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雨人》攝影、剪輯淺析

《雨人》攝影、剪輯淺析

《雨人》這部影片在劇作上的成功那是眾所周知的,所以大家都對影片的故事情節、人物塑造有所參透,這裡就不再重複贅述了。下面就來看看這部影片中攝影、剪輯方面的特點。

影片開始是一個大全景鏡頭,畫面內容是幾根鋼絲吊著一輛豪華跑車在高空中移動。觀眾可能會迷惑:為什麼有一輛豪車被吊著。因此,觀眾的興趣被帶動起來。

下兩個鏡頭是車子被放下,查理抬頭看著下降的跑車。這個鏡頭構圖貌似有一定的寓意,即查理完全被金錢所壓迫,同時也暗示著在當時的社會,金錢在人的心中是至高無上的。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鏡頭不是直接對著被攝物拍攝的。畫面內容是另一輛黑色豪車車蓋上正被放下的跑車和查理的倒影。這倆豪車就在查理身旁(如下圖所示,紅圈處就是倒影的位置)。這個鏡頭很明顯是一個汽車植入廣告。因為汽車的標識很明顯地出現在畫面里了。

然後,再來看一下查理工作地點的那個場景。在那個場景中,首先運用一個橫移鏡頭來向觀眾展現查理工作地點環境。起幅畫面是一輛普通的轎車,那是查理開的車。如下圖:

鏡頭一直向左移動,分別展現了查理女友和查理以及倫尼(查理的工作夥伴)三個人打電話的情景。同時也讓觀眾看到了他們工作的場所就是一個小車間或倉庫,只不過裡面放了幾張桌子、椅子和三部電話而已。十分簡陋。

落幅畫面是倫尼與查理各自打著電話。他們看起來很緊張。為了呈現緊張的氛圍,這個段落採取了人物語言匹配原則的剪輯原則,讓觀眾更能體會到這種強烈的氛圍。查理和倫尼其實是各自打著各自的電話,談的都是與業務有關的內容。可是,通過人物台詞的巧妙設計,運用這種剪輯手法將兩個人的單人鏡頭組接起來,讓觀眾看起來好像是倫尼與查理他們兩個在直接對話。且兩個人的語速很快,更是加劇了緊張的場景效果。我覺得這個場景的剪輯處理的相當有意思。不過,最主要的還是人物台詞設計得巧妙、到位。

值得注意的是,片中有許多漂亮的戶外風景大全景鏡頭,使得影片有點公路片的味道。

在查理與雷蒙一起去賭場賭博那場戲中,也使用了大量的移動鏡頭來向觀眾展現環境氛圍。同時並通過配樂和較快的剪輯來傳達出查理髮現可以利用雷蒙超強記憶來賭博贏錢的興奮情緒。當他們到賭場賭博之前,先替自己的形象準備了一番:買鞋、買西裝、做頭髮。這裡用了好幾個快速運動鏡頭,分別拍攝了襯衫、西裝、鞋子。

在拍攝商店裡的西裝時,採用了一個大範圍、大角度的搖鏡頭,方向是向左。下一個鏡頭內容是店內工作人員在為雷蒙測量身體尺寸。這個鏡頭也是左搖鏡頭,且都是水平視角。所以把這兩個鏡頭接在一起,就非常的流暢,不覺的突兀。觀眾也很難察覺到鏡頭的剪接。其實,剪輯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讓觀眾難以察覺到鏡頭被剪輯了。

下兩個鏡頭拍攝鞋子也是用快速搖鏡頭,第一個鏡頭是向右,第二個是向下。然後接著是雷蒙穿著皮鞋的腳的特寫。

這三個鏡頭的剪輯也很乾脆利落。特別是拍攝鞋子的下搖鏡頭後面接上雷蒙的腳的特寫,相當乾脆。另外,這個特寫也很有意思。通過將鏡子中的雷蒙納入畫面里,來告訴觀眾這是雷蒙的腳,並且他在照著鏡子打量腳上試穿的皮鞋。影片里其實有好幾個地方都利用鏡子來拍攝。利用鏡子拍攝已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了。

個人覺得影片最大的不足之處在於對雷蒙的拍攝多是採用小景別,像面部特寫、中近景啊。導致的結果是雷蒙的扮演者達斯汀·霍夫曼的出色表演(尤其是其肢體動作)不能夠很好地在影片中展現出來。不過,即使是這樣,偉大的達斯汀·霍夫曼也憑此片獲得了奧斯卡影帝,這表明他確實是一位大師級的演員。

像這個場景——雷蒙因查理強迫他坐飛機而發怒,歇斯底里地大叫並用拳頭敲打自己的腦袋,沒有運用一個全景鏡頭來表現他當時整個身體的肢體動作,全是用近景來表現他的面部表情。如果加一個全景鏡頭的話,鏡頭裡包含周圍人的反應和查理的效果會更好。

作為典型的好萊塢電影,敘事蒙太奇和人物之間大量的對話是其特點之一。不像歐洲藝術電影那樣喜歡採用漫長的長鏡頭、注重場面調度和表現蒙太奇的運用。由於人物對話、台詞太多,所以它多是採用三角機位的拍攝原則,強調故事情節的敘述。在剪輯上,《雨人》基本上是無技巧剪輯,很少使用一些轉場效果。唯一一處有意思的轉場是下面這個疊化轉場。下個鏡頭的洗衣機疊化出現在上個鏡頭高速公路的盡頭上,導演這樣做可能是有一定的寓意。不過這樣的寓意不怎麼明顯。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導演幫 的精彩文章:

我們和李楊導演聊了聊這個時代
導演李楊《盲山》全版

TAG:導演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