

不做梁祝,本名李志軍,男,哈爾濱工程大學研究生畢業,河北唐山人。《若水詩刊》社長、編輯,著有詩集《燕山栗圃》。詩觀:文化底蘊決定詩歌格調,哲學取向決定詩歌態勢,美學思維決定詩歌意趣,性情裂度決定詩歌內涵,音韻節奏決定詩歌生命。

幸有詩歌陪你度過漫漫長夜

桃花渡上讀好詩,每周不見不散

點擊中華文學作家論壇可直接投稿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桃花渡 的精彩文章:

桃花渡上讀好詩第51期丨《理想國》(組詩) 作者丨袁軍 朗誦者丨王麗麗

TAG:桃花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