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想過「決志禱告」是哪來的嗎?

你想過「決志禱告」是哪來的嗎?

GIF

從基督入心,到決志禱告

文 yani

今天要繼續的話題是,決志禱告,是哪兒來的。

我們都知道,決志禱告這個概念,並不是一開始就有。而讀聖經會發現,無論是耶穌傳道,還是彼得、保羅傳道,都沒有說:「來,我帶你做一個決志禱告。」

若追蹤其來源,大概可以上溯到17至18世紀。當時的教會普遍面對這樣一個問題:很多人聽見過福音,但卻並不相信。清教徒作家約翰?弗拉威爾(John Flavel)談到:「他們不接受基督進入他們的心。」

這句話在當時也常常用來形容那些已經在教會,卻不為主而活的基督徒。因此很多牧者鼓勵會眾「與自己的私慾交戰,接受基督進入他們的心」;如本傑明?克爾曼(Benjamin Colman)在自己的著作中寫道:「基督徒應該在生命中接受耶穌。」

也就是說,當時的教會發現了一個重大的問題——宗教大廈下的個體是需要「個別地接受耶穌的」。很多人認為自己一生下來就是「基督徒」,但是他們卻從沒有接受基督進入自己的心,更沒有基督的生命!

然而到了19世紀,隨著宣教的發展,這個「術語」被用在了非信徒身上,後來在20世紀70年代,當時的教會想用最簡單的方式向孩子們解釋什麼是信耶穌,於是就有了一個更簡約的版本:「接受基督入心」。

在這個過程中,美洲的教會經歷了幾次大復興。但除了復興本身之外,人們還據此發明了很多製造「復興」的手法。其中有一些被稱為「紐黑文派」的耶魯神學教授們,直接將罪定義為道德層面的問題。因此,他們認為所謂悔改,也就是一次道德選擇。既然是選擇,那麼一個講員如果夠優秀,擅於演講,擅於製造氣氛,擅於說服,教會就可以像商人賣東西一樣,將「復興」的果效製作出來。

就此決志禱告應運而生!又被後來一代代的「佈道家」、「奮興會」逐漸落實和繼承下來。

雖然歷史中並非所有通暢的邏輯都能被廣泛接受,但「決志禱告」能這麼大受歡迎,是與人本性里就願意迎合那些操作簡單、可複製性強的東西有關。人們想對「從不信到信」這件事有明確地把握,想通過規模宏大的歸主場景獲得成就感。

而若我們對比聖經就會發現,這些並不正當。

[1] 本節內容參考福音聯盟網站尤斯丁?泰勒的文章「Ask Jesus into Your Heart」: A History of the Sinner』s Prayer。https://www.thegospelcoalition.org/blogs/evangelical-history/ask-jesus-into-your-heart-a-history-of-the-sinners-prayer/

原文首發於《教會》雜誌 微信訂閱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上有羊 的精彩文章:

TAG:我上有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