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是怎麼聽到並區別各種聲音的

人是怎麼聽到並區別各種聲音的

正常人的耳朵大約可分辯出四十萬種不同的聲音,有些聲音微弱得只能使耳膜移動氫分子直徑的十分之一。

當有聲音響起時,周圍的空氣分子就起了一連串的騷動。這些騷動也就是聲波,從聲源往外傳遞。聽覺器官接收到這些聲波後,將它們轉變成其他能量,然後傳到大腦,由大腦加以詮釋,由此完成了聽到及區別聲音的過程。

聲音到達大腦之前,要經過聽覺系統的三個部位:外耳、中耳、內耳。

外耳,包括耳廓與外耳道。耳膜是外耳與中耳之間的分界線,厚度和化妝紙一樣薄,但卻非常強韌。當聲波撞擊到耳膜時即引起耳膜的振動。

耳膜後面中耳腔內,緊接著三塊連鎖著的聽小骨。聽小骨是人體內最小的骨頭,在出生時,它們已經完全長成了。每一塊聽小骨都比一粒米還小。它們的名字,由其形狀而來,緊接著耳膜的是槌骨(像鐵槌),其後是砧骨(像鐵砧),最後是鐙骨(像馬鐙)。當聲波振動耳膜時,聽小骨也跟著振動起來。三塊聽小骨,形成了一個槓桿系統,把聲波里的能量,從外耳經中耳傳送到內耳。

中耳里的另一個構造,是連接中耳腔與咽喉部的歐式管,歐式管的上端由骨持形成,在正常狀況下是開著的;其下端則由柔軟組織所形成,一般情形下是關閉的。歐氏管的作用是維持耳膜兩邊氣壓的平衡。當我們吞咽或打哈欠時,大約每三次中會有一次使這管子打開,而使中耳腔內的壓力與外界的大氣壓力平衡。

三塊聽小骨中最後的鐙骨,連接在一個極小的薄膜上,這層膜稱做橢圓窗。橢圓窗是內耳的門戶,而內耳中有專司聽覺的器官――耳蝸。當鐙骨振動時,橢圓窗也跟著振動起來。橢圓窗的另一邊,是充滿了液體的耳蝸管道。當橢圓窗受到振動時,液體也開始流動。

耳蝸里長有數以千計的纖毛細胞,在液體流動時,這些細胞也跟著運動起來。纖毛受到刺激所產生的聲信息電流經由聽神經送到大腦。這些聲信息電流代表了聲音能量傳遞過程中的第四個階段:最初是聲能進入耳內,在聽小骨上轉變成機械能,再在耳蝸內轉變成液態能,最後是電能由神經傳至大腦。

聽覺是人類知識交流時必要的管道。聽覺使我們感知環境,產生安全感與參與感。聽覺對您的健康而言是很重要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和堂惠耳助聽器 的精彩文章:

TAG:平和堂惠耳助聽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