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走進傳統村落之餘姚五車堰村

走進傳統村落之餘姚五車堰村

關注規劃,預見城市美好未來

點點我,關注我吧

明萬曆《餘姚縣誌》就有記載:「五車堰市在縣北四十五里。古有五車堰市,現尚存遺迹,直街長兩里,其中一里在餘姚境,一里在上虞境。」

清代臨山籍名士陳梓有詩云:「日出百官渡,午雞啼五車。負鹽亥市散,拖堰酒徒嘩。蕎麥雲初秀,岩松蠟糝花。近鄉情更切,揩目認林鴉。」描述了舊時五車堰集市的繁華

今天,我們每周一讀第四站要走進的傳統村落,便是餘姚五車堰村。

五車堰村位於寧波的西大門,南側緊鄰 329 國道,村莊四面環水,典型的平原水鄉村落。南北向的下街及東西向的西橫街和東橫街構成內部道路骨架。沿街分布著一些商鋪建築和院落,縱深分布了不少世家大院。

五車堰村原叫「五叉堰」,因境內有五條河流交叉而得名。村西築有石堰,稱為五車堰,分隔中、下河。五車堰早在宋朝時候就是一個商賈貿易之所,是車馬行駛、客商來往必經的交通要道。

村民聚族而居,現存有很多古民居建築,具有特色。五車堰村南北向的下街及東西向的西橫街和東橫街構成老街骨架。下街兩側分布一至二層的清至民國時期的商鋪建築,西橫街和東橫街沿河分布著楊氏老宅、沈氏老宅、嚴氏老宅、蕭氏老宅等一些商鋪建築和院落。縱深分布了胡氏牆門、胡氏老宅等不少世家大院,體現出格局規整、用材考究、裝飾精美的特點。

五車堰村地處姚西北,餘姚上虞兩縣交界處,四周村落眾多,自然形成了一個較為繁榮的農村集鎮,歷史淵源久遠。村落傳統格局保存完整,具有較高歷史、傳統文化和旅遊價值,對於考察研究姚西北地區的傳統民俗及建築形制具有較高價值。

五車堰村優勢在於古民居建築,古商業留存及傳承下來的老手工業。是一個具有悠久地方氏族特點完整地方傳統風貌特徵的古村聚落。

五車堰村老街保存有大量清末民初時代特色的民居建築,鱗次櫛比,層層疊疊,錯落有致。房屋均為木結構、穿斗式構架建築,外牆用青磚砌成,後飾粉牆,頂部採用人字馬頭牆。

住宅一律為兩層,樓下前廳後廚,樓上為卧室。門前均有兩米多寬的廈廊,雨天行走可不濕鞋,夏天還可以吃飯。

在外檐的斗拱、月梁、梁頭、牛腿、雀替以及門窗格心、絛環板、窗閂、栓 斗等部位有木雕裝飾,有人物、瑞獸、四君子、暗八仙等圖案。住宅形制主要有四合院和單棟條形樓房,四合院均坐北朝南,由東、北、西三棟兩層樓房組成,南為牆門。

現保存較為完整的為胡氏老宅,系餘姚市文物保護單位。解放前的五車堰老街,以大通橋為中心,沿東、西橫街,上、下街,商鋪林立,買賣興旺。如今,仍有不少店鋪保留著原來的風貌。

傳統手藝:鐵藝、錫製品等。

由於貿易繁榮,形成了豐富獨特的傳統文化,舊時,有農曆三月半廟會,為迎神廟會。還有九月半廟會,為重要的市集廟會,是姚西北一個重要的日子。這天,有舞獅、高蹺、台角、老黃龍、紙馬、彩瓶會等民間表演,商貿活動也十分活躍。

END

來源:寧波規劃

關注

官方微信 | 寧波規劃

寧波城鄉規劃微門戶

關注城鄉規劃 遇見甬城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寧波規劃 的精彩文章:

TAG:寧波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