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從曾國藩父親的兩副對聯,看封疆大吏怎樣煉成的

從曾國藩父親的兩副對聯,看封疆大吏怎樣煉成的

眾所周知,一代中興名臣曾國藩的學問詩文功夫十分了得,而且是個對聯狂魔。他能取得日後的成就,是與他小時候受到的教育分不開的。我們從他父親的兩副對聯也頗能發現他為人做官的行事準則。

曾國藩的父親曾麟書在科場屢戰屢敗,本身不大得意,是一位潦倒的老童生,倒是他的兩個兒子大跨步搶到了他的前頭,曾國藩中了進士,曾國荃也成了貢生(國子監的太學生)。咸豐四年(1854年)正月上旬,曾麟書見長江後浪推前浪,兒子都蓋過了老子,自撰一聯,讓曾國藩書寫,其詞為:

有子孫,有田園,家風半讀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澤;

無官守,無言責,世事不聞不問,且將艱巨付兒曹。

曾大帥這書法不能欣賞

曾國藩自28歲(虛歲)中進士以來,七年時間一路高升做到了侍郎級高官。至1854年時,洪楊起義已席捲天下,清廷危如累卵。丁母憂在家的曾國藩決定出山,起兵討粵(太平天國)。而其中,其父曾麟書的支持和鼓勵起了很大的作用。

曾麟書生活的年代,是清朝由盛轉衰的時期。他接受的雖然也是封建傳統教育,但又不同於嚴格的正統教育。這體現在他不拘一途,沒有條條框框,做什麼事都務求實用。他既掙扎於士與農之間,又對這雙重角色很認同,用二十多年時間改寫了曾家「世代業農」的歷史。他繼承父親曾玉屏的遺訓,「發奮督教諸子」,為他們創造讀書用功的條件,教導他們為人處世、治事做官的訣竅。他完成了他的使命,將「治國平天下」的更高境界留給子孫們。他雖「僻居窮鄉,而志存軍國」,令諸子墨絰從戎,就是這種思想的體現。

曾國藩書法

但仔細咂摸該聯,洒脫的表象下,老爺子何嘗沒有無奈。相比之下,林則徐的父親在同樣的情況下撰聯題於書齋,顯得更為爽氣,林父的聯語是:

粗衣淡飯好煙茶,這個福老子享了;

齊家治國平天下,此等事兒曹任之!

曾麟書對此也很欣賞,有一個流傳他的版本為證:

粗茶淡飯布衣裳,這點福老夫享了;

齊家治國平天下,那些事兒曹當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詞茶座 的精彩文章:

從入門到精通:一份靠譜的對聯書單
古典文學教授:古典詩詞鑒賞的步驟與方法

TAG:詩詞茶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