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淺談民間古玩收藏與鑒賞

淺談民間古玩收藏與鑒賞

中國瓷器,國之精粹,民之愛物,千百年來,傳承不息。其原因除了廣泛的實用性外,更在於獨領的藝術性。集造型藝術、繪畫藝術、創作設計藝術、匠心獨運藝術於一身。因而是一門神奇的綜合藝術,這在宋元時期,就已表現的淋漓盡致,為中華民族的瓷器發展史留下了不朽的軌跡。

古玩收藏是一個人興趣的使然,精神的寄託,蘊含著對古典藝術執著的愛;是生活的充實,物質的積累,亦是一種汲古鑒今的時空超脫。我們有幸領略漢唐之風采、知遇宋元之奇葩、結緣明清之華麗,得前人之精藏,傳前人之愛物,就有義務飽今人之眼福,承華夏之文明。

古玩收藏需要一個良好的心態。不炫耀自己,不貶損他人。認為對的就去做,不管別人怎麼說。收到「寶貝」,不奢望一夜暴富;收到贗品,不埋怨自己眼力。「古玩」者突出其「玩」,玩心態、玩志趣。「玩」者「樂道」也。「收藏」者突出其「藏」,藏精神、藏物質,「藏」者「充實」也。

當然,收藏需要付出,血汗不可輕拋。面對目前仿品泛濫,市場混亂、專家真偽難辨、拍賣忽悠行騙的局面。更有人出言不遜,信口雌黃,隨意定論,否定民藏。如說「國博沒有的民間就不可能有」、「我們沒見過的都是假的。」等等,違背社情,踐踏民意。官方不認民藏,民藏欲語無權。於是,相互打官司者有之,學術攻擊者有之,文筆嘴仗不斷,口舌是非多多,有無計者不僅哀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人品如此,何出真品!不過是利益趨真假亦真,利益使假真亦假!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先生坦言:「鑒寶不是故宮專家的特長。一是博物館門類分得很細,專家只能接觸到自己的領域,無法接觸到其它任何領域。二是博物館專家只識自己的館藏真品,不了解贗品仿品的具體情況,所以沒有識別真假的能力。」院長的坦誠,令人欽佩,值得深思!在浩如煙海的古代遺留面前,高端尚如此,何況半瓶醋。誰都不能自封「專家」,標榜「大師」。

見多者識廣,我們每到一處,先參觀博物館,後走進古玩店,哪怕市場地攤,也要轉一大圈。在實踐中摸爬,注重實物作依據;在辨識中提高,相信實踐出真知。高手在民間,善學必有益。每收藏一件重器,看看包漿釉色和紋飾、查查前賢論述及定義、敲敲發聲悶濁程度、微觀氣泡表現形式。審視底部,分析胎質,「看瓷不看底,斷代無道理。」面對陌生之器,學而時習,相信自己,胸有成竹,然後做出決斷,再無反悔之意。即使走眼,權當學習,破財消災,人生常有之事!

俗話說,「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就說人吧,骨頭可以換取,肌肉可以挖補,個頭可憑鞋底,容貌可以修飾,但永遠無法改變的是內在氣質、品格才智,還有那慢慢衰老的自然趨勢。古瓷亦然,無論怎麼高仿,找不回絕跡的胎土,偷不回古老的絕技,塑不出時代的神韻,造不出歲月的陳跡。元青花高仿大師面對記者坦而言之:「也只能仿百分之七八十。」何也?沒有了「蘇麻利青」外來顏料,沒有了「二元配方」耐溫胎土、青花發色不到位,煅燒溫度上不去,雖器表做的完全相似,鐵鏽黑斑都能亂真。但稍有經驗者「一看一觸」就不難發現,元青花有暈散、有黑斑下沉,觸感凹凸不平,仿品卻無此特徵。任何顏料越濃越高出釉面,而「蘇麻利青」形成的黑斑反而形成凹坑,這種特有的神韻,連頂級的高手都不能百分百亂真,何況普通仿造者呢?

目前,正值國家文藝復興時期,文物局鼓勵民間收藏、認定大量文物在民間。藉此機遇,我們編寫這本圖錄,旨在普及收藏知識,推動民藏發展,為進一步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盡綿薄之力。

宋元瓷器的時代離我們很遠,作為收藏者,從幾百件藏品中篩選編冊,其中涉及歷史知識、學術問題、專業術語等,大量數據要點,除來自古籍,來自網路,更多的來自對實物的檢測分析。要把每一件都說清楚,斷準確,力不從心,極不容易,錯誤漏洞在所難免,還望行家不吝賜教。

本圖冊是「華儀博物館」內部藏品的宣傳圖錄,作為第一手資料提供經紀,是其中目的之一。同時,也是個人收藏把玩後的心得體會、鑒賞結果,供愛好古玩的朋友參考。若有疑義,解釋權在編者本人,歡迎探討,萬分感激!

GIF

愛好古玩收藏,請關注甘州子慶賢人網

有關問題探討請諮詢:

讀而思duersi

讀而思,為您每日推薦值得深度思考的文章!如果文章不錯,也記得把它分享給更多的人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1/25/2018 那幾天左右完成的一篇文章
盧冠廷,被低估了的音樂人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