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拳打農藥,這麼火的Fate了解一下?

拳打農藥,這麼火的Fate了解一下?

就不和這個世界一樣!這是三三有梗第221期。

新年初始註定是一段不平靜的日子。從fate系列新作《Fate/EXTRA Last Encore》登陸1月新番成,成為霸權有力競爭者,紅saber尼祿降臨聖杯戰爭,到《Fate/Grand Order》國服梅林限定卡池開放就炸服,人人捧著梅林午餐肉罐頭祈求歐神垂青。這一切都顯示了fate系列如今依舊不減的火熱程度。

(市場研究機構Sensor Tower數據顯示,《Fate/Grand Order》在1月全球手游總收入榜上排名榜首,《王者榮耀》都只能甘拜下風 圖/Sensor Tower)

2004年1月30日,一款PC平台的文字冒險遊戲《Fate/stay night》正式發售。擁有金色頭髮和呆毛,湛藍的眼睛的少女亞瑟王出現在大眾的面前,打破了傳統的亞瑟王形象的定義,從此開啟了一段傳奇的故事。

在fate的世界中,能夠滿足所有願望的許願機,被稱為聖杯。圍繞著聖杯開始的鬥爭,被稱為聖杯戰爭。自古以來戰爭都需要人去參與,在fate的世界中參與戰爭的人被稱為御主,代替御主進行鬥爭的人就是從者。

(圖/Fate系列截圖,下同)

從者是fate的世界觀中最具有特色的一環,一般是擁有豐功偉績,在死後稱為傳說的英雄所化身成的英靈。英靈在回應了人類的召喚而以從者身份現世時,會被應用於特定的職階。

職階就像是一個框架,約束著從者的行動。一般來說職階段分為:劍士(Saber)、槍兵(Lancer)、弓兵(Archer)、騎兵(Rider)、魔術師(Caster)、暗殺者(Assassin)、狂戰士(Berserker)。除此之外,也有復仇者(Avenger)和裁定者(Ruler)等不符合通常職階的從者。

但是被召喚而來的從者不總是聽從御主的命令的,因此如果要控制他們的行動,就需要令咒。

令咒有兩個重要的作用,一就是上文提到的控制從者;二則是強化從者的能力,在戰鬥中能夠靈活的使用。

fate系列在日本被稱為是「蟻后級」的熱門IP,之所以熱門自然是擁有其特有的優點:

娘化的亞瑟王,但依然帥你一臉

其中要說最為特別的,就是對於一些人物性別和設定上的顛覆。例如,亞瑟王阿爾托利亞·潘德拉貢就是一個身高154的妹子,她個性認真卻又可愛,喜歡吃,擅長賭博。這些設定集合在一起,怎麼看都不應該是傳說中的亞瑟王。

然而這個蘿莉不光是亞瑟王本王,她還時刻肩負著王的使命,該戰鬥的時候照樣帥人一臉,這樣豐滿的人物設定又怎樣不讓人喜歡呢。

角色種類繁多,總有一款萌到你

目前Fate系列總共出現了128位英靈,以後也會出現更多的新人物,從專橫跋扈的「金閃閃」吉爾伽美什,到堅韌勇敢的「聖女」貞德,總有一個會成為你的愛。形形色色的從者都被賦予不同的性格和思想,他們不像是片面的紙片人,更像是一起戰鬥的夥伴。

既有架空歷史的爽點,又能以真實歷史為依據

雖然fate系列的世界觀主要是架空的,但是其人物的性格以及能力都是參考真實歷史文獻設計。這種幻想與現實相交互,過去與現代的錯位感,正是fate系列的獨特魅力所在。

Fate系列入門指南

由於fate系列數量繁多的作品,導致許多想要了解的人會弄混補番的順序。因此在這裡,我將按照劇情的發展進行梳理。

2004年由著名作家「愛的戰士」虛淵玄執筆的《Fate/Zero》(以下簡稱FZ)是FSN的前傳性質作品。其主要講述了衛宮士郎的養父衛宮切嗣與從者saber共同參加第四次聖杯戰爭的故事。

雖然是非須奈蘑菇創作的同人作品,但是其劇情深度以及對「fate系」世界觀的消化都堪稱是優秀的水平。在2011年由動畫公司Ufotable將其改編成同名TV動畫,優質的製作與尊重原作的劇情,以及當年虛淵玄帶來的「魔法少女小圓效應」使FZ收穫了超高人氣。

前傳過後,就是04年發售的本篇《Fate/stay night》(以下簡稱FSN),主要講述了衛宮士郎與其從者saber參加第五次聖杯戰爭的故事。

作為fate系列的本篇,遊戲中總共分了三條線。每一條線的劇情都是分離而又相結合的,可以考慮先玩遊戲原作,才更能感受到fate系列的獨特魅力。

在2006年動畫公司DEEN將FSN改編製作成了動畫,主要劇情以「saber線」為主,雜糅了其他兩條線的劇情。

對於這部動畫的改編水平還存在著一定的爭議,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當年這部動畫的出現將fate從GalGame的圈子帶入了大眾視角。但由於06年動畫製作水平有限,建議先玩完遊戲再去看動畫比較好。

2010年的《Fate / stay night Unlimited Blade Works》由動畫公司studio deen製作的以FSN中「遠坂凜線」為主要內容的劇場版作品。其TV版本則是由Ufotable製作,於2014年放送,主要講述了以遠坂凜及其從者Archer視角的第五次聖杯戰爭,在時間線上與FSN是一致的。

在2017年上映的劇場版《Fate/stay night [Heaven"s Feel]》同樣也是由Ufotable動畫公司製作完成的,主要講述了FSN中最後一線「間桐櫻線」的內容。

本篇基本就是這樣,而同樣極具魅力的是fate系列中的衍生作品。2005年發售的《Fate/hollow ataraxia》是前作FSN的粉絲向後日談性質的作品,時間設定在了FSN發生的半年後,是由同樣的人物發生的全新的故事。

2008年發售的《Fate/Unlimited Codes》,是基於FSN的內容製作的格鬥向遊戲,玩家可以操控所選擇的角色一路過關斬將,真正的參與到聖杯戰爭之中。

《Fate/EXTRA》以及其相同世界觀作品《Fate/EXTRA CCC》,講述了電腦世界的聖杯戰爭,它既不是FSN的續篇也不是外傳,人物名與原作部分相同,但設定卻與原作差別較大。

《Fate/kaleid liner 魔法少女伊莉雅》是TYPE-MOON以FSN中的登場角色以及以魔法少女為題材的外傳漫畫作品,世界觀基本上按照原作為基準,而角色的設定與原作有所差異,性格方面與原作相同。

除了遊戲之外,還有由許多作家參與其中組成的同人作品系列,其大多都是在fate世界觀下展開的新的故事,可以看成是平行世界。

《Fate/Prototype》就是須奈蘑菇高中的那篇腦洞小說,因為一些原因沒有完成。作為FSN的原型小說,其設定上與FSN有一些不同。主角名叫沙條綾香,其Saber則是一名男性名為亞瑟·潘多拉貢的王,其他的從者與主人也大多和FSN中的人物設定有一些差別。

其前傳性質的小說《Fate/Prototype 蒼銀的碎片》由日本女性小說家、遊戲劇本家櫻井光執筆,以綾香的姐姐沙條愛歌為主角,講述了上一次的聖杯戰爭的故事,除此之外還有其外傳小說《Fate/Labyrinth》。

《Fate/Apocrypha》是由小說家東出佑一郎執筆的同人性質作品,講述了一場由14位御主組成的特殊的聖杯戰爭。

《Fate/strange fake》是由小說家成田良悟執筆,主要講述了一場關於偽造與真實的聖杯戰爭。

現實生活是混沌的,每個人都不得不謹小慎微地苟活。但至少我們還有Fate系列,它以宏大的世界觀向我們提供了一個成為英雄的舞台,讓我們可以試煉自己的騎士精神,再一次肯定我們內心的力量。

網易新聞首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凡叔侃歷史 的精彩文章:

姜維得到了諸葛亮真傳,為什麼還鬥不過鄧艾?

TAG:凡叔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