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自然的「拓荒先鋒」——地衣植物

大自然的「拓荒先鋒」——地衣植物

大自然的「拓荒先鋒」——地衣植物

植物,其實是讓我們認識世界的一個途徑。它的生與死,與養殖者有著莫大的關係,對它關懷得越多,它的陪伴越長久。和動物一樣,植物存在的意義,有時甚至超越了人類的同伴。今天我們聊聊大自然的拓荒先鋒——地衣植物。

為什麼說地衣植物植被是植物界的拓荒先鋒呢?據資料介紹,地衣植物是一群特殊的真菌,地衣植物在土壤形成中有一定作用,生長在岩石表面的地衣植物,所分泌的多種地衣植物酸可腐蝕岩面使岩石表面逐漸龜裂和破碎加之自然的風化作用,逐漸在岩石表面形成了土壤層,為其他高等植物的生長創造了條件。因此,地衣植物常被稱為「植物拓荒者」或「先鋒植物」。我們常說小植物有大力量,作為開山鼻祖的地衣植物植被更是如此。

地衣植物植物,就是真菌和藻類共生的一類特殊植物,多年生長植物,無根、莖、葉的分化,地衣植物的形態,按生長型可分為殼狀、葉狀、枝狀三種主要類型。共生的真菌大多是子囊菌,少數是擔子菌,能吸收水和無機鹽並包被藻體;共生的藻類主要是藍藻和綠藻,能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

地衣植物在生物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19世紀六十年代,科學家認為它們是植物,到了1868年,瑞士科學家西蒙·施文德納揭示出它們其實是一種複合生命體,由真菌與微型藻類結伴相生。

也許我們曾經見過地衣植物,但我們多半忽視了它們的存在。這些生物生長在原木上,附著在樹皮上,包裹在石頭上,乍一看去亂七八糟,毫無吸引力可言。然而細細察之,它們實則千姿百態,美不勝收,有的像剝落的油漆,有的像海中的珊瑚,有的像輕撒的細塵,有的像萵苣的菜葉,有的像蜿蜒的蠕蟲,有的像精靈的茶盞。它們還堅忍異常,從極地到赤道,從高山到平原,從沼澤到沙漠,隨處可見,生長在這個星球最了無生機的荒涼之地。

同樣如此,在神農架茫茫叢林之中也生活著種類繁多的地衣植物,從春到夏演唱著花的絕壁之歌,雖然它們生材弱小卻將生命之美表現的淋漓盡致。閑言少敘,看圖說話。

地衣植物喜光,怕空氣污染。大多數地衣植物地喜光植物,同時也要求空氣新鮮。因此,在人煙密集的城市或有污染的工業區很難見到地衣植物植物。地衣植物一般生長很慢尤其是殼狀地衣植物,能生活在乾旱和寒冷環境。地衣植物能忍受長期乾旱,乾旱時休眠,雨後恢復生長。因此,地衣植物可生活在峭壁、岩石、樹皮或沙漠地上。

地衣植物的耐寒性很強,在高山帶、凍土帶和南、北極地區,其他植物不能生存,而地衣植物能夠生長、發育、繁殖得很好,常常形成一望無際的廣袤地衣植物群落成為高山、極地動物的主要食物。有的地衣植物可提取天然染料和化學指示劑如石蕊試紙;可作為大氣污染的監測指示植物。

地衣植物,很多人都習慣叫做地皮菜,有些地方還稱作天仙菜。我國地衣植物植物資源相當豐富,除了我們生活中可以食用之外,人們藥用地衣植物的歷史也十分悠久尤其是特產於中國和日本的著名食用地衣植物——石耳,更是可燉、炒、燒湯、涼拌,營養豐富,味道鮮美。

圖片來源:網路配圖

地衣植物的蛋白質高於雞蛋、木耳、銀耳等。總氨基酸含量也高於木耳等。其所含營養成分,均顯著高於其他藻類,是兒童缺鈣症的補充食物,對人體補鐵養血也極為有利。地衣植物還能生津潤咽、解熱化痰,可作茶飲。

覺得不錯,記得點個贊哦!

喜歡就轉走收藏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赤子純心 無問西東
月入十萬,代購就是出國旅遊順便買買買?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