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京衚衕記憶:莫讓大城市鄉愁難覓

北京衚衕記憶:莫讓大城市鄉愁難覓

過年,承載著現代生活里的文化鄉愁,鄉愁升起,就像憂傷而歡樂的音樂響起,甜蜜而苦澀!

每逢佳節倍思親,思親總是伴著童年的記憶、年的味道、濃濃的鄉愁。能夠撩撥起春節里的鄉愁的都有哪些代表性的標識呢?在首都國際機場國際出口,有一座觀象儀,每日每夜目送著華夏兒女從這裡漂洋過海,走向世界。現在,出外留學人員日趨低齡化,曾經的嬌寶寶,如今十五六歲的翩翩少年,兩三件簡單的行囊,伴著他們,行走在大洋彼岸,放飛著青春夢想。當思念親人、思念家鄉的時候,漫漫長夜,夢中魂牽夢縈的是鄉村的小橋流水還是城市的衚衕里弄?是白牆灰瓦的江南古鎮還是糖葫蘆、老字號這些承載著兒時記憶的零食小吃、商家店鋪?

說到觀象儀,我的家就曾經居住在元代郭守敬建造的古觀象台下。北京東城區東裱褙衚衕第一次在公開出版物上進入我的視線,是拜讀著名作家李輝在去年7月出版的《絕響—八十年代親歷記》。書中記錄了1983年8月16日他第一次走進詩人艾青家的經歷:「他的家則在東裱褙衚衕里一個往南拐進去的小衚衕—豐收衚衕……裱褙衚衕不寬,但很長,在北京衚衕里它雖不著名,但仍有誇耀之處……東裱褙衚衕東端,聳立著著名的古觀象台。早期來華的西方傳教士湯若望,曾在此居住,觀察天象,研究曆法。」

寥寥數語,就把我帶回到兒時的歲月。其實,在李輝走進艾青家不久,東裱褙衚衕連同北京站東北方向的一大片衚衕就都被拆除了,聳立起來的是中國海關、恆基中心這些與鄉愁無關的現代建築,如今想帶著兒子追尋兒時的故居足跡,也無處可尋了。

我居住的東裱褙衚衕22號,院子里有一棵臭椿樹和一棵棗樹,從寬大的窗口望出去,像是一幅水墨山水畫。這裡住過飛行員、兒童文學作家。過年的時候,我家的年俗是混搭的:姥姥姥爺來自山東,不吃餃子不叫過年,於是拌餡兒、和面、擀皮兒、包餃子、下鍋,是過年時一個都不能少的系統工程;爸爸來自浙江,用糯米、紅果條、紅棗、桂圓、豆沙、果仁做成的八寶飯也是餐桌上的必需。這種混搭的年俗伴了我40多年。今年外甥春節前出發到海外留學,農曆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媽媽提前包了餃子,爸爸提前蒸了八寶飯,不知那香香的餃子、甜甜的八寶飯能否讓他記住年的味道、親人的祝福?

在北京站東北方向這一片消逝的衚衕里,古觀象台與我的生活關係並不大,雖然我可以說長在觀象台下,而且這座建築作為一種標誌會長久留存下去。因為這裡當時不對外開放,我從來沒有上去過,倒是古觀象台下的一個小酒鋪給我的印象深刻。炎熱的夏天,我們經常提著軍用水壺到這裡打啤酒。還有這裡的格局頗像電影《平原游擊隊》里游擊隊員教育改造漢奸的那個酒鋪,因為勝利在望而充滿自豪的經典台詞彷彿曾在這裡回蕩:「今天給你們上一堂政治課……」手拿匣子槍、頭纏白毛巾的威武的游擊隊員和瑟瑟縮縮的漢奸形象隨之躍然眼前。

那片衚衕現在所剩無幾,不過仍有留存。如今從東長安街自西向東行駛,接近建國門橋時,還會看到一個路牌「大羊毛衚衕」—那是我們兒時買菜的地方。每次看到它,都會感到,多麼熟悉!那麼親切!當年趕著高頭大馬的菜農揮舞著馬鞭,吆喝著牲口,多麼威風!那麼有范兒!

「還沒有好好感受年輕,怎麼就老了?」這普世的悲愁讓我們倍加懷戀鄉愁,因為那裡有童年的歡笑、少年的朦朧、青年的夢想,還有,節的味道、家的氛圍、親人的疼愛呵護……

你愛你的童年,是因為你的童年很幸福,至少其中有幸福的種子,這幸福的童年,像那時你吃的蛋糕和蘋果一樣,想起來是甜的。這就是鄉愁的味道吧?

(文字:嚴冰 畫:馮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皇城根衚衕串子 的精彩文章:

春打六九頭!春天今兒來嘍!吃春餅嘍!

TAG:皇城根衚衕串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