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千年古鎮之石牌:「貨賄泉流」今又現

千年古鎮之石牌:「貨賄泉流」今又現

關注民生事傳遞正能量

商因市而促繁榮,

文因商而興昌盛。

歷經歲月的流轉與歷史的沉澱,

再提千年古鎮石牌,

其最為靚麗的「名片」至少有兩張:

一是皖西南重要的經濟貿易中心,

一是當下正在傾力打造的

戲曲文化特色小鎮。

關於第一張「名片」,

民國四年《懷寧縣誌》

就曾有這樣的記載:

石牌「粟布雲集,

貨賄泉流,

為懷寧諸鎮之首」。

明清以來,

潛山的竹木、岳西的柴薪、

太湖的茶葉、望江的棉花、

宿松的麻類等農副產品,

皆由此轉運外埠。

到清朝乾隆年間,

石牌地區共設有江西、福建等6處會館,

南來北往的船幫和

精打細算的商戶,

都風塵僕僕地趕往這裡,

如火如荼地進行商業貿易。

其時的石牌,

確實享有柳永筆下描繪的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

參差十萬人家」的勝景。

在縣城定治石牌的半個多世紀里,

古鎮依然是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

其商業之繁榮,

人氣之旺盛,

文化之昌明,

令周邊縣市的鄉鎮皆難望項背。

本世紀初,

儘管縣城遷址高河,

可是這方「魚米之鄉」

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至今始終「風采不減,神韻勃發」。

在狗年春節期間,抬頭試看:

拔地的層樓鱗次櫛比,

古樸的街道車水馬龍,

富裕的百姓氣定神閑;

側耳且聽:

高聲的吆喝此起彼伏,

見面的問候熱情親切,

黃梅的曲調婉轉悠揚……

真真好不熙來攘往,喧囂熱鬧!

尤其是那青翠欲滴的蔬菜,

活蹦亂跳的魚蝦,

紅光撲面的楹聯,

引領時尚的服裝,

高端耐用的電器,等等,

更是吸引了來自本縣及周邊望江、

太湖、潛山、皖河農場數以萬計的群眾,

前來進行繁忙的交易,

「貨賄(通『匯』)泉流」的勝景,

幾乎每天都在這裡精彩上演。

文化有傳承,

產業有支撐,

人居有環境,

建設有品位。

隨著戲曲文化特色小鎮建設的穩步實施,

這座享有「徽黃故里,戲曲聖地」

美譽的歷史古鎮,

正朝著戲曲、旅遊、產業

「三位一體」,

生產、生活、生態

「三生融合」的目標,

奮發有為,闊步前行!

文/錢續坤 圖/黃國華

來源:懷寧新聞網 獨秀懷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懷寧惠生活 的精彩文章:

懷寧記憶:石匠

TAG:懷寧惠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