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再過十年左右,火箭院可以送您到太空旅遊,花錢比現在少多了!

再過十年左右,火箭院可以送您到太空旅遊,花錢比現在少多了!

春節期間,旅遊市場持續火爆。國內游、出境游……朋友圈裡到處是「撥開」人山人海後的自拍照。現在,請平復下你的小心臟,未來的旅遊咱不在地球上湊熱鬧,再過10年左右,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火箭院」)就可以送你去太空旅遊,那時候你自拍的背景可是實實在在的星辰大海。

△俯瞰地球一角

普通人也能游太空?這得花多少錢?請再次平復下你的小心臟,火箭院研發中心打造的「太空旅遊項目」比起現在動輒幾千萬美元的「太空游」,要便宜得多,全程估算20-25萬美元。這個數字似乎離我們不那麼遙遠了,那火箭院的「太空旅遊」都能幹啥?

「太空游」全程約30分鐘

可以飛到距地球100多公里的高空

太空游的關鍵是運載器,太空旅遊項目負責人韓鵬鑫說,他們設計的運載器具有火箭動力、飛機外形。升空的過程和發射火箭一樣,垂直起飛,返回地球時又像坐飛機在機場水平著陸,全程飛行的最高高度距離地球100多公里。這個高度是什麼概念呢?我們乘坐飛機時距離地球僅10到12公里,太空游到達的最高高度是它的10倍左右。第一代運載器全程飛行大約30分鐘,其中在高空停留十幾分鐘。這個時候,乘客可以在艙內自由活動,盡情享受太空游的美妙。首先最神奇的體驗是失重,就像航天員一樣,大家可以在艙內飄來飄去,然後就要把眼睛鎖定窗外啦,浩瀚星空圍繞在身邊,低頭就能看到地球的邊緣,祖國的全貌也盡收眼底,找好角度還可以看到外太空……此外,乘客還可以進行科學實驗,甚至能體驗模擬駕駛飛行器。

△電影《太空旅客》海報

是不是聽起來心馳神往!那旅遊之前需要做什麼準備嗎?太空旅遊項目工程師趙建波說,在飛行過程中,乘客身體要承受過載、失重的考驗,過載大概是3g左右,這個量級比較小,要知道我們的宇航員承受的是9g-10g。所以,乘客只需要訓練幾周時間,而且密閉艙內有氧氣,飛行時也不需要穿宇航服,輕輕鬆鬆游太空。

火箭院的太空游更適合大眾

太空游一直被視為富豪的「燒錢遊戲」,從2001年誕生第一位太空遊客到現在,僅有20多人實現太空旅遊,票價已經從原來的2000萬美元漲到現在的7500萬美元。太空遊客乘坐的都是俄羅斯的載人飛船,目的地是國際空間站,整個行程大概持續7天。

△首位太空遊客丹尼斯·蒂托

韓鵬鑫說,國外太空游使用的是一次性火箭進行軌道飛行,也就是在距離地球300公里以上的高空飛行,要飛到軌道高度大概400公里的國際空間站生活七八天,僅前期的訓練就要一年多的時間,所以費用昂貴。

對於這樣的太空游,普通人只能望而興嘆!要想讓普通大眾消費得起,「太空旅遊必須放棄一次性火箭,搭乘重複使用運載器飛到亞軌道進行短時間停留,曲線實現太空旅行」。韓鵬鑫所說的亞軌道,就是距離地球35-300公里的高空,由於沒有達到繞地飛行速度,運載器相當於在太空做了個拋物線回到地球,不能像軌道飛行那樣環繞地球。

這樣看來,火箭院的太空旅遊從「亞軌道」開始,採用重複使用運載器,相對低的價格也可以滿足大眾對太空的嚮往。

火箭院太空游將實現「航班式」發射

三天一班

2015年起,SpaceX公司就開始發射火箭並回收,直到2017年3月,SpaceX公司的獵鷹9運載火箭一級才首次實現了重複使用。今年年初引發全球關注的獵鷹重型也只是實現了部分回收。SpaceX公司的重複使用技術路徑是在現有火箭方案基礎上進行改進,所以我們看到的整個過程是垂直起飛、垂直降落。

△SpaceX火箭回收

火箭院重複使用技術領域資深專家蔡巧言介紹,除了SpaceX公司走的這條技術路徑外,早在本世紀初,火箭院研發中心就率先提出全新的重複使用技術路線,也就是我們前文提到的從地面垂直自主起飛、水平降落。

對於為什麼要選用這樣的技術路線,蔡巧言說,一方面基於當前我們動力系統的特點,更重要的是這樣的重複使用運載器執行任務時,效率更高。按照當前的設計,「研發中心的重複使用運載器將實現『航班式』發射,飛行器飛行一次後,只需要在地面進行相關的檢測、加註等準備工作,兩天之後就可以執行第二次任務。而且如飛機般的水平降落可以讓乘客感覺更加舒適。這樣的運載器預計可以重複使用50次。」

目前,火箭院研發中心正在加緊開展重複使用技術的試驗驗證,距離「太空游」成行的日子越來越近。

歐美民營企業也在開發「亞軌道太空游」

火箭院比其有優勢

隨著航天熱升溫,很多公司看到「亞軌道太空游」的商機。趙建波介紹,除了火箭院外,目前全球有3家民營公司在開展亞軌道太空游業務,分別是英國的「維珍銀河」公司、美國的「藍色起源」公司及「XCOR」公司。大家都採用重複使用運載器,但技術路徑各不相同,目前進展大體同步,都在進行相關技術的驗證。「維珍銀河」、「XCOR」已經接受太空游的預訂,其中「維珍銀河」預售出了八九百張票。

△維珍銀河「太空船二號」模擬圖

△藍色起源「新謝潑德」模擬圖

△XCOR「山貓二號」模擬圖

「從費用上來說,我們的『太空旅遊』項目與這幾家公司處於同一水平,但從載客量、技術儲備、舒適性、安全性、未來的市場預期等方面,我們還是有一定的優勢」。韓鵬鑫介紹道,「我們的重複使用運載器內部空間大概有十幾平米,一次飛行能搭載5-20名乘客,國外這幾家公司的公開數據顯示載客量為2-6人」。此外,由於圍繞前期提出的發展思路,展開了多年的研究工作,火箭院研發中心「太空旅遊項目」擁有大量的技術儲備,為提升未來此型運載器的水平打下基礎。「我們的試驗樣機首飛可靠性可以達0.95,這個指標遠高於對首飛火箭的要求,我們有很多技術手段提高它的可靠性,隨著正式實施『太空旅遊』,可靠性還會逐漸提高」。蔡巧言表示,我們就是要打造一型「廉價、快速、便捷、可靠」的重複使用運載器,實現中國百姓進入太空的夢想!

(圖片來源於網路)

歡迎訪問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官方微博:@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