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慈禧對義和團先恨後愛,讓他們滅洋,結果為何葬送了滿清?

慈禧對義和團先恨後愛,讓他們滅洋,結果為何葬送了滿清?

滿清末世國家出現了很多奇怪的現象,面對西方列強的欺凌,有時非常軟弱有時又非常強橫,特別是戊戌變法失敗後,清廷中央政權完全被頑固派掌控,軍機處成了「載漪、啟秀、剛毅、榮祿、王文韶」等頑固保守派的天下。當時老邁的慈禧在重大問題的決策上深受這些人影響。關於利用義和團對付洋人的決策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做出的,這也是導致慈禧灰頭土臉出逃西安的根本原因。

義和團又稱義和拳,是19世紀末中國發生的一場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的農民運動。義和團本來是長期流行在山東、直隸(今河北)一帶的民間秘密會社,有人認為其與白蓮教等傳統民間秘密團體有關,也有人認為義和團是源於勤王的一種民團組織。他們利用設立神壇、畫符請神等方法秘密聚眾,稱為義和拳,其中摻雜有大量教授信眾「刀槍不入」的愚昧成分。起初,這個組織以「反清復明」為口號,遭清廷鎮壓,後來隨著西方勢力在中華大地上不斷發展,使華夷之爭逐漸取代滿漢之爭,因此義和團開始轉變策略,在1898年由趙三多首次提出「扶清滅洋」的口號,並開始將矛頭指向了外國傳教士和教堂等。

恨透了洋人的慈禧在和她身邊的頑固派,商量如何應對民眾衝擊洋人和洋教堂事件時,這些無能的頑固派通過揣摩慈禧痛恨洋人的心理,積極慫恿慈禧對外強硬,這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慈禧對外宣戰的決心。歷史學者蕭功秦就說:「戊戌變法失敗後,深受刺激並對變法產生強烈逆反心理的慈禧太后,在第三次垂簾聽政後,重新把冥頑不化的權貴保守派推上了歷史的前台。不久之後,這一逆歷史潮流而動的保守政治勢力進一步走向極端,他們所堅持的非理性的排外主義與北方民眾中樸素的民族主義相結合,導致了庚子事變,此後便是八國聯軍對中國的一場歷史浩劫。」

對這場歷史浩劫,雖然慈禧在後來的詔書中,極力掩飾自己在庚子事變中的主觀性縱容,慈禧說:「追思肇禍之始,實由諸王大臣混謬誤無知,囂張跋扈,深信邪術,挾制朝廷,於剿辦團匪之諭,抗不遵行,反縱信拳匪,妄行攻戰,以致邪焰大張。聚數萬匪徒於肘腋之下,勢不可遏,復主令鹵莽將卒,圍攻使館,竟至數月之間。釀成奇禍」。其實,載漪等中樞之臣對釀成庚子之禍確實難逃罪責,他們極端排外又愚昧守舊,且所以慫恿慈禧對外宣戰,基本都是為了一己之利。不過這些可惡的頑固派,在其意志被貫徹一時之後,很快就落得於國於己皆不得善果的結局,在後來慈禧懲辦大臣罪責時,載漪、啟秀、剛毅、趙舒翹皆被嚴懲,七位軍機大臣四個被懲處,真是禍國禍己,現世報!

庚子之禍的爆發,使清廷的統治威信嚴重下降,這也是後來爆發革命運動的原因之一。這件事還使俄國乘機佔據了大量中國東北(或稱滿洲)的領土,並使列強對華政策發生了改變,減緩了列強殖民化中國的步伐,正如當時諺語所講:「老百姓怕官,官怕洋鬼子,洋鬼子怕老百姓」。列強意識到利用虛弱不堪的清政府統治中國百姓,顯然要比他們直接派總督統治百姓更有利。總體來說,由義和團運動引發的庚子之禍使本已處於飄搖之中的清廷更加動蕩,並很快被辛亥革命浪潮所推翻!(文/講史論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圖影 的精彩文章:

都說紂王炮烙很殘暴,其實照比這個皇帝,他還真比不過!
暮年的慈禧想把清朝政體改成一府四院十一部,具體怎樣?

TAG:歷史圖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