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滴滴CEO淚流滿面的背後

滴滴CEO淚流滿面的背後

2016年,有一個視頻刷爆了我的朋友圈——《為什麼這支片子讓滴滴CEO淚流滿面》,說實話,自己明明知道這是滴滴的一次PR傳播,但是筆者在看到這個視頻的時候還是忍不住跟著滴滴的CEO一起哭了。

正如程維(滴滴打車創始人兼CEO)所說,誰也不知道明天滴滴還會不會活著,但是只要公司一天不倒我們就一天在一起。

這兩天自己對這句話的領悟又深了一點,因為我剛剛經歷過一場分離,自己效力的公司在互聯網的路上走不下去了,產品做不下去了,團隊說散就散了。記得之前有一次吃飯的時候我還問過我們CEO:lyon,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感覺我們公司可能明天就會倒閉。他說:這樣的感覺我幾乎每天都有。然後他給我講了為什麼要做這家公司,為什麼能一直這麼堅持下來。那天回辦公室後,我陷入了沉思,在互聯網的大潮下每個創業者都是在鋼刀上跳舞,一不留神就會血肉模糊地摔下來。

滴滴也是一家這樣的公司,中間經歷了很多生死節點,幸運的是滴滴每次都能有驚無險地度過。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滴滴一路走來都經歷了哪些「鬼門關」,也許這正是小桔人淚流滿面的背後真相。

2012年4月滴滴拿到天使融資80W人民幣,搖搖拿到紅杉融資300W美元。

搖搖30通過廣播電台砸廣告推廣,雞賊的程維在搖搖廣告後加上一條「立即發送簡訊到XX,即可下載滴滴打車」。當天1000名司機下載滴滴。搖搖頓時吐血。

搖搖和滴滴競爭機場地推區域,搖搖錢多拿到了T3的區域。滴滴告搖搖採用不正當手段拿下T3,搖搖在T3的地推點被撤。滴滴隨後拿下北京西站的地推點,並制定了一分鐘內可以完成的推廣流程。

搖搖被打殘。

首次地推100名司機只有8位下載了滴滴,程維以日薪400招人打車,來「養活」這8位種子用戶。

程維對應聘者是這麼說的:就在五環內打車,別去昌平,現在經費有限。

滴滴的地推團隊發現司機只有上廁所的時候才有時間聽自己嘮叨,所以滴滴的地推團多活躍在北京各個公共廁所區域,儼然成為「廁所管理員」,曾一度被人非議為傳銷。

地推團在地推的過程中發現只有3成的司機使用智能手機,滴滴與中移動合作推出定製機,限計程車司機免費領取,手機中內置滴滴打車APP。

推微信支付,司機嫌對賬麻煩到賬慢,滴滴「墊付」司機10塊錢作為補貼。引發補貼大戰。滴滴賬戶被提款提爆,漏洞1000W。程維當天晚上打了20多通電話借到1000W,驚險度過。

補貼大戰中流量激增,伺服器壓力陡增,滴滴40多位工程師連續奮戰近乎7天7夜。一個工程師隱形眼鏡已經取不下來了,到醫院才取出來。

補貼大戰見仁見智,兩年3次談判合併,最終2015年2月14日,兩家合併

大戰正在持續ing...我們拭目以待。

滴滴這家公司經歷了太多太多,是一家真正受人尊敬的公司。筆者與搭檔之前對滴滴做過一次還算有深度的調研,調研報告有幸被推到了36Kr頭條。記得當時大約有40多個PM看了報告以後加我微信,有滴滴的員工,有其他公司的PM,有運營,也有市場。

在那篇文章中,筆者把滴滴分為了四個階段來解讀:

在此階段,滴滴整體的增長較為緩慢,基本處於市場培育期和探索期。在此期間,滴滴的產品不斷做基於用戶體驗的功能迭代,到13年年底用戶基本沒有功能上的負向評論,用戶下載曲線平緩上升,同年 4月時安卓市場用戶下載量以43.1萬位居打車軟體第一,分類榜單排名趨勢上行。

在此期間,滴滴的用戶增長開始顯著提速,完成了產品發展上的第一次突破和加速。在此期間,滴滴的V2.0開啟微信支付功能,配之市場動作,下載量上升明顯,14年專車上線前安卓用戶下載量已達1億,並一度在同類產品中居於榜首的位置。

在此期間,滴滴的用戶增長出現極大加速,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內,滴滴的用戶數幾乎翻了5倍!增長曲線的斜率也被拉到最大。這差不多是滴滴的發展商最為重要的一個階段,藉由這個階段的成功,滴滴一舉奠定了自己江湖霸主的地位。在此期間,滴滴V3.1開始專車上線,市場動作依舊猛烈,展開了一些非常有熱度的品牌活動,這段時間下載量增長迅猛,成倍增長,應該突破了一個質變的階段,但同一時期,滴滴在同類產品排名中比較波動,或許可以說明在這一階段整個市場規模都在因為被教育而擴大。

在此期間,滴滴的增長開始有一定程度的放緩,同時,其業務也開始多元化發展,由此又繼續拉動了用戶規模的進一步增長。2015年2月,滴滴快的合併,在此之後,增長持續,但是速度有放緩,滴滴在後來續相繼推出順風車、代駕、快車、大巴等等業務,藉此,其用戶下載量得以繼續回歸攀升軌道,截至15年11月份,安卓用戶下載量已累計7億,同類產品中居於榜首。

回想起之前加我的一個滴滴員工說,如果沒看你的文章我都沒有注意到,原來我們做了那麼多事情。對啊,身在滴滴的人,每天都是忙碌的,也沒有時間去盤點自己做了哪些事情,可能很多人也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一點一滴地改變著這個世界。

程維說:我們不是一家打車公司,我們是一家數據公司。

的確,這樣的定義轉型是令人欣喜的。未來的互聯網公司應該是通過大數據的分析,將自己的運營做到更精確,成本更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節課 的精彩文章:

陌生人社交的終局?陌陌收購探探背後的6點思考

TAG:三節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