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劉放:春申君的故事

劉放:春申君的故事

春申君與吳地的故事很多,雖說《史記》記載少,少到幾乎沒有提及,但他留給後人真正的福祉,正是歷史的這段空白期創造的。

春申君是戰國時代的風雲人物。他也是楚國人,與前面說的伍子胥,還有皮日休,都是楚國人。至於是楚國現在的什麼地方人,一般認為是現在河南省潢川縣人,但生於江夏。這江夏在江漢平原上,現隸屬於湖北武漢市,東與鄂州、大冶毗鄰,南與咸寧交界,西與武漢經濟開發區隔江相望,北與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接壤。江夏區原屬武昌縣,是武漢市的南大門,素有「楚天首縣」之美譽。1995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區,現為武漢市新型城區。江夏區2008年—2011年連續三年位居全省縣域經濟第一名,綜合經濟指標進入全國百強縣市行列。 2017年月,當選中國工業百強縣區。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一書,記載有江夏赤磯山附近江段,書中註明:「江水左經百人山南,右經赤壁山北,昔周瑜與黃蓋詐魏武大軍所起也。江水東經大軍山南。」從這段文字可以斷定,詐魏武火燒赤壁的地理位置就在這裡。這就又將春申君與我們吳地拉近了一層關係。雖然春申君離三國時期很遙遠了,但客觀上,於他的誕生地又擂起了咚咚戰鼓,戰雲密布,槍戟如林,百萬將士血染長江,「檣櫓灰飛煙滅」。而且這次大規模的戰事以東吳大勝而告終。

上面強調了「一般認為」。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現在很多地方的文人們,都在說春申君是他們那裡的人,並且一一考證出證據來。我如果不加「一般認為」,我還真怕人家找上門來扯皮打官司。

這也的確稱得上是一種文化現象了。這種考據名人出身熱的風氣,一律為「黃婆賣瓜」式,自賣自誇,翻出名人與本地的關係,那麼本地也跟著沾點名人的光而一同名氣響起來。這其實也是人之常情,只要不是刻意地子虛烏有做文章,「硬裝斧頭把」,那無可非議。說到底,也是尊重人才尊重知識,尊重過去的名人,能從平靜的湖面上濺起不平凡的耀眼波瀾來。

春申君可不僅是在楚地濺起波瀾,他甚至可以說是在九州大地上濺起了讓人炫目的波瀾。

春申君本名黃歇,在楚考烈王時期,位至楚國令尹,就是相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像總理,但還掌管軍權。令尹是楚國在春秋戰國時代除了國王的最高官銜,執掌一國之權柄, 對內主持國事,對外主持戰爭,也就是總攬軍政大權於一身。他的封號為春申君,賜地淮北十二縣,後改賜江東,就是現在的太湖流域,包括江浙和上海一帶的長三角,多有建樹,後人緬懷兩千多年。

:

春申君黃歇絕對是大才,他為人博學廣聞,尤其能言善辯。我總覺得後人羅貫中筆下塑造的諸葛亮在「隆中對」和「舌戰群儒」等場合,有黃歇才情勃發、巧舌如簧的影子。或者說是諸葛亮本人在青年時代求學時,就曾以黃為楷模,學他的眼觀八方,胸裝天下,臨危不亂,所向披靡。黃為楚相期間施仁政、重農商、強兵革,功績卓著,與齊孟嘗君、趙平原君、魏信陵君並稱戰國「四君子」。這「四君子」中建樹最大的,就是黃歇。可惜的是,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去世後,黃歇過於仁厚不防門客,被自己曾經豢養的門客李園謀害,一同被殺的還有他龐大的家族。黃死後葬於安徽淮南市謝家集區李郢孜鎮境內。

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中專為黃歇寫有列傳,給予的地位規格不可謂不高。而且,寫了他輝煌的縱橫天下傳奇和令人嘆息的屈辱慘死後,司馬遷還忍不住自己站出來大發感慨。太史公曰:吾適楚,觀春申君故城,宮室盛矣哉!初,春申君之說秦昭王,及出身遣楚太子歸,何其智之明也!後制於李園,旄矣。語曰:「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春申君失朱英之謂邪?

近年來,黃歇似乎大走其運,一不留神成了影視的新寵,尤其是說他與和秦國宣太后羋月有一段情,且纏綿悱惻,造成觀者潮湧的轟動效應,這一定是亂點鴛鴦譜,戲說出來的戲,滿嘴跑火車,節外生枝,當不得真的。

其實他在秦國這段時間,是他人生最艱難屈辱、最危機四伏的時期,哪有心思整這類狗血劇情。想想看,當時秦國的大將白起打得楚國是望風而逃,祖陵被焚燒一光,都城匆忙間遷往陳,但還是朝不保夕,整個楚國自上至下都是惶惶不可終日。黃歇這時出山了。他受楚頃襄王委派到秦國去做說客,企圖讓秦國停止攻擊,讓楚國喘喘氣兒。那秦昭王是這麼好矇騙的嗎?會聽黃歇的?這得要看黃歇的本事。《戰國策》和《史記》都記載了其中經過。黃歇當面陳述,秦攻楚,未加深思熟慮。為什麼?這是兩虎相爭啊,一旁的小國如趙、魏、韓等正坐山觀虎鬥呢,他們鬣狗一樣正等著你們兩敗俱傷了他們好從中漁利呢,即便打贏了,自身也是疲憊不堪,弄不好會被鬣狗一樣的小國所滅也未可知,你忘了曾經欠下人家的血海深仇嗎?可見,勞師遠征追窮寇,絕非上策。隨後,黃歇列舉實例,其中就有吳國最強大之時夫差不聽忠臣伍子胥勸阻,執意要攻打齊國,結果被卧薪嘗膽的勾踐趁機給滅了的前車之鑒,等等,說得有鼻子有眼,秦昭王聽了一愣一愣的,真的聽信了——的確是這麼個理兒啊,快快讓白起別攻了,收兵回秦,秦楚結盟,並送去綢緞布匹,化干戈為玉帛。

:

至此,黃歇一條三寸不爛之舌,擋住了百萬秦國虎狼之師。楚國長長地鬆一口氣。

:

但秦國也是狡猾狡猾的,不攻楚可以,結盟也行,你得拿出誠意來,將你的太子羈押在我秦國,才顯得出你楚國的誠意。那楚國已是別無選擇,忙表態,成成成,於是送去了太子。太子當時還是個孩子,叫熊完,有點對應眼下人稱孩子為「熊孩子」。陪同的人,也是黃歇。他們一共在秦國被扣了9年,百分之百的喪家之犬,當然得處處謹慎,低眉順眼,所以說黃歇與秦國宣太后羋月有一腿子情,純屬瞎編。

漫漫9年熬過去了,接下來,在黃歇的壯舉幾乎被人們淡忘的時候,風雲再起,時勢再造一個有謀有勇的大英雄,還是黃歇當主角。

「熊孩子」的爹楚頃襄王病重,是那種很重的病,想要為國而寄人籬下已達9年的太子回家見一面,這種見面,也許就是一輩子的最後一面,等不起的。不料楚國的馬車來了,秦國不放人,秦王說,要回楚國讓黃歇回去好了,太子放回去那不是放虎歸山?我還怎麼「挾太子以令楚侯」?想都不要想。這黃歇急了,太子不回去,楚王一翹辮子王座豈不旁落了?這種時候王室生變的可能性太大,他在各種方法都想盡後,果斷鋌而走險,讓太子與楚國來接人的馬車夫互換衣服,讓太子假冒馬車夫從虎視眈眈的虎狼窩走人,一刻不能停留。自己呢,留下打馬虎眼,說自己病了,在屋裡養病,任何人不見。掐指算算太子已經走遠,都差不多進了楚國境內,無論如果也追不上了,他才大搖大擺去見秦王,說太子走了,到楚國了,是我黃某人乾的,要殺要剮隨你便。

秦王大怒,在他的眼皮底下煮熟的鴨子插翅飛了,這還了得!當然立即要幹掉黃歇。但秦相等一干人立馬勸阻,說殺一個黃歇自然如同捏死一隻螞蟻般容易,但楚太子已經跑了,捏死螞蟻也是白捏死,不如放他也走人拉倒,太子能接他老爹的權杖,必定重要此人,不如做個順水人情,日後他也會報答不殺之恩。於是,黃歇毫髮未損地回到了楚國。

接著是順著劇情發展,黃某人做了25年的楚國令伊,並使得楚國一度中興,繼吳兵滅楚、越又滅吳、楚再滅越,形成南面的最大諸侯國。黃歇的春申君也是這個時候得到的番號,養了不少的門客。門客是幹什麼的?說穿了,就是一幫自稱有才的吃閑飯人,多時達3000人,近乎一個沒什麼產出的大型企業。而且,這些人還要互相比富。那時沒有手機微信曬出名包現金,財富往往都在自身的行頭上。當時的「四君子」,在此時各諸侯國中競相禮賢下士,招徠賓客,互相爭奪人才資源,以圖發現賢良組成智囊圖,輔助君王掌握國政。春申君黃歇是這「四公子」中最有作為、實力也最強大的一位。一次,趙國的平原君派門客拜訪春申君,春申君把他們安排在上等的客館住下。平原君的門客想向楚國誇耀趙國的富有,他們特意在頭上插上玳瑁簪子,亮出裝飾著珍珠寶玉的劍鞘,前去拜見春申君,卻發現春申君的上等門客連鞋子上都裝飾著珠寶,讓平原君的門客立刻「out」。

楚王先封地12縣給春申君黃歇,後來他要求換地為江東的太湖流域,楚王也答應了他。黃至今在江東留下諸多痕迹。蘇州城裡也有供奉他的城隍廟,而且香火很盛。

那麼,司馬遷為何感嘆黃「旄矣」呢?就是這位仁兄老糊塗了,老了結局非常悲慘。原因是從秦國歸來的「熊孩子」做了楚國國君,就是楚考烈王,在他的眼裡,黃歇當然是恩重如山,不但是他的「帝師」,更是他的9年難友,一上位當然就立馬面黃拜相。黃的地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據一些歷史學家研究,這25年間,楚國的許多事情都是黃決定的,考烈王完全聽從。但有個難以啟齒的問題是,考烈王真的是夠「熊」,一把歲數了,嬪妃一大群,偏偏個個肚皮毫無動靜。黃也急啊,外選土地,內補種子,就是不見苗兒出土。在黃歇的故事趨向尾聲的時候,一個趙國名叫李園的,領著自己的妹妹李嫣做了黃府的門客,並將妹妹李嫣獻給了黃。黃也是寶刀未老,很快讓其有了身孕。李園向妹妹授計,讓黃歇摸著她的肚皮勸他,賤妾若能神不知鬼不覺地走進考烈王的嬪妃群,那他黃歇的種可是能成為未來王座的主噢。黃糊裡糊塗就答應了,一番動作,這女子真的做了王后,肚皮中的孩子還真的成了楚王,就是楚幽王。

但這與黃歇已經毫無關係。因為他早已歇菜了。

李嫣懷了將做國王的胎,始作甬者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大家大可相安無事。其實,世上哪有不透風的牆?至少,李園清楚吧?尤其是他做了國舅後,考烈王將許多的重要的事兒都交給他,權力在向著轉移,他不能不防著黃歇吧?夢中都幾回回驚醒啊。最好的辦法是滅口,做掉老黃,可別讓日後外甥做了國王再去認了親爹,那就麻煩大了。於是,李園沒法硬來,就處心積慮地豢養了殺手,瞅准機會做掉老黃。這老兒一死,一天雲就散了,那才是真的天知地知,再加上他兄妹倆知,連「熊孩子」國王都不知,日後的外甥國王當然也不知,不知他血管中流的是「黃血」,還以為是「熊血」。

但是,門客中有一雙雪亮的眼睛,這個人叫朱英。他旁觀者清,受恩於黃門,他想拚死一報。他告訴了黃歇,李園在磨刀霍霍呢。怎麼辦?唯一有效的辦法是,他找機會接近李園,先下手為強,做掉李園,那麼,勝利的天平還會倒向黃門一邊。

:

偏偏年過古稀的黃歇真老糊塗了,居然在他的眼裡李園是文弱書生,是他黃門的門客出身,他阻止了朱英的拚死報效,表示不急不急,再看看再觀望一番。朱英仰天長嘆一聲,離開了黃門。

不久,考烈王駕崩,黃歇去弔喪,剛進棘門就被李園埋伏下的殺手砍下頭來。接著,龐大的家族被斬草除根殉葬。所以,司馬遷感慨「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如果壯年有勇有謀的黃歇,到暮年能聽進門客朱英的話,當機立斷,就不會反受其亂了。

杜牧曾寫有《春申君》一詩,詩云:「烈士思酬國士恩,春申誰與快冤魂。三千賓客總珠履,欲使何人殺李園。」春申君黃歇為我們留下了傳奇,也留下了惋惜!

另外,據《越絕書》記載,春申君黃歇其實是在楚幽王之時為幽王所殺,那就是兒子殺親爹,這個太殘忍了,難以讓人接受。信與不信,只能是讀者各自選擇了。

作者簡介:劉放,1962年生人,祖籍湖北大冶,八十年代曾執教前進高中。出版有小說集《遠方的誘惑》、散文集《智慧鑰匙》《有一個少年》紀實文學《精彩與無奈》旅遊文化讀物《虎丘》《周庄》文化訪談錄《你對劉放說》(三卷)《另類補白》等十二種,江蘇省作協會員。獲國家級、省級文學和新聞獎若干。現為《蘇州日報》評論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旅美日記·尊重樹木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