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落後的德國「引發的思考

落後的德國「引發的思考

過了個不清不明的年,晚上刷朋友圈,才發現今天是節後開工第一天。那麼,跟大家分享一下最近在思考的一點東西吧。

大年29從機場接了父母,這也是老頭子第一次出國,來過春節。機場接回家裡還沒吃上中飯,老頭子就開始發飆:

我來之前知道德國很差,但沒想到這麼差!怎麼可以跟現在的中國比?!在這裡吃得都沒有,營養不良,你們趕緊辦個手續回國吧!

我倆面面相覷。

國外年的味道本來就不濃,老頭子這麼一搞,本來滿心歡喜的一家子一起歡樂年,也搞得多了一種異味!

1.

身為留德華,我想我們比國內的任何一個人都清楚,德國/歐洲和大中華之間的差距,從父母老拿來說事的初中到大學同學身上,從馬爸爸的XY寶里,從馬叔叔的微信群裡面。

可能很多人心裡也總掛著一個解答不了也繞不過去的疑問:是否當初自己的選擇,是個錯誤?

然後就在這個時候,我讀到了下面的文字:

還記得94年,第一次跟隨父母出國,在英國住了一年。那時候出國的中國人,看什麼都還是眼花繚亂,從來沒見過雙層巴士,從來沒見過超市,從來沒開過自己的車。發達國家真是哪裡都好,出門就是免費公園,公園裡都是大片綠地和免費的兒童遊樂設施。租的公寓是幾個中國人合租,房間實際挺小,也擠得亂糟糟,但因為是獨棟小樓,有凸出的大窗子,還是令人感嘆。那個時候的中國人,都還是抱著過苦日子的心態,一分錢掰開了花,積攢著周末特定時間去買一次排骨的邊角料。知識分子去餐館刷盤子,放下一切身價,只想留在那花花世界,再不回國。

後來,20年過去,中國人再出國,看到的聽到的好像變成了另外的國家:這就是英國/美國/法國/義大利?這還算髮達國家?怎麼這麼破?瞧瞧這地鐵,可沒我們城市新修的地鐵好。樓都這麼舊了!這天橋也太髒了吧?這小機場真寒酸。走哪兒都不能手機支付,真土!這兒的房價也太便宜了吧?!

這翻天覆地的變化,就在一代人之間。當初發出讚歎的,就是如今發出不屑的一代人。眼中的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也不再是羨慕的對象,反而充滿同情地說著西方的衰落。

。。。

送母親離開的路上,母親說,這幾天一直在想傳統和現代問題:現在看上去,中國哪裡都是現代的,新樓新路新機場,看著全都特別現代,到了美國反而看哪兒哪兒都是歷史建築,這個是什麼獨立戰爭時候的市場、那個是什麼南北戰爭時候的醫院,其實,美國才兩百多年歷史,中國五千年歷史呢啊。

母親又說:現在想想,中國這五千年歷史,好像跟現在咱們的生活一點兒關係都沒有,你看人家這邊,歷史一直連續下來的,但是咱們全是從零開始,完全新的。

我們生活在沒有歷史、只有古董的時代里。歷史是某種一直延續而始終在起作用的東西,古董是屬於過去而現在只被陳列的東西。

我不是想說這裡歷史多悠久,文化多悠遠,所有這些,都不能跟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歷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相提並論。只是那個片刻,讀到了這幾段話,就像是滂沱大雨中的一縷青煙,愣愣地升起,將大雨隔開,天空忽然間開了一個臉,帶你重新開始思考審視一些東西。

這一年多我不止公眾號更新地不勤,其實刷朋友圈讀文章也不怎麼勤勉,這些都是自己有意識的行為。但總會有這麼幾個人,我是非常愛讀並推崇的。這其一便有赫景芳(公眾號「晴媽說」)。

百度百科會這樣告訴你赫景芳:清華物理高材生、國家宏觀經濟研究者、科幻作家,80後,雨果獎獲得者,等等。

但在我眼裡,她是個實實在在的行動者,她在業餘發起的教育公益事業「童行」開展得如火如荼,她寫的每一篇文章,都令人深思,而且文章的長度和更新頻率都相當令我汗顏(特別是在我屢次嘗試早起寫文章而失敗之後)。更讓我欣賞和尊敬她的,是在所有這些光鮮的事情背後,她也願意公開自己身上曾有過的不為所齒的的事情,面對和幫助公眾。

她說:

在美國能夠感受到的歷史,只有兩百年,但是這是連續的兩百年,有始終傳承的思維。有時候會奇怪美國學者對於一些經濟問題的執拗,他們好像「腦筋不靈活」,例如對市場和產權理論的原則性堅持,例如特別看重共產主義和市場經濟之間原則性的矛盾。這些似乎是他們不開竅的表現,現實中中國很多經濟發展根本是糊裡糊塗的實用主義,辨不清的原則就先扔一邊,怎樣能賺錢就怎樣來。然而如果理解美國歷史就會知道,如果沒有這種清晰一致的對市場的原則性信念,就不可能有過去兩百年快速的美國發展。他們是帶著歷史在生活,頭腦中隨時有亞當.斯密的判斷、熊彼特的創新理論、華盛頓對分權制度的信念。

這種延續性和斷裂性,讓美國和歐洲現在顯得如此「古老」,而中國顯得如此「現代」。我們從前羞愧自己沒有高級的鐵路和機場,現在驕傲於自己有高級的鐵路和機場。然而我們從哪裡獲得賴以生存的信念,是一個始終懸而未決,卻又不去討論的問題。

我們先用三十年打碎、拋棄了過去五千年的信念,又用四十年打碎、拋棄了過去三十年的信念,然後生活在欣欣向榮的真空里,保持志得意滿。

關於中國的發展,我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言論,並立馬被之俘虜:

中國只是回到常態而已。並沒有什麼奇蹟,而是理所應當的。這是過去三千年前的常態回歸而已。這是萬千吃苦、勤勉的中國人自我創造的正常生活。中國社會應當享有和平和繁榮。

最終,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夠非常清晰地認識中國,理解自己是中國人。在世界中能夠和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民族交流,理解他們的民族,從而更清楚地反觀自我。過去兩百年,中國人對愛國主義常常在癲狂的兩極間搖擺,要麼認為自己超過一切人,因為唯我獨尊而愛國,要麼認為自己不如任何人,因為自卑而嘲笑摒棄愛國主義。

我心中的愛國和「我國第一」的自傲沒有關係,而是一種親情,一種對自我的承認。就像我們對自己的家人,是的,我的爸爸媽媽不是最英俊美麗的,不是最有錢的,但是他們是我的爸爸媽媽啊,這是不可改變的自然事實。而我接納我的家,我的自我存在,我的國家,不管她是不是世界第一都無所謂。深情源於接納。這就是我的愛國主義。

2.

上上篇文章裡面,我在公眾號裡面第一次轉了別人的文章,也即在朋友圈刷屏的。

之後也是讀了一些關於對此文此事的一些評論,無外乎就是搞熱了老年保險市場,和看病就醫首選要大醫院諸如等等。唯獨昨天讀到的這篇,給了我又一語中的,在游泳池還要拍水叫絕的感覺。而這個作者,毫不意外,也是我一直跟蹤的一個之一。

以下來自,公眾號「盧泓言」:

「法院辦不到的事,醫院來辦。監獄辦不到的事,icu來辦。」這不是僅僅就事論事、就病說病,而是居高臨下。因為居高臨下,有足夠強的穿透力,卻也殘酷得血淋淋。

對於那些不相信前生後世和天堂地獄的人,他們要完全的接受因果報應是有困難的。總會看到有壞事做盡的人活生生的逍遙法外。但萬幸,除了法院和監獄,還有醫院和icu。

法律是人類定下的規則,人類自己有方法逃脫,而且越發常見。生老病死則是宇宙法則,人類從來無法逃脫。再有權勢財富,也保不住自己不得病。就算時常體檢防重病大病,也保不住自己不得感冒。100年前的西班牙流感,國王也中招了。這100年來科技突飛猛進,人工智慧打敗柯潔,火箭回收,能換腎換肝換肺換心,卻還是搞不定流感。

流感的使命,讓人類不敢徹底肆無忌憚。

當在京城三甲醫院的icu里全身掛滿管子,把全身的血抽出來再灌進去,每隔半小時來一針。相比起來監獄裡的恐懼和痛苦就是小菜一碟了。在某些人身上,icu里的各種管子起到的作用無外乎是:讓你想死死不掉,也活不過來,生不如死。直到把錢耗光,把家人耗到絕望。小時候在老家聽人罵街,有句話叫「不得好死」。現在才知道,這句話真毒。

多年前京城開始霧霾時,馬雲面帶詭異的笑容,說這個是好事。你可以有特供食物和特供水,可你不能有特供的空氣,大家最終還是有公平的待遇,這可以刺激精英階層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

可是2017年京城的空氣真的好起來了,有個別日子甚至跟雲南不相上下。在社會整體的發展模式不變的前提下,精英們依然我行我素的現實下,京城空氣變好的背後無非是有的人挨凍了,有的廠子轉移了,有的污染換地方了。我不知道馬雲現在會是什麼反應。你看,連空氣也可以特供了,還能指望什麼。想必,有些人會覺得什麼都可以操縱,可以全無敬畏,肆無忌憚了,下一步就要偷天換日了。

不過還是有好消息。宇宙法則也許遲到,但從不缺席。京城沒有霧霾的這一年,整個冬天無雪。周邊都下雪了,南方都下雪了,就是京城不下雪。雪下不來,天地之氣肯定是沒有調和好,流感更兇猛。然後一個受涼的60歲老人耗盡最後一點生命之力,全副武裝的倒在京城三甲醫院的icu里。留下一個人財兩空的中產家庭,一個疲憊卻亢奮的女婿寫下了兩萬多字的記敘文引爆網路。

一個沒有雪的京城的冬天,是偶然嗎?一篇病亡日記成為全年度最爆款網文,是偶然嗎?

有人不信因果,可因果又曾饒過誰。就算有清新的空氣,限量供應的達非,全國最好的醫院,最高科技的人工肺,可又能如何。反過來,正因為有了這些自以為是的東西,卻最終連一個「好死」都得不到。咽氣之前先受地獄之苦,讓活著的人好好看看。

何其諷刺。

3.

我信因果報應。這些年,我總會有意無意地做一些好事和禱告,祈禱身邊的人安康,事安寧。而我,也總是相信我現在所有的,跟我的過去有關,也和我的將來關聯。但過去的我做得不夠好。

除夕那天,我照例晨泳完畢,只是出來後臨時改變行程要去市中心辦事。但我游泳背包里的家當沒變:沒錢包!

於是我隨機應變去跟游泳館賣票的大媽商量,可不可以從我的游泳卡裡面換點錢出來給我坐車。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機器系統不允許。只是在那會,大媽拿過她自己的錢袋子,問我五歐夠不夠?

可能還有朋友記得我11月30日的那篇更新,在第4段落裡面我記下了那天餐館老闆對我的厚恩。而年三十那天游泳館的大媽,又是再一次給了我這樣的溫情鼓動。

很多時候,我都想說,這就是我留在這個你們眼中落後的國家的原因,因為我老能赤果果地體會到人與人之間最簡單直接的溫情,最最原始的,慢慢在我們國家因為科技信息的發達而逐漸消亡的東西。

可是我知道不是的,這不是我逗留的原因。但這是十分感動和鼓勵我的東西。只是這些讓我感動的東西背後,我知道也是有我自己的原因在裡面的,我不止一次在街上(包括游泳館)被人攔住,人家就只為了問我一個很簡單的問題:請問為什麼你的臉上總帶著笑容?

是嗎?謝謝,其實我也沒留意呢。

4.

回到文章開頭的那個問題,我還是沒有明了的答案。但是我想,這個問題本身,或許就該是以另一種方式打開的。就好像我們家老頭子提出的,或許就是偽命題一樣。他只是為了讓我這個春節過得更富思考的意義而已。

但終究,偽或不偽,都不是我可以評判的東西。每個人眼中都有他自己的世界,你是,我是,他也是。所以當我以我的角度出發去評判他的世界的時候,我本身站立的點,就是不對的。

想起幾年前聽過的一句話:世界上最難的,莫過於改變別人的想法!

可是,我們為什麼要去改變別人的想法呢?

5.

拜一個晚到的年:

謝謝閱讀我文字的你,祝大家狗年幸福安康,身體和心靈共進!

狗年第一天開工,我的目標是今年可以多多碼字,歡迎大家監督!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關注是最亢奮的鼓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ES生活在別處 的精彩文章:

TAG:MES生活在別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