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旅遊 > 「一、二、三」,聯動起來——開慧鎮旅遊緣何火爆

「一、二、三」,聯動起來——開慧鎮旅遊緣何火爆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周雲武

開慧鎮近年來旅遊業越來越火爆,去年遊客突破200萬人次,全鎮旅遊收入過億元。大年初四,記者前往一探究竟。

開慧鎮鎮長高潔,「80後」美女,帶著記者一路採訪,一路介紹情況。

「你們這裡建設得真美,超出了我想像中的新農村形象!」望著美輪美奐的農村庭院、潔凈光鮮的鄉村道路、連綿起伏的茶壠青山,記者禁不住感嘆道。

「我們這裡有開慧故居,全國絕無僅有的紅色旅遊資源。還有配套的硬化、美化、亮化等基礎設施建設。硬環境搞好了,遊客才願意來。而且後來我們發現,光有優美的環境也不行。」高潔說這番話的時候,聽起來頗有感受,看起來也若有所思。

「那還需要什麼?」記者問。

高潔沒有直接回答提問,而是把記者帶到該鎮錫福村老支書王茂存的家裡,參觀擺設的各種花樣的農產品——有的是新鮮蔬菜,有的是農副產品,有的是加工產品。又帶到接待遊客的高檔民宿房間,針對現場介紹了一番情況後,說:「後來我們發現,只有讓一、二、三產業聯動起來,也就是三產融合,才能讓客人高興地來,安心地吃,養心地看,放心地住,舒心地玩,滿心地走。」

停了停,她又說:「這裡面的核心問題,是把農戶拉進來,讓農民成為主體。農民有利、有權、有責、有勁,才是根本之策。」

老支書王茂存搶過話頭說:「旅遊只是一個牽引,一個拉動。圍繞旅遊,政府做什麼,公司做什麼,農戶做什麼,各負其責,分工明確,這個很關鍵。」

「你們這裡怎麼做的?」記者問。

高潔介紹,政府負責基礎設施建設,並以獎勵的形式促進農村環境治理和農戶庭院建設,補貼民宿住房裝修改造,引進公司投資。公司負責旅遊景點開發、民宿規劃布局和改造、農民旅遊技術服務的培訓和管理,引導和投資特色農業產業化及農產品加工。農民提供住宅改民宿,投工投勞改造環境,為遊客提供「吃、住、行、導、說」等服務,參與種養特色產業生產和農產品加工。

記者了解到,開慧鎮已發展各類水果20多個品種,種植面積達8000多畝,建成12條特色農業產業帶、68個農民專業合作社。以湖南慧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為代表,架起了「旅遊+產業+農戶」的橋樑,開發加工「板倉人家」為品牌代表的旅遊產品30多個系列,開發改造並統一管理著120多間民宿客房。春節前到現在,民宿客房必須提前一個星期預訂。這些客房按公司統一要求,交農戶規範化管理,所產生的效益60%歸農戶,40%歸公司。農戶除了遊客用餐的收入,還可出售自己種植的瓜果蔬菜、彩色稻米、雞蛋鴨蛋及各種加工產品。

一名叫陳九如的農民,60多歲了,去年老兩口僅給遊客賣蔬菜就凈賺了2萬多元。

一個旅遊引領「民宿」式酒店服務,旅遊引領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旅遊引領農產品加工,農產品加工牽引特色農業產業化的全新系統,在開慧鎮已然成型。

下午3時多,記者離開錫福村時,休閑廣場鑼鼓喧天,那是村民們正在舞龍。「現在的節假日,村裡和民宿住地、各個景點文藝活動越來越多了。」說這話的時候,高潔一臉的笑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