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曾國藩之家庭教育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曾國藩之家庭教育

曾國藩是晚清「中興名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踐行者。在長期的仕宦生涯中,他有關讀書、修身和治家的言論與實踐不僅在當時,而且對後世產過深遠影響。作為晚清一代成功的教育家,曾國藩打破了富貴之家五世而斬的傳統,培養出了「英才輩出」的荷葉曾氏家族。他的家教理念和實踐形成了特的曾氏家風,長期以來受到人們的追捧。

作為晚清儒家代表的典範,曾國藩的一生不僅在政治、軍事上取得赫赫功績,其思想道德修養境界也非同一般。自小便跟著父親進入私塾學習,熟讀中國傳統文化經典,不到十歲便能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詩》、《書》、《禮》、《易》、《春秋》等熟背於心,後又求學外地,先是前往湘鄉的漣濱書院,後又學習於中國四大書院之首的嶽麓書院,可謂自小炮讀詩書。

19世紀40年代末,農家子弟曾國藩晉陞翰林仕子,開始潛心研讀理學著作,拜師唐鑒、倭仁門下,在此期間,其研究的主攻方向指向理學。但他的治學並非獨崇朱嘉之學,而是以理學為本,以經世致用基本原則,由朱嘉上溯到周郭頤和張載。這一時期的治學對他後來的生活、治家、政治生涯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對於曾國藩這一時期的治學,其同門有著這樣的總結:「始公居京師,從太常寺卿唐公鑒講授義禮學,疾口戶家言,漢、宋不通曉,亦崇尚考據,治古文辭,與蒙古倭公仁、六安吳公廷棟,師宗何公桂珍,漢陽劉公傳堂、仁和紹公懿表數輩友善,務為通儒之學,由是精研百氏,體用贖備,名重於京師」。

晚清年間,地處湖南東南部的曾家,自曾祖父時世代相傳的優良家風一直被各種遠近鄉里鄉親們高度稱頌。曾國藩的曾祖父、曾祖母奉行勤勞節儉的治家理念,自曾國藩記事起便時常告誡他長大後不能忘記勤儉家風。曾國藩曾在其《諭紀瑞》中寫道:「我們曾家世代以來都講究勤儉孝梯的家風,輔臣公以上的祖輩們因為我還沒出生,所以沒見過,但自竟希公開始,都是天還沒亮就起床了,整日沒有片刻閑暇休息。」

曾國藩家庭倫理思想的主要內容集中體現在於上而言對父母的孝、於下而言對兄弟的梯、於內而言家庭內部成員的勤儉、於外而言鄰裡間的和睦共融;孝梯要父慈子孝,身體力行竭也盡孝,兄弟之間唯愛以德;勤儉講求勤儉持家,尚勤戒懶勿忘勤敬,學會散財濟人掌盈虛之道;睦鄰注重以誠相待,以和為貴不可傲世,親覺鄰里有難慷慨解囊;修身慎獨、主敬為之要,萬般人事以「恆」字為訣。

曾國藩的治家理念和這些具體的家規、家訓,讀起來句句「卑之而無甚高論」,早已融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倫理的一部分。而他的治家實踐及成效則是百餘年來無數家庭爭相仿效的楷模。古人講,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千百年來自古及今,在中國歷史上,家族鼎盛的局面能延續到五代以下者確是極其少見,而曾氏家族則至少五代之內代有英才,是海內外難得一見的長盛之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隱記天涯 的精彩文章:

淺談劉備是明君的幾點見解

TAG:隱記天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