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得隴望蜀,曹操不貪心,孫權卻因一張空頭支票,差點要命

得隴望蜀,曹操不貪心,孫權卻因一張空頭支票,差點要命

人心不足蛇吞象,對權力和利益的無限止的追求是人性的弱點,正如《三國演義》開篇「是非成敗轉頭空」,貪心太大,不知進退,最後是自取滅亡。

曹操攻取東川後,司馬懿勸他乘勝追擊,趁劉備立足未穩,一鼓作氣攻取益州。曹操卻嘆曰:「人苦不知足,既得隴,復望蜀耶?」,他沒有被勝利沖昏頭腦繼續追擊,而是選擇了按兵不動。原因有三:一是將士遠征的勞苦,應當及時休息整頓;二是益州山高路險,易守難攻,戰線太長,可能成為持久戰;三是顧慮孫權會在背後搞突然襲擊。各方面的均衡下,曹操選擇按兵不動,既是在看孫權有什麼動靜,又讓將士修整以利繼續作戰好一舉滅掉劉備。而此時的益州軍民是非常慌亂的,曹操大兵壓境,劉備兵少將寡,難以自保。

諸葛亮看透了曹操的想法,於是讓劉備給孫權開出了一張最大的空頭支票,先還吳江夏、長沙、桂陽三郡這幾個小城市,等奪回東川後再把荊州、南郡、零陵歸還,以此為條件,引誘孫權去攻打合淝。諸葛亮靠貸款幫劉備起家,如今還點小利息繼續貸大款,融資能力超強。孫權看到曹操那兒有肉吃,果然貪心起來,乘虛而入攻合淝,想撈一勺漿的。

曹操不是等閑之輩,是用兵的老手,早設好了套,等孫權去鑽,把文武全才的大將張遼放在合淝,就說明了他是知人善任。更神奇的是,張遼丟了皖城後,曹操及時給張遼送去「賊來乃發」的木匣,一個遙控命令就讓合淝眾將士因公忘私、團結一心。

孫權打了幾個小勝仗後,洋洋得意的殺奔合淝,一點也沒反應的就進了張遼在逍遙津為他設好的埋伏圈。打得孫權捨命縱馬跳斷橋,乘船逃跑回濡須。這一仗殺得江南人人害怕,聞張遼大名,小兒也不敢夜啼。

遠在東川的曹操這時就問了,你們看看能打西川嗎?足以證明曹操的遠見卓識,於是指揮大軍直奔孫權而來。到了濡須,分兵五路包圍了孫權,幸虧周泰捨命相救,才幸免於難。孫權偷雞不著蝕把米,只因為太貪心,舍了自己的本錢,保了劉備的平安。

星下靜思,感謝您的留言和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孫權 的精彩文章:

三國時期也有無間道!他把孫權弄得焦頭爛額
他與張遼、樂進化解了仇恨,結成生死之交!

TAG:孫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