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聊聊《紅海行動》中的小BUG

聊聊《紅海行動》中的小BUG

原標題:聊聊《紅海行動》中的小BUG


聯合防務:《紅海行動》這部大片使我們非常振奮,確實是我國拍攝的難得的軍事題材影片,當然,其中也有一些小BUG還是被資深軍事研究者看出,這也是為今後我國軍事影片能更完美提出的寶貴意見,對於全片來說,瑕不掩瑜。我們轉發此文,向認真學習研究軍事的朋友們學習,致敬。



最近上映的大片《紅海行動》贏得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影片中,中國軍人孤軍深入,以一敵十,使用中外的各種先進裝備,最終完成營救任務。整部電影情節緊湊,細節考究,引人入勝,戰爭場面火爆真實,在讓人感受到中國軍人果敢、血性、智慧的同時,也看到了戰爭的殘酷和海外軍事行動的困難。


影片中,處於各種「需要」,解放軍再次使用了「萬國牌」武器。圖片來自於網路,出處見水印。


但如果細究的話,影片中的一些劇情,實際上是出於各種需要理想化了,有些地方也有不合理的成分。當然,電影是對現實進行的藝術升華,更有劇情和影音效果需要,也並非是軍事教學片,沒必要要求每個鏡頭都是現實的完美還原,觀眾也沒必要錙銖必較。從觀眾的反應看,《紅海行動》已經做的足夠好,找到了專業性和場面效果的平衡點。這裡就聊一聊影片中出現的小Bug,純屬科普,請各位看官不比群情激奮。



在影片的第一段高潮中,狙擊手使用88狙在直升機上一槍擊碎貨輪玻璃並將恐怖分子爆頭,在現實中幾乎不可能。圖片來自於網路。


解放軍又用上了「萬國牌」


作為一部以槍戰為賣點的戰爭片,《紅海行動》中的槍以及與之有關的戰術自然是最大看點。在影片第一階段營救環節,我方特戰隊員仍然使用國產制式槍械。其中狙擊手羅星在直-9直升機上使用「88狙」百米外一槍穿透玻璃讓恐怖分子爆頭的細節令人印象深刻,但現實中這一效果很難實現。一方面,被網友戲稱為「反人質步槍」的88狙在如此複雜的環境下能否有如此準確的精度令人懷疑,另一方面,5.8毫米子彈在穿透玻璃後飛行數米的情況下仍然能精準命中恐怖分子頭部,也是極小概率事件了。這種射擊玻璃後目標的情況通常是安排至少兩名射手射擊。



從執行第二階段任務開始,特戰小組便開始換上了歐盟標準的武器。即便如此,其花樣也略顯繁雜。但是觀賞效果好。圖片來自於網路,出處見水印。


從執行第二階段的人質營救任務開始,由於要接受「伊維亞共和國」政府軍後勤和彈藥補給,而中國現役槍械的彈藥與之無法通用,所以特戰隊員都換成了「歐盟標準槍械」。


可能是繳獲恐怖分子的G3自動步槍。圖片來自於網路。


大概是導演對槍的偏好,一個作戰小隊使用了眾多世界名槍。其中,隊長使用了比利時的SCAR,副隊長則攜帶捷克產CZ805;狙擊手主武器是德國布萊塞爾R93型7.62毫米狙擊步槍;機槍手使用的是比利時FN公司的M249機槍;女隊員佟莉使用短槍管輕量型的M249,更符合女兵定位;通信兵使用了HK416。此外,特戰隊員還使用了奧地利斯太爾公司的AUG,以及可能來自於恐怖分子的G3突擊步槍等。上述自動步槍大多加裝了榴彈發射器、消音器、紅點瞄準鏡、全息瞄準等附件。



斯太爾AUG無托步槍也是世界名槍之一。圖片來自於網路。


各種世界名槍裝備在相當於一個班的突擊小隊中,確實讓觀眾一飽眼福,也讓中國突擊隊員更酷,視覺效果遠比拿一水的95更好。但可能會有人問,這樣用槍符合實戰嗎?他們都用得慣嗎?首先,作為世界名槍,這些槍械經過戰爭考驗,人機工程上乘,相對好用是肯定的。其次,中國不少特戰隊員都有過外訓經歷,像影片中談到的「委內瑞拉海軍特別行動學校」。因此,對於經歷了北約武器使用訓練的隊員來說問題不大。即便之前未經訓練,經過短暫培訓和了解,也能掌握外軍槍械的基本射擊方法。當然,雖然槍的使用「大同小異」,但不同的槍有不同的自動原理和外彈道特徵,如果進行精準射擊並且要在戰場上排故、維護,還是要較長時間專門訓練。另外,作戰小組用槍至少使用要相對統一,最好是一個系列。這種在一個小隊中使用「萬國牌」武器的情況,恐怕還是處於觀影效果。相比之下《空天獵》中,我方特戰隊員裝備了使用北約彈藥的國產外貿型槍械更現實一些。



狙擊手使用的R93型7.62毫米狙擊步槍,注意其瞄準鏡上的用於防反光的「迷彩布」,起到了防光柵的作用。圖片來自於網路。


除了槍械先進、專業以外,該片中各種戰術動作可圈可點。包括破門戰術、手語運用、狹小空間內槍械使用、狙擊戰術等細節,顯示了指導團隊的專業性。


坦克大戰能不能這樣打


《紅海行動》的另一高潮出現在「坦克大戰」這個環節。中方特戰隊員先是劫持了一輛T-72坦克,並用125毫米主炮支援戰友,緊接著與追擊的M60展開對射,最後還佔領了一輛M60與對方互射。


電影中出現的M60披掛了反應裝甲。圖片來自於網路,出處見水印。


影片中,T-72發射的高爆榴彈飛行的慢鏡頭給人強烈視覺衝擊,彈頭高速飛行時產生的激波被高度還原。有人對炮彈飛行過程中多次蹭到建築立柱而未爆炸感到不解,實際上這一方面是因為距離較近引信保險尚未解鎖,另一方面是因為使用的觸發引信並未直接撞擊立柱所致。當然,現實中炮彈在蹭到立柱的時候,其穩定飛行將會被破壞,其飛行姿態和彈道也會發生變化。另外,炮彈爆炸後,炸點附近一片火海,眾多恐怖分子在火海中掙扎。這一段大概是為了描述戰爭的殘忍。實際上,殺傷爆破榴彈主要是通過爆炸後的破片和爆轟波殺傷人員,不會有如此強烈的燃燒效果,除非引燃了附近的汽油等可燃物。



影片中的T-72主戰坦克。雙方都使用了高爆榴彈。圖片來自於網路,出處見水印。


影片中,海軍特戰隊員先是在炮長位置操炮,然後進入駕駛艙開坦克撤離。那麼,特種兵都會開坦克么?通常而言,特種兵會有專門的車輛駕駛訓練,包括一些特種車輛。但是坦克駕駛並非特種兵的常規科目,通常是不練的。然而,坦克說白了就是一種特種車輛,T-72的駕駛也並不複雜,簡單開走的問題不大。實際上,最大的問題是精確射擊。T-72和M60兩種坦克的精確射擊,都要進行相對複雜的操作。包括激光測距、彈種選擇、根據射表裝訂射擊諸元,這都是未經過專門訓練的人無法立刻掌握的。電影中,中方特戰隊員不僅熟練使用俄文操作界面的T-72進行射擊,還使用了英文操作界面的M60射擊,恐怕就稍微超出了現實的可能。另外,無論是T-72和初期型M60的火控系統都不具備動對動射擊能力,影片中,雙方坦克追逐中直接開炮射擊而非短停射擊也與實際情況略顯不符。當然,雙方交戰距離普遍較近,最近時目測只有一兩百米,這樣的距離,即便不測距、不考慮橫風影響,哪怕在運動中,也有一定的命中概率,這大概也是其合理因素。




上兩圖為被152毫米高爆榴彈近炸摧毀的T-72坦克,125毫米火炮的高爆榴彈為例稍遜,但也足以摧毀M60。圖片來自於網路。


坦克大戰中的另外一個問題是雙方都使用了高爆榴彈而非專門針對坦克的穿甲彈或者破甲彈。高爆榴彈的速度大約是穿甲彈的一半,彈道相對彎曲,不是首選反坦選克彈種。另外,影片中雙方坦克均披掛了反應裝甲,對話中還專門提到反應裝甲的作用,但反應式裝甲主要用來對付破甲彈,少數反應裝甲也具備防穿甲彈的能力,唯獨不能反制高爆榴彈。所以,該片如果能使用破甲彈,那麼既有爆炸的效果,又能自圓其說了。另外,一發125毫米高爆榴彈的直接命中足以癱瘓M60,而M60的105高爆榴彈即便不會摧毀T-72,也足以致暴露在艙外的中方特戰人員死亡。顯然,這一段雖然很熱鬧,但與更為專業的坦克戰電影仍然有差距。


俄式125毫米破甲彈,如果坦克大戰中使用這種炮彈,似乎就能自圓其說了。圖片來自於網路,出處見水印。


「打醬油裝備」有瑕疵


影片中還出現了一些「一閃即過」,但是也發揮了關鍵作用的「打醬油武器」。不過,其中也有一些瑕疵。


我方護衛艦在遭遇敵方火箭彈攻擊時,在最後時刻11管30毫米近防炮發揮了作用。成功將來襲火箭彈悉數擊落。反恐戰爭以來,專門出現了一種應對迫擊炮和火箭彈偷襲的反火箭彈/迫擊炮武器,有些這類武器實際上就是從艦載多管機炮發展而來,所以用「1130炮」反火箭彈的軍事邏輯清晰,而且場面震撼。當然,為了增強情節的緊張效果,上述火箭彈幾乎是在接近軍艦不足100米時被近防炮同時擊落的。如果更真實一些的話,上述火箭彈應該有發射間隔,依次而非全部扎堆進入「1130炮」的火力範圍。近防炮應該在數公里外便開始射擊,然後轉移火力,火箭彈會在不同距離被擊落。



1130炮攔截向我護衛艦發射的火箭彈應該說是小菜一碟,不過近防炮應該在數公里外便開始射擊,然後轉移火力,火箭彈會在不同距離被擊落。圖片來自於網路。


艦載彈射型察打一體無人機則是一個新亮點,雖然最後是它擊毀了那輛即將向我特戰隊員射擊的M60坦克,但總體來看發揮作用不突出,很快因為進入沙塵暴而導致發動機故障墜毀,打醬油的角色很明顯。這是一款海軍沒有裝備的無人機,理論上這樣的無人機能夠在沙塵暴上方飛過,而不必進入沙塵暴,當然可能也有低空飛行突防的考慮。



「毒刺」導彈及其發射裝置的運輸狀態不可直接使用,發射過程需要一定時間讓導引頭鎖定目標,錯失目標後不能折回再次攔截。圖片來自於網路。

「毒刺」導彈在影片結尾出現,作為流傳最廣、戰果最多的攜帶型防空導彈之一,出現在叛軍的運輸機上也並不稀奇。我方女特戰隊員幾乎是向發射RPG火箭筒一樣將毒刺導彈發射出去了。實際上,「毒刺」導彈運輸狀態不能直接發射,必須將發射裝置與彈組合,安裝好電池等配件,這都需要一個過程。發射時也要導引頭跟蹤好目標後才能發射,這也要至少幾秒鐘時間。導彈發射後,恐怖分子的直升機在沒有使用紅外干擾彈的情況下,似乎是一個側身就把導彈躲過去了。而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導彈居然又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鎖定目標將其擊毀。而現實中,「毒刺」導彈的導引頭和機動性均不支持這種大機動攻擊後方目標的能力。



《聯合防務》榮耀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軍情 的精彩文章:

德國海軍潛艇部隊,終於迎來復甦時刻,告別無船可用的囧境

TAG:每日軍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