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鳥類的智商究竟有多高?

鳥類的智商究竟有多高?

GIF

高 智 商 的 鳥 類

人類以為自己是高智商,其他動物都是低智商,這個結論並不準確,那是因為對動物了解太少。分析研究鳥類的行為,就可以知道有些鳥類有多聰明。

大家都知道鸚鵡、鷯哥能學人說話,其實那只是對人聲音的記憶和模仿。如果能按人的指令做事、回答問題,那可就是智商高的表現了。鸚鵡是很聰明的鳥類,多數鸚鵡經過人的訓練,能說話能唱歌能表演,就連最普通的虎皮鸚鵡都有不凡的表現。

比如美國鳥類研究所的一隻灰鸚鵡,會按照主人的指令,把綠色的方形物叼過來,放在指定的位置。問它幾歲了、叫什麼名字它都回答正確。這說明它能聽懂人類的語言的意思,並用人類的語言回答,其思維相當於一個三歲孩子的智商。

一個細長的玻璃瓶,裡邊有半瓶水和一條小蟲,旁邊有小卵石和泡沫球。鳥類學家來測試一隻松鴉的智商,松鴉試了一次無法夠到蟲子,它注意到旁邊的卵石和泡沫球。叼起一個泡沫球放到瓶里,球漂在水面上,像是思考了以一會,它又叼起一個卵石放進去水面略有升高,接下來它連續把卵石叼到瓶子里,水面升高蟲子漂上來,它成功的吃到蟲子。它們只需實驗幾次,就能懂得石子比水重、能使水面升高的原理。

野外的松鴉在深秋季節會採集實栗子、玉米粒等高熱量食物,儲藏在樹洞或樹根下淺坑裡(加以覆蓋),它們對冬季雪天覓食困難食物短缺有預見性,而儲備食物是應對策略。這種行為可不是覓食本能,而是高智商的表現。

杜鵑有著只生蛋不養育的惡名,其實拖卵行為並不簡單,母杜鵑要仔細觀察,算好母大葦鶯孵化前產最後一顆卵的時間,然後叼走一顆大葦鶯蛋,再產下自己的蛋,卵的數量沒變,母大葦鶯不再產卵開始孵化。小杜鵑的孵化期比小大葦鶯少兩天,這樣可以確保小杜鵑先於小大葦鶯出殼。剛出生的小杜鵑,本能的用背部把尚未出殼的小大葦鶯全部推出巢外,而小杜鵑的叫聲酷似小大葦鶯的叫聲,刺激大葦鶯結束孵化期,進入哺育期,這樣小杜鵑可以自己獨享美食。母杜鵑有著準確的時間步驟計算,知道小杜鵑有著遺傳的本能,從而完成整個拖卵育幼過程,在幾個鳥巢產卵,需要周密的計劃正確的實施,杜鵑的聰明程度令人驚訝。

日本鳥類學家錄下了一段烏鴉吃核桃的視頻,一隻烏鴉叼著一個核桃,飛到馬路中間拋下核桃試圖摔碎核桃殼,但沒有成功。當它看到過往的汽車壓碎核桃殼,即領悟到可利用汽車破殼。觀察汽車的走與停,烏鴉很快領悟到紅綠燈與車輛的關係。紅燈亮時就飛過去啄食核桃仁,當綠燈亮起即使沒吃完,烏鴉也會迅速飛到燈桿上,等下次再吃。這種行為只學習幾次就會了,烏鴉無師自通的聰明程度令人驚訝。

不少鳥類在孵卵時身上都有羽虱,而羽虱很難清理乾淨。一隻紅嘴藍鵲用嘴啄蟻窩激怒螞蟻,然後展開全身羽毛,任螞蟻在全身叮咬,幾分鐘後,紅嘴藍鵲抖動全身羽毛梳理一番飛走了。原來被激怒的螞蟻,會在紅嘴藍鵲身上釋放很多蟻酸,而蟻酸是最好的驅蟲劑,趕走了討厭的羽虱。鳥兒懂得利用天然驅蟲劑,夠聰明吧?

在公園的池塘邊,一隻夜鷺看到魚兒搶食人投喂的麵包,夜鷺得到一塊麵包並沒吃,而是放到合適的攻擊位置等魚來吃,一條較大的魚吃麵包時,夜鷺蜷曲的脖子像彈簧一樣,立刻把魚叼上來一頓美餐。夜鷺懂得用一小塊麵包做誘餌,換來一條大魚。這不是憑本能覓食,而是運用智慧的表現。

有的母美洲磯雁交配後,會尋找其他濕地鳥巢產卵,把卵產在燕鷗的巢內代替孵化。甚至在有其他母雁在場的情況下,強行產下一枚卵;在不同的巢內連續幾次產下幾枚卵後,才開始築巢產卵孵化,好在它的幼鳥是早成鳥無需餵養。美洲磯雁的分卵行為是因為濕地鳥巢常受到浣熊的襲擊,真的不能把蛋放到一個籃子里,分卵行為會增加幼鳥的成活幾率。它們聰明之處是懂得利用概率,減少幼鳥的死亡率。

母斑嘴鴨帶著離巣的幼鳥進入池塘,而先到的佔有者不能容忍,成鳥之間發生激戰,直到一方敗退逃走,幼鳥留下組成大群。為什麼要搶奪別人的孩子?這是因為幼鳥常受到鷹類的襲擊,幼鳥的死亡率較高,有別的幼鳥當擋箭牌,會降低自己幼鳥的死亡率,使自己的基因得到延續。母斑嘴鴨也是懂得利用概率保護孩子的鳥類。

長腳鷸、金眶鴴等在草地上築巢的鳥類,當天敵(野貓黃鼬)接近鳥巢時,它們懂得不可力敵只能智取,會裝成受傷的樣子,讓天敵以為它是唾手可得獵物,吸引天敵追趕。當遠離鳥巢時就停止表演飛回鳥巢,天敵很難在找到鳥巢的位置。利用智謀保護自己的孩子,夠聰明吧!

一隻黑卷尾站在樹枝上,觀察一群覓食的獴,當一隻獴剛制服一隻蠍子時,它會突然發出鷹的叫聲,獴放棄獵物逃到洞穴里,黑卷尾輕易地獲得一隻沒有尾刺的蠍子。過一會它又模仿哨獴的叫聲報警,又獲得一隻蠍子,在多數情況下它用真報警,取得獴群的信任,偶爾用欺騙的手段獲取食物。

生存競爭的壓力,使有些鳥類的複雜行為超出人的想像,它們的智商不容低估。鳥類的這些行為,也是在生存過程中不斷學習不斷總結,才懂得運用智慧達到生存目的。

圖文:亨利先生

排版:清芬扶塵

-END-

《中國鳥類圖志》

-點此進入欣賞頁面-

主 編:段文科 張正旺

出版:中國林業出版社

時間:2017年3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鳥網國際 的精彩文章:

2月2 鳥網每日一圖
快來看看,拍鳥的你是第幾種?

TAG:鳥網國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