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年以來,中國科學家已發表12篇Nature、Science和Cell!

2018年以來,中國科學家已發表12篇Nature、Science和Cell!

來源 | 青塔

近年來,中國基礎科學研究進步明顯,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上中國科學家發表的高水平學術論文也越來越多,部分研究領域經常會有重大突破性進展。

《自然》(Nature)、《科學》(Science)和《細胞》(Cell)作為目前國際上最頂尖的學術期刊,每期發表文章數量都很少,發表文章基本也代表了相關領域的頂尖研究成果。儘管2018年剛剛了過去不到兩個月,中國科學家已經在三大頂尖期刊上至少發表12篇研究論文(包括7篇Nature、2篇Science和3篇Cell),勢頭非常強勁。

2018年以來中國科學家發表的12篇NSC論文中,清華大學和浙江大學表現突出,各以第一完成單位發表兩篇NSC論文。其他高校和科研單位中,上海科技大學、中山大學和中科院神經所各發表一篇Cell,第二軍醫大學、溫州醫科大學、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和中科院上海藥物所各發表一篇Nature,華南理工大學發表一篇Science。

從發表論文的通訊作者來看,大部分是兩院院士、國家傑青獲得者等大牛科學家。而從研究領域來看,除了一篇論文屬於材料科學領域外,其餘為生命科學和醫學領域。本期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中國科學家發表的這12篇頂尖論文。

浙大團隊在Nature雜誌刊發兩文:抑鬱症研究獲重大突破

浙江大學胡海嵐團隊

2月15日,著名期刊《自然》雜誌同期刊發表浙江大學胡海嵐團隊的兩篇研究長文(Research Article),文章揭示了快速抗抑鬱分子的作用機制,推進了人類關於抑鬱症發病機理的認知,並為研發新型抗抑鬱藥物提供了多個嶄新的分子靶點。

近年來,科學界發現「氯胺酮」對抑鬱症有著良好的治療效果。低劑量的氯胺酮能在一小時內,對70%以上的難治性抑鬱症患者起到治療作用。胡海嵐團隊通過對這一作用機制的研究發現,大腦外側韁核的簇狀放電會引發抑鬱症。

《自然》雜誌評審人對這一系列重大突破給予了很高評價:「關於外側韁核NMDA受體參與介導簇狀放電和氯胺酮的抗抑鬱作用的發現非常重要、創新,並且具有廣泛的意義」,「這篇迷人的論文發現了一種不同尋常的神經元和膠質細胞的相互作用。」據了解,《自然》和另一頂級期刊《科學》將為這兩項工作配發評論文章。

胡海嵐教授長期從事情感與社會行為的神經機制研究,她先後在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美國冷泉港實驗室、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從事研究工作,自2015年5月起任職浙大, 雙聘於浙江大學求是高等研究院和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現在是浙江大學醫學院教授,神經科學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上科大最新Cell揭示GPCR多重藥理學分子機制

2月2日,來自上海科技大學iHuman研究所的研究團隊聯合美國美國北卡萊羅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員在Cell雜誌上發表了題為「5-HT2C Receptor Structures Reveal the Structural Basis of GPCR Polypharmacology」的研究論文,解析了與肥胖、精神類疾病密切相關靶點——五羥色胺2C受體 (human serotonin 2C receptor, 5-HT2C) 的三維精細結構,並以此為線索,揭示了人體細胞信號轉導中的「重要成員」——G蛋白偶聯受體(GPCR)家族多重藥理學的分子機制。

值得一提的是,該研究是上海科技大學iHuman研究所繼2016年、2017年在國際上首次發表大麻素受體、胰高血糖素樣肽受體高解析度三維結構之後的又一重要突破,是GPCR結構功能研究領域的又一項高水平、系統性的研究成果。

據悉,上海科技大學與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聯合培養博士生彭瑤為論文第一作者,iHuman研究所執行所長劉志傑教授、創始所長、特聘教授Ray Stevens及美國北卡萊羅納大學Bryan Roth教授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 上科大為第一完成單位。本項研究中丹麥哥本哈根大學David E. Gloriam課題組負責結構信息分析工作, iHuman研究所趙素文課題組負責計算生物學,程建軍課題組負責藥物化學分析工作。iHuman研究所基因克隆平台、真核細胞表達平台、蛋白純化平台、功能研究平台的工作人員為該項研究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陳之端團隊在Nature發文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南京林業大學,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和澳大利亞國家標本館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he angiosperm flora of China」的文章,通過重建中國被子植物的系統發育樹和時間樹,結合物種分布數據,揭示了中國被子植物系統發育多樣性形成的時空格局。

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月31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Nature上,文章的通訊作者為植物研究所陳之端研究員,植物所外籍特聘研究員、美國佛羅里達大學教授Pamela S. Soltis和Douglas E. Soltis,以及美國霍普學院教授Jian-Hua Li。第一作者為植物研究所魯麗敏、劉冰、葉建飛、楊拓、李洪雷、孫苗,以及南京林業大學的毛嶺峰。

中山大學宋爾衛團隊發表一篇Cell

1月26日,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宋爾衛、蘇士成團隊在Cell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CD10+GPR77+ 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 Promote Cancer Formation and Chemoresistance by Sustaining Cancer Stemnes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率先運用細胞膜蛋白CD10和GPR77為化療耐受相關的成纖維細胞亞群貼上「身份標籤」,發現了一種新型表達CD10+與GPR77+細胞表面標記分子的癌症相關成纖維細胞,此種成纖維細胞可顯著促進乳腺癌與肺癌病人對化療的耐藥性,並為腫瘤幹細胞的乾性維持提供了環境。

據悉,蘇士成、陳嘉寧和姚和瑞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宋爾衛是通訊作者,中山大學是唯一作者單位。宋爾衛、蘇士成團隊長期致力於腫瘤微環境調控腫瘤細胞可塑性,取得了一系列系統性創新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在Cancer Cell、Cell Research、Cancer research 等國際著名期刊發表的多篇代表性論文。

第二軍醫大學曹雪濤院士團隊Nature發現免疫炎症平衡調控新機制

1月24日,第二軍醫大學、醫學免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曹雪濤院士領導的課題組在Nature雜誌上發表了題為「Tet2 promotes pathogen infection-induced myelopoiesis through mRNA oxidation」的研究論文,揭示了TET2蛋白在開啟天然免疫反應方面的重要功能,完善了TET2在調控免疫方面的作用。

此外,該發現不僅從免疫學角度為機體抵抗病原體感染的天然免疫機制提出了新觀點,也在表觀機制層面揭示了TET2參與基因表達轉錄後調控的新模式,為有效防治感染性疾病和控制炎症性疾病提供了新思路和潛在藥物研發靶標。

中科院神經所在Cell發布中國克隆猴重大成果

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和它的妹妹「華華」

日前,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孫強研究員率領以博士後劉真為主的團隊,經過五年的不懈努力,終於在克隆技術方面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非人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2018年1月25日,國際生物學頂尖學術期刊「細胞」(Cell)以封面文章在線發表了此項成果。

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於2017年11月27日在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的非人靈長類平台誕生。一周後的12月5日,第二個體細胞克隆猴「華華」誕生。

清華大學肖百龍與李雪明課題組合作發表一篇Nature

1月22日,《自然》期刊在線發表了清華大學肖百龍與李雪明課題組合作撰寫的《Piezo1離子通道的結構與機械門控機制》(Structure and Mechanogating Mechanism of the Piezo1 Channel)研究論文。論文解析了哺乳動物機械門控Piezo1離子通道的高解析度三維結構,揭示了其參與機械力感受與傳遞的關鍵功能位點,進而首次提出了Piezo通道以類似槓桿原理進行機械門控的精巧工作機制。該研究對理解生物機體如何將機械力刺激轉化為電化學信號這一基本生命過程具有重要意義。

清華大學肖百龍和李雪明博士為本論文共同通訊作者。肖百龍課題組趙前程博士、生命學院2015級博士生周珩、藥學院2016級博士生池少鵬及生命學院2013級博士生王燕峰為並列第一作者。北京生命科學研究中心董夢秋博士及其課題組的博士生王建華,清華大學王佳偉研究員及肖百龍課題組的耿潔、吳坤、劉文豪、張廷鑫也參與了部分研究工作。

溫州醫科大學研究團隊以第一單位在Nature發文

日前,溫州醫科大學藥學院李校堃教授團隊與美國紐約大學醫學中心研究人員解析出一種被稱作α-Klotho的蛋白的分子結構,以及如何協助傳遞一種延緩衰老的激素信號。

1月17日,該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綜合性學術期刊Nature。溫州醫科大學陳高幟博士為該論文第一作者,梁廣教授和碩士生付麗麗為署名作者,李校堃教授和紐約大學MoosaMohammadi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藥學院為論文第一完成單位。

華南理工大學首篇Science:世界首個有序大孔-微孔MOF單晶材料誕生

1月12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Science雜誌在線發表了華南理工大學作為第一單位的研究論文「Ordered Macro–Microporous Metal–Organic FrameworkSingle Crystals」(有序大孔-微孔金屬有機骨架單晶)。其中,華南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沈葵副研究員是論文第一作者,化學與化工學院李映偉教授與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聖安東尼奧分校陳邦林教授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這也是華南理工大學首次在Science主刊上以第一單位發表論文。

在這項研究中,華南理工大學沈葵副研究員、李映偉教授及其團隊經過精心設計,首次提出了一種以聚苯乙烯小球(PS)三維結構為模板的合成策略,以甲醇-氨水為雙溶劑,通過「硬模板劑的製備-在大孔內填充MOF前驅體-MOF的可控晶化-去除模板劑」的製備路線,研製出世界第一個有序大/微孔MOF單晶材料。

中科院上海藥物所吳蓓麗和趙強團隊發表一篇Nature

2018年1月4日,來自中科院上海藥物所吳蓓麗和趙強領銜的研究團隊在Nature上發表了題為「Structure of the glucagon receptor in complex with a glucagon analogue」的研究論文,首次測定了胰高血糖素受體GCGR全長蛋白與多肽配體複合物的三維結構,揭示了該受體對細胞信號分子的特異性識別及其活化調控機制。該研究為靶向GCGR的藥物設計提供了迄今為止精度最高的結構模版,將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治療2型糖尿病的新葯的研發。

清華大學施一公研究組在Science發表研究長文

2018年1月4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施一公教授研究組於《科學》(Science)以研究長文形式(Research Article)在線發表了題為《人源剪接體第一步催化反應狀態的結構》(Structureof a human catalytic step I spliceosome)。

這是該研究組於2017年5月解析了第一個高解析度的人源剪接體(C*complex)結構之後,再次在近原子解析度的尺度上觀察到人源剪接體的結構(第一步反應後的催化狀態,C complex),進一步揭示了剪接體催化的機理,為理解高等生物的RNA剪接過程提供了重要基礎。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cience 的精彩文章:

申請Oncotarget撤稿和退款還來得及嗎?
「張衡一號」:高科技打造地震立體觀測天基平台

TAG:Scien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