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史 大唐很不安

歷史 大唐很不安

從「安史之亂」談起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白居易《長恨歌》

歷史課本上,「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一句,似乎已成鐵律。就憑這句話,我們有足夠理由把唐王朝衰落的所有責任推卸到沉湎酒色、忠奸不分的唐玄宗(或者是奸臣楊國忠、寵妃楊玉環等),以及僥倖免死、詭計多端的安祿山身上。

(唐玄宗與楊貴妃)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杜甫《石壕吏》

經過歷朝歷代無數文人的渲染著墨,一場變亂就讓唐王朝的盛世形象轟然倒塌,接踵而來的就是災禍頻頻、萬劫不復……

事實真是如此嗎?

不可否認的是,晚年的唐玄宗不復年輕時的果敢、睿智,縱容了惡勢力的滋生,直接導致了「安史之亂」的爆發,對唐王朝的衰落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藩鎮割據、宦官專權,也是影響王朝命運的重要因素。

但我們知道,倘若唐王朝的衰亡史值得研究,那場變亂絕不是唯一的理由。在變亂以前,種種現象已為王朝的衰落埋下禍根;變亂之後,更有影響甚於變亂的事件進一步葬送了王朝的前途。這樣分析下來,唐王朝衰落的前因後果顯得更加合情合理,也易於接受。

國力趨於衰弱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王昌齡《出塞》

卷帙浩繁的邊塞詩曾是唐王朝國勢昌隆的見證。唐太宗三征高句麗、王玄策一人滅一國,一方面彰顯出王朝的兵力強盛,另一方面也蘊含統治者窮兵黷武的隱憂。

王玄策的出使,並沒有給唐王朝帶來太多實際利益,反而使唐王朝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飽受吐蕃等外族侵擾。

發生在751年(玄宗天寶十年)的怛羅斯之戰,是阿拉伯與大唐幾次邊境衝突中首次打贏唐軍。雖然戰爭對唐朝的疆域沒有太大影響,但它畢竟推翻了唐軍戰無不勝的神話;再經過「安史之亂」的推波助瀾,唐王朝徹底失去在中亞地區的軍事爭奪能力。之後的唐王朝深陷內戰與抵擋侵略的泥潭,以至於有人感嘆: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

——陳陶《隴西行》

公元642年,大唐王玄策以正使的身份前往印度,而被捲入印度瑪卡達國的王位篡奪事件。他憑藉強烈的使命感與愛國精神,加之高超的外交技巧,在山窮水盡之際創造了「一人滅一國」的傳奇,使大唐威震四海。但事實上,王玄策完全可以趁機對印度(當時叫中天竺)及各派勢力重新布局、施加一定影響,進而使其發生有利於唐王朝的轉變。對於強鄰吐蕃(後來也成為大唐邊患),中天竺也有遏制其擴張的主觀意願,王玄策、唐太宗完全應該加以利用和引導。但遺憾的是,這一切最終沒有出現。

門閥更加猖獗

有一種觀點認為,女流之輩武則天的發跡之路,唱響了女性解放的先聲。女權得到重視,是唐朝全面繁榮的重要表現之一。

但細究這種觀點,不難發現一定的漏洞:武則天一生的顯赫都是建立在其夫李治(唐高宗)、其子李顯(唐中宗)等人的名分、權勢之上的。她的稱帝只能昭示:男權,乃至君權在盛世中極度膨脹,甚至到了不可控制的局面

武則天成功奪權後,大肆打擊李唐宗族,並為其侄武三思等本族人員加官晉爵。科舉制(隋煬帝建立進士科,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等則是完善科舉制度的關鍵人物)創立多年後,門閥制度作為九品中正制的產物,名義上已被科舉制度所取代。但出於鞏固統治的目的,拉幫結派、任人唯親的「門閥思想」依然在統治階級治國理政的信條中發揮巨大作用,死而不僵。

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韓愈《師說》

這篇文章寫於「安史之亂」之後。透過它,我們得以知道:中晚唐時期,達官貴人進入官僚系統大多倚仗門第出身,連從師學道這樣的千古常理都被世家大族引以為恥。這樣的背景之下,諸如「牛李黨爭」等黨派為爭權而互相傾軋的事件層出不窮。從而導致國家的發展方向,只會是江河日下。

河北賊易,去朝中朋黨難。」唐代統治後期的九世紀前半期以牛僧孺、李宗閔等為領袖的牛黨與李德裕、鄭覃等為領袖的李黨之間的爭鬥持續時間將近40年,最終以牛黨獲勝結束。牛李黨爭是唐朝末年朝政腐敗衰落的集中表現,加深了唐朝後期的統治危機。

詩人李商隱原想置身於牛李黨爭之外,他的交往有牛有李,詩文中對兩方都有所肯定,也都有所批評。然而,在政治鬥爭中想要保持中立,顯然只能是一廂情願。商隱用「流鶯」自比:「流鶯漂蕩復參差,度陌臨流不自持。巧囀豈能無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他畢生在夾縫中生存、漂泊無定的狀態被視為黨爭下有識之士迷茫無助的真實寫照。

經濟不再繁榮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杜甫《憶昔》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再述。

——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杜甫作為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被稱為「詩史」,生動而深刻反映了唐王朝的社會風貌與內在的尖銳矛盾。

據考證,上述兩首詩所描述的兩種場景,時間間隔不超過45年。我們難以相信,一場變亂,就能讓公平穩定(小縣城都有萬戶人口,雖有誇張,但其發達程度就當時的情況而言已不算低)的經濟陡然陷入凋敝。若要深究其中的原因,還得談談均田制:

均田制,簡單而言,即朝廷將無主土地按人口數分給農民耕作,土地為國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後歸其所有。地主階級的土地並不屬於均田範圍。

用現在的眼光來看,均田制的目的在於緩和被統治者的反抗,以利於政府對農民的控制,以及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但均田制雖然包括私有土地,但能用來授受的土地只是無主土地和荒地,數量有限。因而均田農民受田,開始就普遍達不到應受額。

隨著大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發展,國有土地通過各種方式不斷轉化為私有土地。到玄宗開元天寶(注意,安史之亂就在此時發生)年間,土地還授實際上已不能實行。

均田制本身存在的弊端和制度的腐化變形,最終將唐王朝從公私分明、國富民強的經濟繁榮期拖入了貧富懸殊的深淵。所以如今,我們看到「朱門酒肉臭」之類的描述也就不足為奇了。

文化不再開放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李白《客中行》

從當初的文成公主進藏,到日本派遣唐使赴長安,長安發展為空前絕後的國際化大都市、胡人安祿山受寵於朝廷,無一不彰顯了唐王朝文化在盛世期的開放與繁榮。

遙想當年,「天可汗」唐太宗的豪言壯語猶擲地有聲:「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

時隔多年,唐太宗的後代唐武宗等皇帝,或是出於個人喜好,或是迫於形勢(寺院土地不輸課稅,僧侶免除賦役,佛教寺院經濟過分擴張,損害了國庫收入,與普通地主也存在著矛盾),進行了諸如毀佛滅佛之類的活動。由於唐王朝是統一的王朝,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下推行的毀教政策,在整個中國地區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武宗朝後,摩尼教被迫轉為秘密宗教,在此後的多次農民起義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推動了唐王朝的滅亡。

事佛求福,乃更得禍。由此觀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

——韓愈《諫迎佛骨表》

唐武宗崇信道教,深惡佛教,在道士趙歸真的鼓動和大臣李德裕的支持下,842年開始漸進地進行毀佛,在845年達到高潮,846年武宗死後終止。這場轟轟烈烈的政治宗教運動,史稱「唐武宗滅佛」。諷刺的是,唐太宗本人也是道教信徒,但他能看清宗教文化多元化對治國的作用,趨利避害。在他的默許和支持下,玄奘的漫遊和著述使佛教發揚光大。

盛世的不安

由「大歷史」的觀點看來,任一事件與歷史的未來走向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即使在事件發生時,其影響並非立竿見影。

「安史之亂」之所以受到史家重視,原因在於:它本身充當了歷史轉型期的見證與爆發點,一切秩序都在此時分崩離析,直至危及江山社稷。

事實上,導致唐朝衰落的種種,冥冥中似乎早已註定,只是靜待時機一擁而上,壓迫這個幾近腐朽的王朝。

高度集權下統治者的昏庸、制度的僵化……大唐璀璨無比,卻也最終褪去天朝的榮光,永遠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正所謂: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李白《憶秦娥》

參考資料:

[1]《中國通史》--呂思勉

[2]《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黃仁宇

[3]《中國哲學簡史》--馮友蘭

文案/張熹

排版/up桐

封面/熊知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卡德摩 的精彩文章:

TAG:阿卡德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