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有三種境界值得我們去體悟和實踐

有三種境界值得我們去體悟和實踐

總第 二百九十一 期

| FEB 24 2018 |

我們修行人,眼耳鼻舌身意對色聲香味觸法,外舍六塵,內舍六識,中舍六根,完全於法通達無礙。能體會嗎?能體會嗎?能體會嗎?!

我們修行,不要以為只是在禪堂里坐禪,就可以見性成佛,要知道能夠明心見性需要福德和智慧的基礎。

既要通達教理,又不能拘泥理論文字,要行持篤實。在法師、住持和尚、善知識座下熏習個至少三年、六年、八年、十年,根據自己的根基,接下來要進行一番生死般地錘鍊——宗教實踐,這僅僅是停留在個人修學之中,還不包括你弘法利生的社會實踐。

社會實踐就不是你單單學習教理和個人修行那麼簡單啦,你要跨越自己的小我,你要捨棄自我,要服務他人,成就慈悲行,成就無我行,又能夠自自在在。

有三種境界值得我們體會:

把自己當別人看,要有無我的智慧;

把別人當自己看,要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慈悲;

把自己當自己看,要有隨處做主、立處皆真的自在禪者境界。

文章 | 道偉大和尚

圖片 | 玉 泉 禪 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陽玉泉禪寺 的精彩文章:

大唐高麗國普照禪師《修心訣》 連載(二)
是非以不辯為解脫, 凡事要「認真而不當真」

TAG:當陽玉泉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