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狗年說狗,盤點那些名字裡帶「狗」的北京衚衕

狗年說狗,盤點那些名字裡帶「狗」的北京衚衕

知道嗎?在北京,有許多以生肖命名的衚衕,它們不僅有著豐厚的歷史積澱,還有著各種「奇葩」的名字。今年是狗年,就讓小編帶您盤點一下,北京城裡那些名字裡帶「狗」的衚衕吧!

「狗尾巴衚衕」在清朱一新撰寫的《京師坊巷志稿》曾收錄有九條,現在仍能覓到痕迹的「壽逾百衚衕」和「高義伯衚衕」,原來都稱「狗尾巴衚衕」。壽逾百衚衕位於復興門內大街南側的筆管衚衕東邊,呈東西走向。所謂「壽逾百」系由吉語「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長命百歲」演化而得。「高義伯衚衕」位於太僕寺街和力學衚衕(原李閣老衚衕)之間,彎彎曲曲呈南北走向。

此外,在豐盛衚衕和兵馬司衚衕之間原來也有一條狗尾衚衕,後來改成了「高柏衚衕」。而並不是因為曲里拐彎的形狀而得名的「狗尾巴衚衕」也有一個,即位於天壇西北角、西半壁街南邊的「狗尾巴衚衕」,這條小衚衕曾是龍鬚溝一條支流的尾端,形成街巷後稱「溝尾巴衚衕」,後被叫成了「狗尾巴衚衕」。1965年,溝尾巴衚衕、後溝沿、草帽衚衕,天順衚衕、小溝衚衕與興隆街合併,統稱西草市東街。

而如今位於西城區德內大街東側的東明衚衕,在清代《乾隆京城全圖》記載中也被記作狗尾巴衚衕。因觀音寺曾在此衚衕的21號,清末改稱觀音寺,1965年改名東明衚衕。

除了叫「狗尾巴衚衕」,老北京還有很多叫「打狗巷」的地方,多因早年間街巷內設打狗、殺狗的作坊或狗肉鋪而得名,明《京師五城坊巷衚衕集》和清《京師坊巷志稿》共記載有五處叫「打狗巷」的地方,但如今大多都只能在老地圖上尋覓了。

明萬曆年間地圖

比如位於和平門外的「打狗巷」,北起香爐營頭條,南至香爐營五條,衚衕呈南北走向,明代屬宣北坊,1965年整頓街巷名稱時諧音改為大溝沿衚衕。位於崇文門外的「打狗巷」,東起北五老衚衕,西至閻王廟后街,清稱打狗巷,民國初改稱打鼓巷。還有一處打狗巷位於法華寺街東側,因為當時這一帶有不少亂葬崗子,野狗很多。附近居民為了自身的安全,不得不組織起來打狗,所以留下「打狗巷」的地名。清光緒年間,這裡因為有一個小土崗,改名為南崗子,清宣統時又改為北崗子和南崗子兩條衚衕。1965年北崗子把原李家坡併入,改名北崗子街。南崗子把原崗子衚衕併入,改名南崗子街。

民國時期地圖

除此之外,景山西街西北側曾經還有條據傳形成於元代的狗鷹衚衕,民國後諧音改成「高卧衚衕」。明代東單路口東北側也曾有個楊狗頭衚衕,據傳因衚衕內有一楊姓山東人經營的淮杞燉狗頭店鋪得名,只是這條衚衕在清代已消失。

因為重名的地方太多,加之有些衚衕原名聽起來不雅,很多以生肖命名的衚衕都改變了原來的名字,但是,老北京衚衕的建築風格和文化風韻卻傳承了下來,成為北京的一大特色旅遊景觀。

暢遊西城

覽古都風貌 · 品京韻文化

喜歡可以轉發或收藏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暢遊西城 的精彩文章:

TAG:暢遊西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