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第423期 詩理評說一

第423期 詩理評說一

省書法家協會會員、

漳州市詩歌協會付秘書長 朝暉題寫

微信時代:詩歌的地域性寫作

——序《0596詩篇》

任 毅

微信詩歌時代已經來臨。媒介延伸了人的不同感官,正在使人成為媒介化的人。羅伯特·洛根延伸了麥克盧漢的思想,提出「人延伸了媒介」等新觀點。【1】這意味著個人前期自性的成熟能夠選擇性接納新媒介攜帶的新信息,獲得更加開闊的視野,卻又能堅持個人化理解,讓信息服務於自我,獲得對新媒介的新認知。微信時代的碎片化閱讀創作成為日常。它為大眾表達自我、身份確證和釋放壓力提供了虛擬空間。微信詩歌在言說形式和精神旨趣上都體現出強烈的廣場文化特質,其內核是審美的多元化。新的媒介生態引導新詩在媒介化、商業化和多元化的語境中以順應與對抗的雙重姿態震蕩前行。

微信藉助智能手機移動客戶端即時輸入和傳遞信息,有效提升了信息儲存和雙向傳播功能,並能迅速建構虛擬性交往社群,成員之間敞開交流,共同生產網路產品。微信把匯聚「文字——圖像——聲音」的高效複合文本濃縮於掌中世界,將現代人的時間碎片運用到了極致,僅用五年時間就俘獲7億用戶,成為電子媒介的新寵。較早服務於公眾性詩歌活動的微信群出現在2012年,是「第28屆青春詩會」的詩人聯繫群,成為匯聚詩寫精英的場域。此後,大量詩群湧現,詩歌走向了以微信,博客、論壇和紙媒交叉推進的熱鬧局面。微信媒介為詩人們搭建了交流平台,提供了參與的虛擬性文化廣場,也助推了當下漢語新詩的多元化走向。

微信藉助語音、圖像和文字等多重媒介將個人觀點進行群體性播撒,並在第一時間獲得多人反饋,及時互動強化了現場感。而詩歌碎片化、跳躍感帶來的瞬時讀寫、審美震驚、質疑發問和返鄉情結等特點,正好與現代人的內心渴求形成溫暖呼應,以詩歌確證自我成為現代城鄉生活共同的潮流。2014至2015年,詩歌微信討論群和公眾號不斷湧現。

「0596詩歌群」公眾號就是在這一背景下產生並一直運營至今的。「0596」是福建漳州市的電話區號,是數字媒體時代的地域代碼。2011年秋天,漳州市詩歌協會成立之初就創辦了《0596詩刊》,作為協會內外發表交流的詩歌陣地,至今已經六年了。2016年11月,結合微信詩歌發展的趨勢,協會又建構了「0596詩歌微信群」,運行兩年多以來,已經匯聚了來自兩岸三地的210多名詩友。「0596詩歌微信群」每兩天更新一次,創辦了「這一片土地」「詩歌音響」「詩歌銳評」等欄目,吸引了國內外平台的關注。

《0596詩篇》是以「0596詩歌微信群」為基礎,對近兩年群落中代表詩人創作的整體性檢視,開創了微信時代的地域性詩歌寫作的新維度。這本詩集就匯總了「0596詩歌群」的五十餘位傑出詩友的200餘首作品,他們中既有出生於上世紀50年代、60年代的資深詩人,也有70後、80後,甚至90後的新詩人。他們有的櫱生於上個世紀90年代初的「新死亡」,有的曾創立「中間代」「第三說」,或者是其中的核心成員,更多的是聚集在「0596詩歌群」內的優秀詩人和熱情的詩歌批評者。

這是一群在眾聲喧嘩中沉潛思索的火熱的靈魂。他們敢於面對轉型期的生命困惑,善於升華人在旅途的瑰麗風景,勇於抒寫複雜纏綿的情愛記憶,樂於敘述藝術探索中的獨特歷險,長於渲染孤苦深摯的鄉愁親情,醒於新時代冷峻堅實的現實反思。他們正在開創微信時代閩南詩歌的一個新時代。

一、生命之思。

康城《圖書館前》是一種從容與淡定的人生態度,「他」與「其他人」的區分:「輕快回家」的享受世俗與他在圖書館前「台階上站立」注目晚霞的超然心境;他「不急著騎車」,卻細看「鳳凰樹」和「塔松」,冬日的葉子已經枯萎,(他人生命的焦灼狀態);他「在廣場繞了兩圈」,「掏出煙/點燃,吸了一口,呼出」,「片刻的停頓」,沉靜的等待,注目於「漸漸空曠的廣場」,這裡的「空曠」也是詩人心靈的超脫與空曠。對立中有調和,一切歸於恬靜從容。這是詩人內心的淡泊寧靜,也是對浮躁世俗的一種反思與警醒。

他不會像其他人

順著下山的坡度輕快回家

他先在台階上站立

傍晚最後的紅色

馬上就會消失

明天,不再是這雲、光線

下了台階,他也不急著騎車

鳳凰樹葉子失去光鮮

塔松還是那副愚蠢的柱狀

那麼多葉子焦灼

而後,車子在廣場繞了兩圈

重新支起在館前

他從口袋裡掏出煙

點燃,吸了一口,呼出

片刻的停頓

僅是因為人跡將散

漸漸顯出空曠的廣場

2007.11.27

《東山的夜》極寫夜宿海邊的想像。「大海是不安的發電廠」,失眠者、風動石的內心,正反襯了夜色的寧靜與大海的氣勢磅礴。《一句話》寫愛情的易碎與拯救,自負與失落,隔膜與決絕。《比蝴蝶更低的是花朵》寫藝術的理想,對於世界本質的探索與抵達。語言凝練沖淡,與詩意完美融合。

阿里,原名李來有,他是一名擁有近四十年詩齡的優秀詩人。他的詩歌意象綿密,情感深邃,在矛盾糾結的敘寫中呈現現代人複雜的心靈世界。《一聲嘆息》寫生命或藝術探索中的反轉,回到詩歌探索的起點,面對當時預約的終點和一路的艱辛與遺棄,只剩下「一聲嘆息」。《痛之外》書寫外在世界在內心的承載,生命的宿命與藝術探索中的枷鎖,都在時光中慢慢變老。《專一》寫仙游翁婆石,秩即「十年」,「九秩」即九十歲,極寫時間之長,創作正是對人生碎片的撿拾,詩歌感慨於千年不變的愛情,也是詩人對藝術的堅貞。

必須是專一的 每一個

對於生活 對於幸福

向晚的夕輝 向著另一個山頭

荷塘的月色 吹動此起彼伏的蛙聲

翁婆石依然矗立著 那是我的仰望

苦苦地堅守 苦苦地秋光瀲灧

九秩的分解 撿拾散落的無數碎片

你啊你 仍然在咸澀的滋味里浸淫

更多的一些苦難 都有它存在的意義

煎熬久了 便是究竟的涅槃

不用去憂慮明天 遑論它的昨天

當下才是真正的把握 才是擁有的珍惜

行吟在天地之間 行吟在母愛的埠

有誰穿破時空 又有誰再造一縷魂靈

每時每刻的呼吸 都是自然的生成

說夢說破了天 說著說著就睡著了……

另一首《在場·追問》書寫在場的生命追問,出生的堅忍,青春叛逆的陣痛,人過中年日漸枯萎的生命形式,生命的輪迴最終無法顛倒。

在場 抑或狀態

那一汪秋水 是否撲朔迷離?

失去傷痛的知覺 已成堅忍的內核

玻璃心 映像的歌聲里輕軟開來

飛揚的肚兜 彷彿遠古的圖騰

翩翩長發 蜂狂蝶舞中更迭花序

陣痛像是一枚青澀的橄欖

像是一列火車被顛覆的清醒

背道而馳 抑或不合時宜

啼笑的前提下多少支離破碎的思考

追問生命的形式 如同面對一朵花的枯萎

吞噬骨質的文字 吞噬成一抹帶血的殘陽

幽暗成疾 夜來香魂歸何處?

隨風舞蹈的記憶深處 披散成雙面——

暖暖的香巢 是來自母親寬廣的愛戴

陰陽二界 有多少輪迴的顛倒需要更正

臨風是一位勤奮的詩人,追求人生的詩歌化,他是詩群中的一個性情中人,從90年代探索至今,已出版詩集三本。《五月的陽光》寫青春的閃耀與端午的傳承。《我夢想能夠付出一份愛》用讚美詩的旋律,想像對大自然的美麗與恩賜的深情回報,纏綿悱惻。作品《遺棄》以被「風吹倒的樹」,來寫被遺棄被忘記的風,以有寫無,一切無皆存在於有中,充滿哲思。擬人手法賦予被遺棄樹枝以存在的渴望,使風具備了被遺棄者的無奈與絕望。構思奇特,感悟深邃,詩語簡潔曠達,蘊藉深厚。

我發現被遺棄的風

刮刮的尋找什麼

它要說一句話

它要找一個什麼說話

我發現被風吹倒的樹

發現沉甸的樹的樹枝

它要招展,它要攀爬

在很遠的那裡——

我發現風中的痕迹

象我發現過被遺棄的風

它要尋找什麼

它要說一句話

一件事

1998.8.7

吳國輝的詩《我和大海》寫翻開書籍深入知識海洋的感動與面對文字冰山的焦慮。《喝醉的五棵樹》書寫醉酒後的愁腸百結、空虛失落、眩暈恍惚狀態,也可能是詩人一段時間的現實心態。《絮語》對青蔥戀情的回憶。《落葉標出了時間的刻度》的題記談到狄蘭·托馬斯的詩觀,他的詩歌圍繞生、欲、死三大主題;詩風精獷而熱烈,音韻充滿活力而不失嚴謹;其肆意設置的密集意象相互撞擊,相互制約,表現自然的生長力和人性的律動。《落葉》就是關於生與死的形而上呈現,生命的存在感是以記憶為準,未出生時是真正缺席,出生後因為諸多原因也可能對現實懵懂無知。就像某些超人一樣,最終也會成為缺席者。人的生命自覺從有記憶會思考開始,我們都曾孤獨地活,也將悄悄地死去。秋風中的落葉提醒人們生與死的輪迴,「那片緊咬枝丫的孤葉」完成對生的掙扎,一切終將歸於死寂。從缺席到死寂,構成了全詩的存在主義悲觀哲學。

只不過是人,我們走進樹林

——狄蘭.托馬斯

——可是我們的一生總在缺席

從缺席中來,又走進缺席

就像不可一世的太陽

從大海中吐出,又被遠山吞噬

但是我們曾走過僻靜的小徑

吱嘎吱嘎的聲響

從母親的子宮傳出

又在大地的子宮迴響

就是落葉標出了時間的刻度

剛開始是那麼悄無聲息

直到蕭蕭梧葉拉響秋風的警報

最後是那片緊咬枝丫的孤葉

——在費盡心機後不得不放手

此時,世界終將回歸闃寂——

「第三說」新詩人張朝暉的《鏡中》:

刀鋒掠過瘋長的麥田

收割了一大片日子

雨水沖刷被侵蝕的溝壑

山丘縱橫

曾經翻越過的山頂

風吹草低

曾經一葦渡過的江河

半江瑟瑟

山海依舊

秋風勁吹

如今

是誰站在誰的面前

在悲歡離合之後

認不出自己

詩人面對鏡中的自己,從瘋長的鬍鬚、額頭的皺紋、日漸稀薄的頭頂上的頭髮和依稀斑白漸漸裸露的發線,乃至飄動的劉海,用一連串的比喻和想像抒發歲月滄桑與人事的飄零。時間流失,與「收割日子」、「雨水侵蝕」、「風越山頂」、「半江渡過」、「山海依舊」、「秋風勁吹」相呼應和,歷經「悲歡離合」,自己也無法自我體認了。這和李白的古詩《將進酒》中「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的意境十分相似,但朝暉早已經過詩集《語言的碎片》的洗禮,用現代修辭把古典化為無形,取得了新詩藝術的新成就。

「第三說」另一位新人許建鴻,他的詩短小精湛,《泡在酒里的魚》寫午夜獨飲的囈語,表達一種淡泊明致的生活態度。《在雍合灣》在蘇州工業園開超市的寂寞。《歸功於詩歌》超市打烊後用詩歌來排遣孤獨。《鏡像》午後橋頭靜坐,抒寫內心的寧靜與安詳。《空白》寫愛人/友人離去後的寂寞荒涼,在思戀中憶起你愛過的一切,在藝術上都可以有新的收穫。這是詩人詩化生活理想的一部分。

總是繞不開

你留下的空白

那是一片沃野

不能荒蕪

能種植的

何止是植物

你愛過的一切

都是種子

播撒了

總有意想不到的萌芽

與收穫

2017-3-12

林國軍,筆名木木春,主攻詩論,關注詩美,能仗義執言,學養與人品極佳。他的兩首詩,一首寫在廈門特區打拚的不易,一首寫十六年戀情的青蔥與執著。朱超源的詩《路燈》靜夜獨享一份孤獨,發現本真的自己。《綠溢——爬山虎》托物言志,借爬山虎的形象書寫革新時代「向上登攀」的進取精神。《魅力正當時》用陽光作喻,寫人生的少年、中年、晚年不同境界,感激當下,達觀明天。陳鳳君的詩寫盡現實生命體驗,《哽咽》寫自噬般的虔誠,《陀螺》一樣的不甘束縛任人抽打,犀利而動人。黃建宗的《清蒸石斑魚》《祭奠》《輓歌》,質疑和反抗了人生的「宿命」。

二、人生風景。

「中間代」和「第三說」首倡人之一安琪,今年六月與馬原、瀟瀟、海南等一起參加雲南採風,一口氣寫了十八首詩,這裡遴選了五首。《雲南行·色域與抵達(給海男)》寫女詩人畫家海南在昆明的寫作與繪畫人生,極寫這位女性主義藝術家的倔強、自由、神性、沉靜,及其作品中的癲狂迷亂與無限的創造力。借雲遊雲南與東道主的交流和觀察,詩人安琪讚美了雲南美景與藝術靈魂:風景與藝術的精神已然化合融為一體。其餘十餘首都用了這種景人融合的手法,安琪詩歌語言功力早已出神入化。

《色域與抵達》(給海男)

清晨5:30的昆明

一個人被鬧鐘叫醒

甩臂、健身、沖個冷水浴後即候神

焚香、祈禱、吟誦經文,然後投入

一天的創作,那就是你。

眾人皆在沉睡

惟有詩篇早起

庭院的花草已在陽光的波浪里

如同你在忙碌的色域里

「沒有比雲南更好的地方

雲南的每一個角落都有不同的風景

單雲南就夠了,我只願意呆在雲南」

於是你寫作、繪畫

用一種蠻不講理的力量

自由的靈魂在時間中穿梭

神曲瀰漫神秘的樂園。

抵達光明的人,臉上含有足夠的澄靜

弱小軀體間的強力意志

經由你的創造物為我們感知

你的癲狂迷亂

你的無限能量

使雲南圖書館驚訝

2017年6月24日

「第三說」80後傑出代表詩人梁辰,《夜場速記》敘寫夜場舞蹈的紛亂釋放、音樂旋律的優美熏陶、詩友語出驚人禁錮解除的完全自由,表達了詩人對藝術自由的迷戀與嚮往。具象與抽象結合,頗有印象派的畫風。他的《呼嘯漳州》回憶詩人在漳州對創作的堅守,反抗外力的創作態度,渴望詩歌藝術的加速發展。

踏動的舞步充滿煙霧

扭動的不管是腰肢還是腦袋

鐵鏈鎖住的椅子都是

尷尬的存在

小蘋果的碰撞

依然歇斯底里

心靈在漳州滋養

美好的詩歌

是音樂的艷遇

行色匆匆

每條大街都有

幸福流動

一群醉酒的詩人

突變

天使語出驚人

暖和冬互相矛盾

驚嚇和喜悅並存

思念的話題有時和頭髮無關

禁錮解除

陽光耀眼

謝華章,筆名南舟,是閩南詩歌界的一位資深詩人。他的詩《廣漠的時空》寫遊覽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後的時空想像與感動。《途中的秘密》寫雲遊天涯的空茫與凄美,也是人到中年的生命感喟。《漫步在初冬的北京衚衕》寫漫步衚衕時古老文化現代空置的懷戀與悵惘。《聽蟬》回憶一段折翼的愛情。枯瘦,寫樹,也是寫人的精神狀態。「河堤樹下 沐涼風徐徐/望星空 聽流水潺潺」,即是現實語境,也是記憶中愛情的場景。回憶「像折斷黑羽的蟬/溫柔地死去」,呼應蟬鳴,也是「一段愛情」無疾而終的結局,暗含著詩人回憶的單調與苦澀。意象隱晦,語言老道,內涵雋永。

所有美麗的語句

都在夏日的黃昏中失戀

一支枯瘦的枝椏

聽蟬鳴唱

我懷念一段愛情

河堤樹下 沐涼風徐徐

望星空 聽流水潺潺

而回憶 或孤獨苦澀

或淡而無味

像折斷黑羽的蟬

溫柔地死去

陳海容的詩《以為》用擬人手法把一片黃葉、一隻蟲子、半個果實、一朵菊花,匯合成「秋天」的聚相:一首秋天的詩,竟然寫出了整個秋天,以部分托起了整體。「以為」把風景客體變為抒情主體,呈現了秋的博大與豐富,抑或自嘲大自然的深沉與厚實:

一片樹葉把自己塗滿黃色

它以為它塗黃了整個秋天

一隻蟲子啃穿了半個果核

它以為它啃穿了半個秋天

一朵菊花輕輕將花瓣打開

它以為它打開了整個秋天

一個詩人寫一首秋天的詩

他以為他寫出了整個秋天

他的《打馬跑過江南》《流光》調侃歲月的無情,充滿無奈。

方雅的《相見不恨晚》化古典為現代,雅而不滯,很有情趣。

高永川的《遙居烏鎮》

拋棄車馬

借我一條烏篷船

不用尋尋覓覓,夢中

儘是百草味

哪天啊!與流水共眠

讀盡臨江的木篩窗

沽一壺沉缸酒

你我紅著臉

守著心底的秘密,然後

把自己埋葬在煙雨蒙蒙的四月天

把這小幸福藏著、掖著

留給未知的歲月

留給那個撐油紙傘的她

列舉烏篷船、百草堂、臨江的木篩窗、沉缸酒、煙雨蒙蒙的四月天、撐油紙傘的她,化用了周作人的《烏篷船》、魯迅的《百草園》、林徽因的《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和戴望舒的《雨巷》,以及江南的「女兒紅」「沉缸酒」典故,為旅途中和佳人的邂逅點染出一副江南烏鎮的水墨畫,朦朦朧朧的幸福感至今縈繞心頭。當然,佳人也可擬作美景,那就另有一番風情了。《超 度》寫詩人到圖書館和舒園找詩友的感想,充滿詩意的人生態度。

藍惠娟,筆名夕顏,《古寨懷想》對古寨先人「高潔靈魂」的膜拜和歷史滄桑的困惑,鋪排自然,情景交融,典雅深沉。

那天,我的眼睛終於花了

在這個翠綠的春天

看不清你的笑靨

望不見你的身影

雙手摩挲被風雨淘洗過的碑文

你的溫度灼痛我的心扉

邁過塵封的門檻

膜拜一個高潔的靈魂

在這和暖的四月

我來了

經過幾百年前你佇立的庭院

屋宇還在

炊煙還在

稚子還在

那青燈黃卷的心事不在

鄰家的狗吠

拆卸光陰的籬笆

喧囂水草般漫過

你的目光迷茫而渺遠

周行,原名周建軍,《剪夢》(歌詞)是民間歌謠填的新詞,夢、花、鶴、壽、龍、鳳的形象,把剪紙藝術的魅力鮮活地表達出來了。《失重》寫無法企及的感情和內心的無奈與愁苦。《眺望雙魚島》以歷史的滄桑變革書寫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漳州港雙魚島的古今之變,抒發禮讚,展望未來。詩風浩瀚,情感真摯。

這片海曽埋葬過日艇,

飄浮過箬竹號的殘餘,

那是一盞晦暗的油燈在痙攣,

那是一部受傷的史冊在翻頁。

浪花中有李鴻章的激情與淚滴,

以及無法掌控的言語。

雙魚旗重新飄揚,

寫著夢想與崛起。

沙澤民先生也抒寫了對雙魚島的禮讚。他的《月下即思》,寫游觀音寺,都充滿時代豪情與思辨色彩。黃詔南,筆名秀水瀝陽,《竹籃盛滿的鄉戀》寫對鄉村秋色的依戀和夕陽歲月的沉靜之思。《雨後》夏雨蟬鳴,含有生命的隱喻。《印在瓷碗里的思念》寫詩人從土樓與漳窯瓷器引發的幽古之思。《在寒濕的春雨里看見有人從古代走過來》從唐宋詩詞中領悟到古今相通的春意詩情。許少梅的詩書寫了流血的愛情、切膚的姊妹親情和日漸蒼老的老厝。《掛在屋檐上的炊煙》意象含蓄,抒情真摯,是一篇佳作。《古羅馬斗獸場寨河土樓的傳說》寫的是遊歷土樓時發現了中西文化融匯的歷史滄桑。葉舜祺的詩《我看見東山島的藍》寫東山的天空、漁港、銅山風動石、木麻黃、金鑾灣、寡婦村等美景,抒發對東山島的禮讚。《在古琴文化村觀琴》參觀龍人古琴文化村,對古琴製作工藝的生命體悟,打通古今,立意悠遠。

三、愛情記憶。

紫萱,原名陳麗榕,她的詩歌有古典詩詞的意境,正逐步融入新詩的現代性技巧。《母親》寫母親節對母親的思念與感懷,這一角色認知已經內化為自我意識。《戒不了思念》極寫對愛人漫長而深入骨髓的思念。《村莊不遠》書寫對外婆、童年、小河的懷戀,表達濃濃的鄉愁。《海之約》寫女詩人在東山澳角漁村和揭陽東門嶼與詩友們歡聚的場景,禮讚這種深沉永恆的友情。《陽光成為黃葉落下來》懷念一場邂逅的情感記憶,歲月寂然,思戀疼痛依然還在。

我背負著陽光

黃,便是唯一的顏色

攤開雙手

思念,穿行於脈絡

一片落葉,就是一片滄海

儲蓄的歲月,豐滿像那場邂逅

寫意著四季

秋風撕扯著

每一份疼痛,以蝶的姿勢飛舞

可怎麼也舞不到

你的必經之路

歲月寂然而落

一地的憂傷

還有你遠來的足音

馬錦繡是東山島一位謙遜努力充滿才情的女詩人。《這樣的夜晚想念是奢侈的》對鏡回憶想念一段情一個人,歲月輪迴,記憶永難再現,詩句充滿禪思,靜動融合,清新柔婉。《時光光靜坐如禪》寫海邊品茗的禪意;《喃喃自語》中冷眼旁觀悲歡世相的懸浮;《在島上》的禪居生活,世事如過眼雲煙,獨守一份悠遊;《在時光里》「將遠山看近」。

這虛構的人世蒼茫

鏡中花開時 枝椏上的葉子

一片隱忍 一片吶喊

光影在交錯中明亮

思念的果實沉甸在枝頭 夢醒時分

落葉把秋天和果實都帶走

一首詩歌在鏡子里覆蓋所有的蒼白

沈美惜今年的詩歌《紐扣》《我想成為海的影子》《比喻》《無題》《詩緒》,書寫了人生變故後對自我的重新認知和對愛情的堅守與渴望。《比喻》中,婚姻像鞋帶緊緊鬆鬆二十年,「蒼白的拯救者奪門而出的鞋帶」也是系不上的。女詩人熱烈坦誠,內斂冷峻,有女性主義潛質。

一場鬆鬆散散緊緊離離的婚姻

我把它比喻做我的鞋帶

緊緊鬆鬆系了二十年

現在我被鬆掉了

卻繫緊你對我囑託

婚姻不是愛情的墳墓

我卻在清明前的墳頭

把婚姻連同愛情一起下葬

清明的雨水運走了我

前半生的悲傷和哀樂

此刻紅杏比牆高

我看到一個蒼白的拯救者

奪門而出的腳步

撞傷了春天的門楣

2017年2月3日

文青,原名黃曉東,《與妻說》《陽光成黃葉落下來》《你 只是我的記憶》《季》都寫那一段熱烈的情愛記憶,活色生香,已成往事。《季》更隱晦,語言跳躍性更強,意象清新自然,抒情濃郁凝練。

黃昏穿過記憶

徘徊在漸暗的小巷

今夜等一場穀雨入眠

這最後一分春色

閉上雙眼

夏日裡一池盛開的蓮花

一牆羞澀的星星,等待

你明亮地走來

直到推開一季的眼淚

角落裡,暗香輕輕飄浮

龍漫的《春山》化用王維《鳥鳴澗》、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與賈島《尋隱者不遇》詩的意境,輔以現代想像虛構點染,書寫詩人(靈魂歌者)對藝術至高境界(山頂)的探尋及其艱辛。《四歲的樣子》寫出了對父母養育恩情的銘記。《PONY》寫換位的思念極寫對初戀女孩的懷念。

這離情的山谷,神仙把忘憂草秘藏

如果你聽從林邊,泉邊的鳥鳴

在摸遍滿山坡的青草後

在寒風凜冽的山頂,你將暮然發現

——六株三角梅恣意怒放

吳金娜,筆名碧水靈,《一句詩的問候》抒發對愛的執著與堅韌。《與一道風景談情》寫在雲水謠風景區的聯想,抒發對真愛的憧憬。《再次轉身已成永遠》寫愛的決絕與思戀之苦。《愛情》寫青春情愛的熾烈與隔膜。《米圓》寫出了相愛相思的煎熬。夕顏的作品《約定》借《聖經·舊約》中上帝取出亞當的一根肋骨做成一個女人夏娃與他作伴共享伊甸園的故事,寫對真愛的認知、尋覓和詩意中的約定。《為中年而歌》歌唱人到中年的成熟與創造力的飽滿。《江南的二月》用一個春季的思戀寫出了愛情的期許與美好。奕如(原名:陳燕菁)的詩《我想成為你喜歡的樣子》極寫對愛情的美好嚮往。《春》想像春到江南的美麗。《我想要一場暢快的人生》對命運和愛情的憧憬。她是新詩的「寧馨兒」。

陝籍新疆女詩人了了,本名黃嘉玲,她的詩多含佛心,直指心性,熱烈真誠。《盈盈淡淡》寫相愛之初的赤誠、希望與隱憂。《往事悠悠》詩人在阿爾丁廣場對往日愛情的追思,內心渴望一份靈肉統一的純凈愛情,又滿懷著報答恩情的矛盾糾結。《夜的美》在鯉魚山路酒吧發生的戀人之間的小爭執讓詩人看清了情感的本質。《醒》寫尊重自身佛性,以懺悔感恩之心消除業障,求得本心之清凈安寧。《詩歌難言》寫愛與詩歌可以幫人渡過虛無塵緣。

鄭卓平的詩《也許,該送本書給你》以書為媒,化用李商隱《夜雨寄北》的意境,「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書寫「我」與愛人之間互相思念,表達了對愛情的嚮往。芭蕉夜雨、櫻桃紅了、海棠依舊,意象有影視作品的背景暗示,意蘊豐富。《孤獨敲開了門》寫獨處時的內心空寂、孤獨與茫然。《思念》用「發黃信紙」極寫等待與思念的痛苦。

悅華的詩《紅衣裳》採用民歌體,反覆吟唱,對美好愛情婚姻的期許。《青絲白髮》歌唱愛的堅貞,化用了「朝如青絲暮成雪」的古典意境。《泥巴》對童年玩伴的懷念。《埋怨》寫盡了對愛人的嬌嗔和哀怨,天真纏綿,情深意長。沈瀟,原名沈秋順,《蓮》借用鄭愁予的《錯誤》的意境與構思,「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我達達的馬蹄聲/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戰時閨怨變成了三月的愛戀、五月的鄉愁、九月的情殤,典雅幽柔,令人憐惜。

心荷,原名何碧玉,《擠腳的鞋》寫相互折磨的男女關係,直逼婚姻的殘酷。《愛的極限》對忠貞愛情的嚮往。另外,她的《我和父親的約定》「看著年幼的女兒騎在父親的脖子上舔著雪糕/淚水悄悄從我的眼角滑落……」,父女深情,代代相傳,敘事深情,催人淚下。林華忠的詩記人寫事,抒情自然。《人生感言》愛情是家人的港灣,《情人節》描寫送給愛人、母親、孩子的花朵,用夫妻、母女、親子之愛拓展了情人節的內涵。《元旦心語》寫下命運轉折時期內心的無奈與孤獨,渴望親情的陪伴,許下新年的美好願望。

石燕芳的詩《炮仗花的心事》《牽牛花?籬笆》,寫對愛情的期許與火熱的投入,具有真誠的個性色彩。《致外婆逝世三周年祭日》紀念命如黃連心如蓮花的外婆。清新真摯是其特點。菩提眼(曾國根)的詩《木棉樹下》《秋傷》《黑夜,心之筆意》《雨後春筍》抒寫對愛情的嚮往與柔情思念,纏綿悱惻,令人感動。蘇寒的詩《黃角蘭》借花寫初戀的香醇、真誠與易逝。《夢中的舞姿》想像與少女的舞蹈,寓言詩人對美與愛的禮讚。詩寫含蓄而又熱烈。沈小裕的詩《星座之顏色》寫花火的愛情,《隱喻》寫花事,都很傳神。

四、鄉愁親情。

高羽的詩以懷古思今,抒情深沉著稱。《5月21日》《在古代養馬》《小暑》均有此風格。他的《清明.祭母》:

臨出門前

我又照了照鏡子

重新

梳理了一下

被生活吹亂的中年

我打扮得那樣利索

精神

好像不是要去祭奠母親

而是去會晤

一個隱居到山裡

多年未見的親人

中年喪母,詩人失去生命的緣由,亂了章法,對母親的懷念如此熾烈,清明節利索地奔向墓地,把祭奠變成與多年親人的會晤。其中,母親逝世後兒子的困惑錯亂,想像母親在那邊的孤獨無依,都被清明節的儀式給戲劇化了。但更深的哀傷早已溢出詩行,動人心魄。

徐小泓的詩《半夜,我剝了一條魚》,剝下的是世俗中自我的偽裝,鮮血淋漓直逼本我,令人震撼。《病》寫一段戀情結束之後的回憶反思,失戀初時的自我否認與藥物確認,疼痛療治前後的矛盾與糾結,最後點明是一段戀情的離去、留戀難捨與最後的決絕。《毒藥》是一段辛勤培育難以割捨的愛情過後的孤獨自傷。《春夜,誤入深處》寫漁村樸實的夢想和家人的擔憂與期待。《在故鄉,我是異鄉人》擔憂時光的悲劇親人的逝去風雨的侵蝕,我與故鄉變得越來越隔膜。

近鄉情怯。這個詞

是通往八尺門的最大敵人

龍舞街。龍伸巷。以東頂西。

圖騰般的刺青

抹不去的鄉情

巷子深處,依稀還有

搖蒲扇的老人,咧著沒牙的嘴

無聲地笑著

親人一個個地死去

他們安詳而和諧

在龍鳳山頭排排坐

坐等我們分果果

清明、冬至、端午、重陽

每一個節日都是寂寞的狂歡

撫摸冰冷的拱頂

我低聲竊竊私語:

「看吧,我能預知未來

卻無法把握當下。」

突然明白了

身上的傷口從何而來

浸透海水的誓言

甩出了一稜稜腥咸

礁石的硬度抵不過

一個個洞開的撕扯,海水倒灌

於是潮聲暴漲

於是退無可退

於是拉住過往,泣不成聲

從一座島,到另一座島

走了十幾年,始終走不進

一座島

朱亞聖詩歌《夜的色彩》寫夜色中的思緒,「夜來香」暗示了一段遙遠的情感記憶。

《小雪》從節氣中的農事書寫遊子思鄉,思念家鄉鹹菜的腌制和美味,思念米酒的醇香,纏綿深沉從容。《大雪》是田園牧歌中的童年冬日記憶與學生時代在大自然中體驗的樂趣,《大寒》寫滿濃濃的閩南年味,做新衣、殺年豬、做臘腸、放水抓魚、尾牙宴熱氣騰騰,預示著新春的到來。《小寒》節氣三候成了相知相守的紅顏知己,臘八施粥、山雞鳴叫,寫的都是詩人內心的快樂與故土田園情懷。

風是守信的

時間一到必來

在花開的前一天報信

被文人美其名曰「花信風」

小寒有三候

每個候對應著一個花信風

一候梅花

二候山茶花

三候水仙花

在暗香浮動中

次第綻放

梅家佳(丹丹)《牽著我的手——給我的母親》希望以一顆女兒心永遠陪伴年邁的老母親安度晚年。《我的藍從此亦不再叫做藍》寫痛徹心扉的一段戀情。《草》中書寫了女兒的夢,母親的憂。《香樟樹》是一首童話詩,隱喻著對鄉間生活的懷念。童真與純粹,是她的特色。介然的《雨夜中的故鄉》《秋在窗外》《椰夢長廊》,借景抒情,或描遊子懷鄉,或寫宅男詩意,或記三亞風情,皆浪漫纏綿。

曾美旋的詩《故鄉的秋天》描述了故鄉美麗富饒的秋天和豐收的秋景。《影子》對往日一段真情的懷念。《夜城》思念千里之外的愛人,內心無限的憂鬱與愁思。《那一畦菜地角落裡的蘭花》懷念品行高潔的逝去的父親,禮讚鄉間父母與鄉鄰的祥和幸福生活。

五、藝術歷險。

陳三河先生的《在漳州觀〈搖搖晃晃的人間〉》:

在福建最大的平原上

只種植樓群,果樹,

沒有麥黃,也不下雪

在一群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中間

有輕微的咖啡、可樂的吮吸聲

有笑,有長吁短嘆,有抹淚的動作

整個88分鐘,豪華的觀影院

被漢江平原的麥子和原生的雪片砸下

一個搖搖晃晃的農婦,一個詩人

用愛和怕

把命運,把民間,把中國

使勁搖晃

對比現實都市年輕人與腦癱詩人農婦余秀華截然不同的生命體驗,抓住「江漢平原的麥子」和「原生的雪片」兩個意象,形成巨大的視覺衝擊;把草根詩人余秀華對美的摯愛對生的憂愁對愛的堅守凸現出來。

庄國宜是一名多產詩人,他自覺追求詩歌的音樂美和繪畫美,創作與詩評兼顧,永遠葆有一顆詩心。他的詩作《只有洪水淹沒了城牆》詩心追尋靈魂聖地,在塵世的景緻里用盡心力書寫心靈的詩篇。《等一個秋天》渴望自己的詩歌遇見一個知己,一起迎來一個藝術的豐收季節。《今夜我在雲水謠》「我」在秋風中遙想早春夜晚與「你」相逢在雲水謠的雲水之間,渴望「你」收到「我」的思戀,和「我」一起再聚雲水謠。情義潺潺,筆致婉轉。《花語的故事》綻放的花朵聆聽詩人心靈的提醒,渴望讀者共振的靈魂,花語是人與人心靈的相知相慰。an韻一以貫之,氣流暢通。《見面如詩》寫誦讀者與詩人的相遇,他們互相演繹,充滿敬畏,溫柔猛烈的撞擊,創造藝術的奇蹟。

心甘情願做一名誦讀者

讀拼音的韻律

讀漢字的豐碩

讀眉毛的骨感

讀膚皮柔美的色澤

在悅耳的朗誦聲里

不斷地調色

調出一道七彩的流河

沈溪興的詩《落葉定軍山》《玉女幽情——緬懷詔安烏山光陰石》借古抒懷,使古典戲曲、地方掌故鮮活起來。《綠色生活》對環境生態的憂思,長詩《清秋的夢幻》寫一「籠中人」古典的藝術夢與自由的人生夢,寫盡了現代人生存與夢想的矛盾糾結。語言鋪陳,清新自然。闕仁波的詩《飛鴻涼秋》是一首現代詞;《海上即景》在雷電之後海天一色中尋求理性與空靈的化合,詩歌形溶於質,渾然一體。

六、現實省思。

劉歌的《悔過書》書寫在紛繁複雜的現世人生中,許多事物都是不完整的、自我敵對的,有時甚至是分裂的、殘缺的,但我們又不得不去承受面對:生活其實是無數次的「賜鳩」,而你卻要無數次的「謝主隆恩」。這其中的況味潛藏著掙扎與淚水,混雜著痛苦與糾結。本詩的「悔過」其實隱含著一種內斂的悲傷和對荒誕現實的一種批判。詩歌以一種反譏的語言結構、奇特的視角構造,表現了現代人的矛盾和異化感以及複雜的人性。

我承認說出岸的煎熬

一朵浪花和一滴水的裂變與時間之殤吻合

我承認黑夜裡的眼睛背離了誰的初衷

斧子 血的斷章 繩索 童話的光明

我承認高過一株小草的姿態傷害了平衡

俯視與仰望的碰撞 一分高下的塵世明鏡高懸

陰陽兩面。賜鳩 謝主隆恩

我承認故事開端的指向性鮮明

故事結局猥瑣 草草收場 中間省略不記

我承認說出糜爛的生活

我承認愛你的錯誤 漏掉的美好是深刻的疤痕

一場雨下與未下 打傘的人表情不一

劉歌的其他作品,《端午 我聽到詩的呻吟》寫詩人祭奠屈原、感悟歷史傳統的力量,《活著》則是對生與死、日常與未來、前世與今生做了辯證性反思,《野性》對超我、自我、本我的形象解構,都是難得的佳作。

許海欽的節日抒情詩,敘述當時國際國內時政,抒發政治熱情。《對話圓月》是2016年中秋,敘述了莫蘭蒂颱風、天宮二號、G20杭州峰會等時事,感恩月光普照人類。《江南採風》與愛人結伴旅遊紹興和杭州古迹風情的快樂。《媽媽睡了》回憶母親仁慈艱辛的一生,祭奠逝去的母愛。《致圓月》穿越古今歷史,以月圓書寫人間團圓的詩意夢想。

誰的手掌,沾滿了今晚的月光

一抹清輝,撫平了歲月的苦辣酸甜

秦漢疆土,唐宋盛裝

是你一頁頁地揮墨

在史書,在枝頭

血液連綿

從此的陰晴圓缺

是玄機,歷練

是修行,更有驚艷

每當中秋月圓

我們睜大眼睛仰望

你是謎底,也是謎面

今晚

你在萬物之中穿行

浪漫飽滿 ,微笑祈願

圓了一地情緣

一樹桂花香,千年詩歌緣

我終於明白

你一直在詩人的心園裡

品茗 ,把盞

缺了,又圓

2013,中秋

林平良先生的《戒煙詩歌五首》呼喚人們解除對煙草的依賴,獲得真正的生理心理上的自由,建設一個綠色、美麗的新國度。其中一首,描寫戒煙365天後的奇妙感覺與人生反思:

一個關於詩與大海的春天

又臨幸了

滿山遍野的花草鳥蟲

什麼鈀鈀考勤?!

我更喜歡一枝紅杏出牆來

創生活

也許

我的人生就是一杯苦咖啡

在風口上

吳國輝的另一首詩《回不去的故鄉》,寫城鎮化的高樓與煙囪正在污染和侵蝕著傳統的田園故鄉,提醒著人們現實的環境問題與保護精神家園。

偏離軌道的故鄉

和詩歌一起漸行漸遠

在那幽深的時空隧道中

依稀只有真實的磷火跳躍

而那大驚失色的天空下

依稀依稀只有回不去的故鄉

這是一群大膽的創造者。他們丟棄了和正敦厚、含蓄委婉的美學傳統,轉而追求貼地在場、粗糲痛感的寫作;迴避語言陷阱和意象纏繞,轉而在紮實的日常敘事中抵達震驚;從主觀抒情轉向克制中立,用思維寫作代替情感表達。這些轉變正在引領詩歌一步步靠近新詩的現代與後現代審美大潮。如果說微信為新詩熱提供了技術支撐和服務平台,那麼現代性焦慮則為詩歌熱提供了內驅力。廣場文化接納小資們精緻的憂傷、底層們粗糲的咆哮,也擁抱後現代迷幻的叛逆,即使對鋪陳意象和沉溺抒情的傳統詩寫途徑表示質疑,也無法阻擋其自然蔓延的勢頭。

這些微信詩歌不是強化而是質疑固有的文化體制、思想觀念、審美趣味。新詩的口語化在微信普及後體現出強大的影響和整合力。布爾迪厄曾論證過文學場自身的調控機制,微信詩歌也在一段狂躁之中進入了調整期。這調整大致表現在詩人自身對群體抒情的警覺、流行寫作的內在調整、微信公眾號的風格和品質提升等方面。

詩人徐江說,口語詩已經走出了以口語為媒介的「前口語詩歌」時代,逐漸進入「後口語詩歌」階段,僅靠語感、機趣、呈現人性等其中的一項,無法單獨支撐起一首成功的作品。伊沙也指出:「『口語詩』從來就不是一種寫作的策略,而是抱負、是精神、是文化、是身體、是靈魂和一條深入人性的寬廣之路,是最富奧秘與生機的語言,是前進中的詩歌本身,是不斷挑戰自身的創造……或許是老被批評,『口語詩人』便很注重『口語詩』的完善與發展」,「在堅持口語大風格的同時,很注意吸納並再造意象詩的技巧和跳躍性」。[2]

微信的高速傳播,給當下詩壇帶來主動調整的動力,也可能帶來無所適從的焦慮。與之相伴隨的是公眾號運行的風格調整和品格提升。每個群都在追求影響力,而影響力是靠的是與微信群相互支撐的微刊推送,其選稿內容、排版風格、點評水準等綜合因素都是具體評價指標,最後將落實在推廣度和點擊率上。

詩歌的新時代在路上,微信時代的詩人們在路上,微信時代的藝術探索在路上,「0596詩歌群」正在路上。

參考文獻:

[1](加)羅伯特·洛根:《理解新媒介——延伸麥克盧漢》,何道寬譯,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

[2] 鍾潤生:《好的口語詩,是詩不是「話」》,《深圳特區報》2014-09-23。

任毅(1972.1—), 男,湖北十堰市房縣人,閩南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武漢大學文學院博士,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中國新文學學會會員,中國文藝理論研究會、網路文學研究會、中國詩歌學會、中國小說學會、中國聞一多研究會、中國魯迅學會會員,福建省現當代文學研究會、福建省美學學會會員,中語會湖北省十堰市理事,福建省漳州市詩詞協會黨總支(漳州市詩歌協會、市詩詞學會、市古琴協會、市朗誦協會兼合式支部)書記、福建省漳州市詩歌協會副會長、《0596詩刊》副主編、「0596詩歌群」運營主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0596詩刊 的精彩文章:

TAG:0596詩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