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旁觀者眼裡的數字貨幣

一個旁觀者眼裡的數字貨幣

所有人都無法否認,2017年最吸引眼球的事物就是——數字貨幣,價格上飛下跳的token市場,像一個性感的小妖精撥撩著每個人暴富的貪慾。

我們選取四個代表性的數字貨幣,看一看它們2017年全年漲幅:

比特幣14倍,以太坊90倍,萊特幣52倍,瑞波幣更是驚人的302倍,從這組喪心病狂的漲幅數據來看,也就不難怪幣圈能喊出「一幣一別墅」、「人間一日,幣圈一年」的狂熱口號。

不考慮數字貨幣底層區塊鏈技術的技術價值,從傳統金融的角度來看,任何數字貨幣都是空氣,原因如下:

數字貨幣交易所的建立,助漲了數字貨幣投資的泡沫,讓本來小眾的、以場外C2C為主的數字貨幣交易進入了大眾的視野。就這樣,7*24小時全年無休、脫離監管、互聯網時代全球參與的特質,人類歷史第一個全球化的鬱金香遊戲誕生了。

無數草莽英雄們迅速盯上了這個市場——他們或通過圈內大佬背書迅速發行新幣而後登錄交易所(所謂的二級市場)無風險套利,或通過和籌碼集中度高的玩家(通常是發行方、私募機構或者交易所)共謀來進行操縱市場,或在市場割裂(在同一時點不同交易所的同一數字貨幣交易差價高達10%的情況,很常見)進行程序化交易套利,或通過和籌碼集中度高的玩家(通常是發行方、私募機構或者交易所)共謀來進行操縱市場,或利用黑客技術直接攻擊交易所和大的礦池等…

另一方面,媒體推波助瀾的宣傳下,在這個全民夢想財務自由的浮躁年代,暴富的幣圈大佬們受到熱捧,無從普通人一夜暴富的故事在自媒體、知乎、微博傳頌著,無數韭菜爭相湧入——大家都堅信在這場擊鼓傳花的遊戲里,總有下一個人接自己這一棒。

同樣的,筆者也曾為了錯失「幾個億」扼腕痛惜,也曾因為」酸葡萄「心理對數字貨幣嗤之以鼻(部分跟作者從事傳統金融行業有關),自這個字元串市場從誕生一刻起,我就給它貼上了極客遊戲的標籤,2013年耳聞交易活躍起來後,又給它貼了一個Ponzi騙局的標籤。

直到,2017年身邊有朋友投資比特幣年收益六位數;

直到迅雷、美圖等一個個知名互聯網企業紛紛IMO/ICO(initial miner/coin offering);

展開:「近期,區塊鏈產品美鏈(BEC)上線OKEX,截止到23日18點超過3美元。根據美鏈的白皮書介紹,美鏈發行70億代幣,總市值已經突破210億美元。美鏈此次的代幣50%用於用戶和生態獎勵、30%用於基金會運營支出、10%用於後期社區發展、10%用於激勵創始團隊和核心開發人員。當前,美圖公司市值為440億港幣左右,這意味著美鏈市值很短時間已達4個美圖公司市值。」——雷帝網

直到第一個國家級玩家——我們的好朋友——委內瑞拉於2018年2月20日正式ICO發行了石油幣(Petro coin);

展開:「日前,「石油幣」在委內瑞拉開始預售,首批發行1億個。根據官方數據顯示,在預售首日共募集到7.35億美元資金,約合人民幣46.6億元。據悉,發行「石油幣」的物質基礎是源於該國奧里諾科重油帶阿亞庫喬區塊1號油田的全部石油儲量,這意味著「石油幣」的價值超過6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80億元。」——中關村在線

在如此光怪陸離、讓人驚嘆的現實面前,筆者一次又一次的挨著耳光,直到被扇得頭暈腦脹至自我懷疑——是不是所謂「清醒」是錯的???

後記:此文僅供討論,不構成投資建議。

下一篇文章,我們將討論數字貨幣的發展解構了哪些東西和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肖馬雜談 的精彩文章:

TAG:肖馬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