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殲-15B:中國首款彈射艦載機

殲-15B:中國首款彈射艦載機

來源:環球網

直-20高清圖近期在主要軍事論壇曝出

2016年運-20大型運輸機服役,今年2月殲-20隱身戰機正式列裝作戰部隊,解放軍重磅航空裝備的「20系列」又來一位!2018年春節長假過後第一天「軍迷有驚喜」,國內軍事論壇上赫然首次出現了中國10噸級通用直升機直-20的高清照片,諸多細節一覽無餘,很快有資深航空迷根據照片標註出了主旋翼電熱除冰帶、尾槳、槳轂、機頭雷達、空速管、前視紅外感測器等諸多部位名稱,而高清圖的左側還顯示有中國航空工業試飛中心的保障車輛。種種跡象表明,直-20正在揭去層層面紗,向國人展開英姿。另有請求匿名的軍事觀察人士表示,隨著旋翼防除冰技術的完全攻克,隨著國產渦軸-10發動機的性能趨於穩定,直-20研製中的諸多重大挑戰都已經基本拿下,距離正式入列服役已為期不遠,他預計直-20將在明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閱兵式上大展風采。

圖片顯示,直-20總體布局採用了單旋翼5葉主槳和帶十字形尾槳的典型布局,外形與黑鷹類似,但採用5葉主槳構型,而非黑鷹的4片主槳翼,增多的主槳葉可以提高升力、降低噪音,而後掠尖削槳尖設計可以推遲跨聲速激波、減小氣動阻力,提高懸停效率並降低油耗。直-20機身也比黑鷹略顯方正,貨艙空間更加優化。圖片還能看到機身繪有八一軍徽標誌,但其實這並不能證明該機已經服役,試飛期間尚未入役的軍機塗有軍徽此前較為常見,只能說明用戶是軍方。

直-20部點陣圖

在研製新一代重點型號直升機的過程中,必然攻克諸多技術挑戰,首先就是發動機。根據公開的資料分析,武直-10採用的渦軸-9發動機動力輸出雖然勉強夠用,卻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武器掛載能力和機動性能。通過幾界天津直升機博覽會、北京航展和珠海航展的觀察,隨著我國精密機械加工能力的提升,在以我為主、國際合作的雙重推動之下,中國渦輪軸發動機的水平得以迅速提升,新一代渦軸發動機的油耗降低,功率提高,根據外媒的說法,新發動機最大功率1600千瓦 (約合2145馬力),而相比之下黑鷹所用發動機的最新版本GE T700-701D最大功率是 1500千瓦(約合2011 馬力)。強勁的中國心必然賦予直-20更好的改裝冗餘度和更好的環境適應性。

去年9月記者曾專訪了中國直升機工業的一位領軍人物:直升機所總設計師、航空工業首席技術專家,他當時提及根據用戶高的新的需求,我國「新一代重點型號直升機」採用了世界先進技術,實現「全域」、「全時」與「複雜氣候」下的使用能力,滿足諸如高原、海島等複雜地形環境,要能藉助微光夜視紅外融合等先進技術,無論白天黑夜,無論風沙、雨雪、結冰等複雜環境下,都必須能夠隨時出動。

直-20與黑鷹正面對比

所以,我們看到,無論是冰冷的哈爾濱還是高海拔的高原機場,都能看到直-20試飛的身影,她必須適應各種複雜的環境。2017年11月22日曾有外媒配發圖片報道稱,編號為635和636的兩架直-20現身甘肅甘南夏河機場,進行高海拔試飛。實際上,早在2006年的珠海航展上,航空工業展台上就首次出現了10噸級通用直升機的模型,而2013年12月23日直-20在哈爾濱實現了首飛,在此之前就有細心的網友通過谷歌地圖注意到了直-20原型機的俯視照,首飛之後還有網友在高速路上拍到匆匆趕赴外地試飛的直-20側影照。

雪地試飛的直-20資料圖

外媒刊發的甘肅夏河機場的直-20

直-20與黑鷹系列側面對比

黑鷹與直-20側面對比

旋翼防除冰是直-20必須攻克的非常核心的先進技術,它要求對複合材料內埋加熱組件的熱功率密度進行精準控制,溫度過高就燒壞槳葉,溫度太低又無法除冰,二者都可釀成機毀人亡的災難性事故,而且內埋加熱組件的槳葉在高速旋轉之下,還必須保證可靠耐用,其間涉及的技術問題極其複雜,長期以來是我們的一大空白,該技術也曾是美國和法國的「不傳之秘」,西方的S-92、新黑鷹、EH-101和超美洲豹等型號曾讓我們遠羨慨嘆。如今,從直-20高清照片可大致看到內埋式除冰組件,說明這項技術也已經拿下!

除了旋翼防除冰,電傳飛控技術也是中國新一代直升機研製的關鍵,與傳統的機械飛控相比,電傳飛控能大幅降低機體重量,大大提高飛行操控性能,有分析認為,直-20應採用了中國自主研發的先進電傳飛控技術,躋身世界直升機飛控技術第一梯隊。

直-20側後照

航空分析人士認為,直-20在主旋翼、平尾甚至機身等諸多部位大量運用了複合材料。根據此前的公開報道,在以武直-10、直-19、AC313為代表的國產第三代直升機上,複合材料的運用比例已經逐漸提升。相信,直-20的複合材料運用比例將創新高。

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對於直-20這種10噸級的中型多用途直升機的需求就顯得迫切起來,尤其是在西部的多山高原地帶。在中美關係蜜月期,解放軍曾引進了24架S-70C-2「黑鷹」直升機,該機的動力系統採用通用電氣T700-701A渦軸發動機,其出色的高原性能給陸航部隊留下深刻印象,然而80年代末之後無法繼續引進整機,僅以高寒地帶人道主義救援的原因繼續獲得一些零部件,裝備需求的滿足依然是捉襟見肘,即使後來從俄羅斯引進了米-17V5高原型運輸直升機,也屬於應急之需,主力裝備受制於人的局面依然存在。

中國渦軸發動機近年來頻頻現身公開展會

大名鼎鼎的黑鷹直升機由於具有極好的通用性,從基本的突擊運輸型衍生出特種作戰型、電子作戰型、搜索救援型、醫療救護型、艦載反潛型、艦載運輸等等諸多型號,基於同樣的平台,極大減輕了後勤負擔,提高了維修便利性,裝備的範圍遍及美軍四大軍種,還出口到眾多地區。

直-20就是中國版的性能更好的黑鷹,服役後可與國產大型運輸機運-20搭配,一旦有事迅速組合投送,對提高中國陸軍的機動能力具有重大意義,「飛起來」的中國陸軍,機動作戰能力必將得到空前提高;海軍也對直-20存在很大需求,只需略加改型就可配備到我們的護衛艦、驅逐艦、兩棲登陸艦和航母上,可擔負反艦、反潛、登陸、補給、搜救等多種職能;空降兵等特種作戰力量也是直-20的用武之地,配合性能先進的直-20,中國特戰隊員可形成更加強大的機降突擊能力,大大擴展特戰尖兵的作戰靈活性。

殲-15B:中國首款彈射艦載機

來源:四代重殲

隨著002號國產航母的建造完畢,中國全力轉向下一代航母首艦建造,相關配套裝備加速研製,全力爭取在第三艘航母下水之前,全部研製完成。當前,055型驅逐艦已經完全滿足中國第二代航母戰鬥群的帶刀侍衛角色。尚且缺乏的核心配套裝備主要有075型兩棲攻擊艦、空警-600艦載預警機、054B型護衛艦、096型戰略核潛艇和殲-15B彈射型艦載機等等。其中,075型兩棲攻擊艦,中國已經具備建造能力,只要開工,便可快速建造完成。預計,在首批055型驅逐艦建造完畢,便會開始建造075型兩棲攻擊艦。

對於中國下一代航母戰鬥群而言,最為重要的殲-15B彈射型艦載機早已完成原型機研製。據悉,殲-15B艦載機已進行過上千次彈射試驗。由此可知,殲-15B艦載機的研製,已經基本完成。在遼寧艦服役後,殲-15艦載機作為中國第一代艦載機,具有重大意義。殲-15的服役,讓遼寧艦成為一艘真正具備實戰能力的超級航母。而且,殲-15戰鬥機還是中國首批艦載機飛行員的唯一培訓平台。雖然殲-15採用滑躍起飛,但作為一款重型艦載機,具有航程遠、載彈量大的優勢,擁有出色的海上制空能力。

在2017年,飛行員袁偉駕駛一架殲-15發生嚴重的撞鳥事件。袁偉為了保住殲-15戰鬥機,臨危不亂,沉著冷靜,在地面指揮的幫助下,成功迫降。這一事件,也首次曝光了殲-15艦載機的造價,高達4億人民幣。而美國F-18A/B「超級大黃蜂」造價僅5500萬美元,摺合人民幣約3.3億。殲-15艦載機之所以造價昂貴,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殲-15是中國首款艦載機,沒有技術積累,直接推高了研發成本;其二:殲-15產量遠遠低於美國F-18A/B艦載機,缺乏規模效應。但不可否認,殲-15的出現,徹底打破了國外對中國艦載機的技術封鎖,實現了航母艦載機的國產化。

而殲-15B作為殲-15的繼任者,造價更加昂貴!據悉,殲-15B彈射型艦載機造價高達5億人民幣。美國F-35B海軍艦載版由於接到大量海外訂單,並且馬丁·洛克希德公司對生產線進行了全面升級,不僅提高了F-35艦載機的產量,而且將成本降至約8500美元,摺合人民幣約5.1億,與殲-15B價格極為接近。同時,美國F-35艦載機的出口價格,遠遠高於成本價,所得利潤又可大大攤薄成本,從而極大地降低了F-35的造價。其中挪威向美國訂購52架F-35戰鬥機,總價高達100億美元的天價!單價逼近2億美元。

不是F-35不貴,而是有很多西方國家集體為F-35的高昂造價買單。說到底,就是向美國繳納保護費,買F-35,保平安。中國作為新興的軍事強國,堅持獨立自主,國家安全不依賴於任何其他國家。價值5億人民幣的殲-15B艦載機背後,包含的是無數中國科學家的心血,和不可估量的技術突破!對於中國而言,先進的戰鬥機買不來,先進的技術更加買不來。我們只能一步一個腳印地自主研發,該花的錢,一分也不能少。若是從技術出發,5億單價的殲-15B彈射型艦載機一點都不貴,反而證明了中國國產技術的進步。

待中國第二代航母戰鬥群成型,中國海軍將縱橫遠洋,成為除美國之外的第二支全球性遠洋海軍!

藍海長青系列自媒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藍海長青智庫 的精彩文章:

無人作戰系統發展趨勢前瞻
美國空軍測試全球首個綜合空地防撞系統

TAG:藍海長青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