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國醫大師周仲瑛如何辨治口乾症

看國醫大師周仲瑛如何辨治口乾症

小編導讀

如何向中醫名家學習他們的臨證經驗?讀驗案無疑是非常好的方法。今天,小編與大家分享國醫大師周仲瑛先生治口乾案一則。難能可貴的是,周師將本案辨治用藥思路一一展現,使我們能更加地清晰理解先生的臨證經驗。

趙某,男,35歲。初診日期:2002年7月13日。

初診(2002-07-13):患者既往有脂肪肝病史及家族性糖尿病史。現症:口乾,喜涼飲,右脅肋時作脹滿隱痛,汗多色黃,煩躁,手心灼熱,納食不香,體倦乏力,周身困重,尿黃,大便偏干,日行1次,苔黃厚膩,舌質暗,脈弦滑數。1個月內體重減輕5kg。B超示:肝內脂肪浸潤,膽囊壁粗糙;血生化示:ALT 78U/L;TG 5.09mmol/L,空腹血糖7.8mmol/L。濕熱毒瘀互結,肝脾不調。

醋柴胡5g,赤芍10g,丹參12g,制香附10g,枳殼10g,廣鬱金10g,虎杖12g,夏枯草10g,垂盆草30g,苦參10g,炒黃柏10g,生楂肉10g,澤瀉15g,決明子15g,澤蘭10g,天花粉15g,知母8g。

二診(2002-07-27):葯後癥狀緩解,口乾減輕,右脅肋脹痛不甚,出汗有所減少,大便正常,納食欠香,苔黃膩,舌質暗紅,脈弦滑。前方有效,稍事加味。

上方加藿佩蘭各12g,炙雞金10g。48劑。

三診(2002-09-02):上方服用1月余,癥狀基本消失,但近來前列腺炎發作,尿程延長,雙目時糊,苔薄膩,質暗,脈弦滑數。

上方加炮山甲(先煎)6g,石韋12g,杞子10g。48劑。

四診(2002-10-17):複查ALT 41U/L;TG 2.09mmol/L,空腹血糖5.8mmol/L。B超示:輕度脂肪肝。患者肝區無不適,口不幹,無黃汗,尿稍混,手心不熱,煩躁消失,大便正常,自覺良好,苔薄膩,質暗,脈弦滑。治療有效,守原法繼進。

上方去垂盆草、苦參,加石菖蒲15g,海藻10g。

【點撥】

該患者集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於一身,臨床表現為濕困脾胃證,如納食不香、體倦乏力、周身困重;又有肝脾濕熱的表現,如汗多色黃、煩躁、手心灼熱、尿黃、大便偏干;更有濕熱蘊毒成瘀的癥候,如舌質暗及肝功能損害。治擬清化濕熱瘀毒,調和肝脾。

【答疑解惑】

請周師談談本案組方用藥的特點?

本案所用方葯主要由三組藥物組成:一為疏肝理氣活血葯,如醋柴胡、赤芍、丹參、制香附、枳殼、澤蘭、廣鬱金;二為清熱解毒藥,如虎杖、夏枯草、垂盆草、苦參、知柏;三為泄濁祛脂葯,如生山楂、澤瀉、決明子。

先生,該脂肪肝患者的用藥基本都是您用於治療高脂血症的常用藥物,它們的治療側重點有何差異?

兩者用藥相似,此乃異病同治之理,況且高脂血症與脂肪肝常並見,但治療卻各有偏重,主要從臟腑辨證的角度來考慮。高脂血症屬氣血津液病,而脂肪肝則屬肝病。因此,前者治療常從化痰瀉濁祛瘀考慮,而後者要注意選用入肝經的藥物,如茵陳、醋柴胡、川楝子、香附、鬱金、垂盆草等疏肝理氣,瀉肝解毒。

先生,現在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逐漸增多,您曾經提出絡熱血瘀為其病理中心環節,您是怎樣認識到這一重要病機的?

絡熱血瘀證的提出,是以《內經》理論為指導,根據長期臨床觀察發現,孫絡瘀熱是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一個重要環節。孫絡是經絡系統中最細小的分支,對於血液有氣化作用。血中甘油三酯通過孫絡輸出體外,這是複雜的氣化過程。脈為血之府,孫絡作為臟腑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血中甘油三酯的轉化起著重要作用。而且,在這一理論指導下應用溫病名方升降散製成膠囊劑,治療高甘油三酯血症收到較為滿意的效果。這些均表明絡熱血瘀是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重要病機環節。

【體悟】

本案患者雖然集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於一身,臨床表現複雜多樣,但先生通過辨證,抓住濕熱毒瘀互結、肝脾失調的病機關鍵,採用清化濕熱瘀毒、調和肝脾之法,治療3個月,血糖、血脂下降至正常範圍,脂肪肝明顯減輕,肝功能恢復正常。提示只要辨證準確,組方用藥得當,複雜的病症也可迎刃而解。

版權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中醫 的精彩文章:

反正冬天都要戴帽子,不如做一頂能夠預防腦中風的活血帽!
大年初二陪父母,別忘記按摩「養老穴」——一揉一按皆孝心

TAG:悅讀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