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二戰中的這場戰役 蘇聯雖然戰勝了德國卻也飽受爭議

二戰中的這場戰役 蘇聯雖然戰勝了德國卻也飽受爭議

庫爾斯克戰役,戰後被蘇聯官方批為」拿破崙主義「(即主張軍隊自把自為,不受政治人員干預)的朱可夫給部隊下的口號是」不許後退一步「(也是自從列寧格勒、莫斯科之戰以來他經常說的話),而純正的政委赫魯曉夫反而提出了」準備歡迎法西斯進攻「這樣文縐縐的口號。

朱可夫

嚴禁部下擅自撤退一直以來就是朱可夫慣用的指揮風格,在莫斯科防禦戰最艱難的階段,羅科索夫斯基的集團軍在德軍猛烈進攻下,防線岌岌可危,向最高統帥部申請撤退已獲得批准。這個時候朱可夫卻馬上拍電報給前線,以不容置辯的口氣寫道:」我才是西方面軍的司令員,我撤消關於把部隊調到伊斯特拉水庫那邊去的命令。我命令在原地據守,一步也不許後退。朱可夫大將。「(《羅科索夫斯基回憶錄》)

羅斯基到底也是名將,還是執行了命令。不許主動撤退的深意在於,蘇聯步兵在敵軍裝甲師的攻擊下放棄防線,就等於把自己趕到了一大片開闊的雪地或草地里,這個時候你是兩條腿,德軍是坦克和裝甲車在身後追,稍微組織不好,反而導致全軍被擊潰的可能性很大。更何況蘇軍防線是一條整體,只要一點鬆動,被德軍抓住了其中的縫隙穿插(以前期德軍的機動戰水平,以及前期德軍裝甲集中度較強的事實,這是很有可能的),就有可能全線崩潰,甚至導致蘇軍大部隊被合圍。

集中大量步兵,於一個地域蜂擁而上,這種戰術風格不能不說也受朱可夫影響較大。斯大林的思路反而與之相反,實際上,蘇聯在蘇芬戰爭之後,即大量新建紙面坦克數量超過1000的超級機械化軍。然而這個計劃太天馬行空,以蘇聯的國力無線電和補給維修尚且搞不定,就想將機械化大兵團一步到位?在巴巴羅薩爆發前,蘇軍的坦克師和機械化師比例甚至超過德國,步兵師還少於德國。一開打才發現,這些建制過大的坦克師和機械化師根本就沒法用,還不如步兵師。

這時候開始擔任預備隊方面軍司令的朱可夫卻在葉利尼亞提供了解決方案:集中大量步兵師和炮火,在一定坦克支援下,從多個方向同時強力反擊德軍較為薄弱的環節。也正是憑著這樣的戰法,蘇軍在戰爭開始之後第一次真正擊退了德軍。因為只有這樣打才有效,之後被蘇軍將領紛紛效仿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到了後期,德軍在反坦克方面下的功夫越來越大,用坦克軍和機械化軍直接衝擊對方陣地仍然不明智,也進一步為這種打法提供了合理性。

」如果前方有雷區,我們的步兵會毫不猶豫的直接通過,就當是不存在「,這句話也不是謠言,是朱可夫對艾森豪威爾親口說的,在《遠征歐陸》里就有。這種做法的實用性也不難理解,蘇軍每次大規模進攻,德軍預設防線前必然有大片雷區。使用工兵排雷太慢,將大大影響蘇軍的突擊速度和突然性。

如果蘇聯不採取這些模式,會對歷史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就很難說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戰 的精彩文章:

二戰時期最失敗的武器,日本這一個位列其中,戰場上僅殺了6人
英國明明是戰勝國,為何在二戰後反而走向衰落

TAG: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