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颱風為什麼是道的圖式?以道德經為例,今天我們應如何讀書?閱之得悟,聞之得喜

颱風為什麼是道的圖式?以道德經為例,今天我們應如何讀書?閱之得悟,聞之得喜

閱之得悟,聞之得喜。

這是閱讀的最好境界,也是一本書和一篇文章好不好、並且是不是適合自身的尺子。

世間的書汗牛充棟,天下的文章魚龍混雜。現代社會節奏加快,一篇文章、一本書好不好?有沒有價值?有沒有瀏覽下去的必要?我們用寶貴的時間去選擇哪些去讀呢?

答案主要有:讀聖賢之書、經典之書、前沿之書、實用之書(文章也是如此)。不多言。

閱之得悟,聞之得喜。

猶如六祖初聞《金剛經》。

何以得悟?何以得喜?一定是有高明之處。《道德經》高明,史上已有無數經論。

隨手舉一個「栗子」。什麼是道?

一陰一陽謂之道。但若站位於陽,或站位於陰,是合道嗎?不是。

是站位於無,站位於中才合道,中道而行。

陰陽是動態的嗎?相反相成,當然是。

但以無觀有,以神觀動,則是靜態的。

道之所以高明,就是「無」「中」生「有」,」「靜」「中」生「動」,直指人心,直指天地心。

猶如颱風是旋轉的,陰陽激蕩相推,相機而動。但其中心風平浪靜,天氣晴朗,是靜態的,是無的狀態。

小學生都懂得颱風是壞是好?正如路不僅僅是直,不僅僅是彎,而是是又直又彎。颱風不僅僅是壞,也不僅僅是好,而是好壞都有。壞是破壞性,但破中有立——它的好是帶來了充沛的雨水,自然的休漁,隨後而來的是晴朗的天氣,新鮮的空氣等等。

簡言之,颱風略如道的圖式,是道的一種示現。

天下不少好書、好的文章、好的理論,都是對道的積極探索和解讀,或是暗合道的基本規律,或是按照道的指向來行動,來發明發現,來創新創造的。如經絡說、如辯證法,如二進位、如場論、如測不準理論、如暗物質理論、如量子學說等。

因此,讀好書要取其神,悟其智。

特別是對於一些古奧、抽象、艱澀的聖賢之書,及其駁雜的經典解讀,認真閱讀,喜歡才行;快速瀏覽,領悟就好。

面上著眼,不求全,但求精;點上著手,不求甚解,但求甚深。

閱之得悟,聞之得喜。

得意忘言。書就是這個「言」。

過河拆橋,書就是這個「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行天下光未央 的精彩文章:

TAG:經行天下光未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