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殲20「撒手鐧」專打隱身戰機,權威證實全系統完全國產!

殲20「撒手鐧」專打隱身戰機,權威證實全系統完全國產!

自世界上首款第四代隱身戰鬥機服役以來,大多數國家的空軍專家認為反隱身戰機的最佳利器,並不是另一款隱身戰機。他們認為隱身戰機與非隱身戰機一樣,都存在機載雷達和其他感測器探測功率不夠大、探測距離不夠遠、視場相對狹窄等比較難克服的問題。所以這些專家建議還是應該以空中預警機結合地面反隱身雷達,並在衛星預警等手段幫助下,進行反隱身戰機作戰。

不過,據「人民日報中央廚房」2月23日報道,中國空軍指揮學院教授王明志明確表示,殲-20隱身戰機研製時間相對晚一些,但起點高;在信息化程度上,具有針對隱身飛機特點的搜索、發現、跟蹤與攻擊的手段與方法,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而且,我國在全系統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為這一針對性能力的後續提升創造了有利條件。

殲-20最新原型機機頭部分特寫。圖片來自網路,感謝作者

在中國空軍權威專家證實殲-20隱身戰機這一信息化「特殊技能」之前,關於殲-20裝備了國產最先進有源相控陣雷達、EOSS-IRST光電紅外搜索與跟蹤系統,以及分散式機載感測器的分析已比較多。但是對於殲-20如何在遠距離上發現F-22、F-35這樣的典型四代隱身戰機,並以機載雷達等感測器穩定跟蹤目標,直至達成可發射導彈攻擊的條件,缺失爭議頗多。而且此前中國空軍官方介紹殲-20作戰性能時,也只是首先強調其隱身性,其次則籠統稱其「信息化程度高」。

那麼,空軍指揮學院的王明志教授所說的「搜索、發現、跟蹤與攻擊(隱身飛機)的手段與方法」,究竟指的是什麼呢?其實在中國空軍宣布殲-20戰機列裝作戰部隊以來的這兩周時間裡,已有不少關鍵信息由官媒透露出來了。比如在空軍去年年末組織的一場大型體系對抗實戰化演習中,殲-20戰機通過與殲-16「組隊」或是獨自出動等形式,一次次「碾碎」了對方以空中預警機、地面防空導彈部隊、三代戰機等組成的,具有世界「主流先進水平」的空防體系。

在這次體系對抗演習中,中國空軍戰機精銳盡處。

更值得關注的是,在演習中,殲-20戰機以有源相控陣雷達為核心的新一代航電系統,表現出了強大的探測能力,以及對強電子干擾的有效對抗能力。公開資料顯示,殲-20機載雷達對三代戰機目標的發現距離不小於200公里,對預警機目標則不小於400公里。殲-20主要攜帶的超視距空空導彈已亮相的有PL-15、PL-XX型號。其中PL-XX超遠程導彈主要用來攻擊敵預警機等高價值目標,殲-20戰機在超音速飛行時從高空發射該型導彈,被指射程超過400公里,因此能夠在預警機探測距離之外發起攻擊。

但是PL-XX導彈由於強調遠程、快速打擊,所採用的氣動外形可能會使機動性並不那麼誇張。這在對付預警機這樣本身機動性不強的大型軍機時,並不是什麼缺點。但顯然,PL-XX導彈並不是用來對付F-22、F-35這樣的隱身戰機對象目標的。與美軍AIM-120先進主動制導中距空空導彈類似的PL-15導彈,才是殲-20在於敵軍隱身戰機「對陣」時主要使用的武器。

殲-10C掛載PL-15中距彈和PL-10格鬥彈。圖片來源見水印,感謝作者

PL-15主動中距攔射空空導彈被指射程在150-200公里之間。由此反推,殲-20戰機的機載雷達等感測設備,能在不小於150公里的距離上為本機提供穩定的跟蹤數據,並引導PL-15等空空導彈攻擊對方隱身戰機。如果要從更遠距離攻擊敵隱身戰機,殲-20還可以通過機載數據鏈等手段獲取來自空中預警機、長航時無人偵察機等的目標數據,並在對機載空空導彈進行先期數據裝訂之後進行發射。

相對於以三代、三代半戰機對付四代隱身戰機的「勞師動眾」和「事倍功半」,殲-20顯然才是中國空軍有效應對我國所面臨隱身飛機威脅的「撒手鐧」。對三代半及以下級別戰機的壓倒性優勢,是殲-20「攻」這方面的威力;而對同屬四代機的敵隱身戰機能夠有效發現、及時打擊,殲-20這一「守」的技能意義同樣巨大。也許在當年殲-20立項之初,後者才是中國空軍最想獲得的技能。

殲-20戰機今年或許就會進行戰備值班。

而在幾天之前,美國空軍在宣布六代機可能服役時間的同時,啟動了對F-22戰機的重大改進項目。美國媒體援引空軍消息人的話報道稱,正是因為「後起之秀」F-35、殲-20等四代機的迅猛發展,已經開始讓F-22「不合時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戰刀 的精彩文章:

航母殺手東風21D亮相2年就過氣?最新改型導彈疑首次曝光
卡爾文森號到位補上「致命破綻」?美軍「熬過」航母空白期

TAG:百戰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