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假如你是微軟,會買下哪家遊戲商?

假如你是微軟,會買下哪家遊戲商?

一入愛玩深似海 從此遊戲無界限

微軟的遊戲陣容太弱,收購其他工作室和作品是最直接的方法。當然,本文純屬娛樂,切勿當真。

去年還是Xbox部門主管的菲力·斯賓塞曾在接受Bloomberg的採訪時表示,想要尋找「創造內容」的路子。

對於微軟來說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大概都不算問題,或許也就是因為這篇採訪才在前一陣傳出了「微軟意欲收購EA」這樣的傳聞。

微軟在主機行業的主要對頭是索尼,而索尼的PS4有著非常健全和龐大的第一方遊戲陣營。不過微軟則將Xbox融入到了自家的生態系統之中,使得這個遊戲機某種意義上更像是個Win10附屬品。

而且過去也傳出不少微軟旗下工作室的「消息」 —— 比如Lionhead —— 而且砸錢收購工作室可能會導致一些作為玩家的你不想看到的事情:假設《賽博朋克2077》是一款Win10商店限定遊戲…… 你顫抖了嗎?

那麼讓我們來做一個假設吧。我們現在是大金主微軟,我們手裡有錢又無聊,然後想要買一些金光閃閃的遊戲公司作為自己的新玩具,你會選誰呢?

選擇一:BioWare

之前傳出微軟可能收購EA的傳聞,但或許微軟會對EA的某些部位更感興趣呢?

雖然現在《質量效應:仙女座》之後ME系列被冷藏,下一部《龍騰世紀》又不知要等到什麼時候,但BioWare在業界依舊是個有分量的名字。

然而因為星戰的獨家授權,使得如今EA也被套上了這個無形的枷鎖,如果《聖歌》發售之後未能讓他們滿意,你猜EA會做什麼?

而且BioWare和微軟多少還有那麼一點歷史關係:《質量效應》最初是Xbox 360獨佔遊戲。雖然這個關係有點牽強,但微軟也確實發行過BioWare的遊戲作品哦。

當然了,最大的問題是EA真的肯放BioWare嗎?畢竟EA擅長的是關閉工作室,而不是賣掉。

可能性:三成。沒人能活著離開EA。

選擇二:育碧

真要說的話這個買賣一定划算。育碧旗下有著一系列名作,比如《刺客信條》系列、《全境封鎖》、《榮耀戰魂》和《看門狗》系列,而且還有《彩虹六號:圍攻》這個電競黑馬。

另外育碧有著自己的遊戲平台和商店,雖然不像Steam那麼全面但也比如今微軟Win10商店的陣容好看的多。如果微軟考慮買下育碧,可謂是一個一體式的解決方案。

不過除了土豆之外,最主要的問題在於:掌握著育碧命門的「吉列莫特家族」曾努力抵抗著維旺迪的收購,所以如果微軟打算下手的話很難不遇到同樣的待遇。

而且即便微軟有著比維旺迪更鼓的錢包並真的買下了育碧,那些創意總監和團隊領袖也不一定會選擇留下。

但即便如此,比起(最近被噴的飛起的)EA來說育碧至少更受玩家歡迎而且肯定比買下EA要便宜,比買(除了Rockstar和GTA就拿不出手的)Take-Two更有用。

可能性:六成。如果一年之內能修復Bug那就是七成以上了。

選擇三:CD Projekt

雖然波蘭人沒有法國人那麼豐富的作品線,但他們和玩家之間的關係最為親密。《巫師》(The Witcher)系列是最受歡迎的RPG遊戲之一,而他們的《賽博朋克2077》也是目前大家最期待的作品,還有可以讓大家愉快玩耍的《昆特牌》。

CD Projekt有著一群需求很高但非常專註和熱情的玩家群體。不過最大的問題大概就是波蘭人很喜歡GOG這個平台,這個平台的數字版遊戲最大的好處就是沒有DRM保護,而這和微軟的政策方針背道而馳。

如果微軟真的要和CD Projekt尋求一場交易的話,就有點像之前收購Mojang那樣:意料之外的昂貴交易,而且需要盡量不插手對方的業務。

但也很有風險,因為巫師系列的受眾畢竟不如《我的世界》那麼廣泛,而且CD Projekt也說了傑洛特的旅行已經結束了。

另外當真的出現收購時,核心成員跑路是不可避免的。不過讓CD Projekt為Xbox推出獨佔作品還是可以做到的。

可能性:兩成。因為無論微軟怎麼折騰,你要怎麼將傑洛特的荒野「開車」之旅變成《巫師:教育版》呢?

選擇四:電子藝界

這是上個月鬧的沸沸揚揚的傳聞,但顯然很不搭。EA有著一大堆讓他們穩定賺錢賺到手抽筋的東西,而且即便真的收購了EA也沒辦法給微軟立刻帶來什麼實質性的好處。

而且微軟如果只是想要獨佔遊戲作品根本不需要買下EA。

就如同大嘴分析師邁克爾·帕切特(Michael Pachter)上個月說過,EA的價值體現之處很大程度在於他們是一個多平台遊戲發行商,所以這顯然不符合微軟的需求。而對於EA來說,這種買賣的風險對他們也太大了。

可能性:你見過懷孕時的克洛根人嗎?就是你大概會聽到吱哇亂叫半天,但什麼也沒有發生。

選擇五:Bungie

「棒雞」在從微軟的魔爪下逃離十年之後,終究是要回到他們的懷抱嗎?實際上業界內每個人都有一個價格,而微軟付得起這錢。

如果微軟真的和Bungie重逢,那麼理想中Bungie就能獲得足夠的資源在《光環》的世界觀下創造一個《命運》規模的遊戲。

他們還可以推出系列重啟、續作、外傳,總之就讓微軟旗下的全球最頂級的FPS遊戲重獲輝煌。

Bungie當初和微軟分手的原因很多,雖然自由的感覺很好,但獨立開發商這條路其實並不好走。

即便微軟開出Mojang那種半自主運營的方式也很難讓Bungie回心轉意。不過最大的問題就在於Bungie目前和動視簽訂的「賣身契」合同。

根據洛杉磯時報的報道,Bungie要為動視開發四部作品和DLC,並且要在2020年前陸續推出。雖然他們可以選擇贖身,但這次自由的代價或許就沒那麼便宜了。

可能性:七成。單純的只是覺得很搭而已。

選擇六:Epic Games

幾年前微軟把《戰爭機器》的開發權從Epic Games手裡拿走,所以如今讓遊戲重回Epic的話有助於提升微軟自身的聲望。

不過除此之外Epic最有名的還是他們的虛幻引擎,外加PUBG的「山寨」作《堡壘之夜 大逃殺模式》一直人氣高漲,對於微軟來說都是非常不錯的資源。

另外Epic的技術力在業界也是數一數二,而微軟也會有相應的資源讓他們發揮的更好。

除此之外微軟還可以趁機說服Epic的老闆蒂姆·斯溫尼(Tim Sweeney),告訴他UWP平台並不是渣渣(或者讓蒂姆證明給微軟UWP就是渣渣)。

可能性:五成。Epic Games現任東家放不放手是一回事,但微軟大概永遠無法讓蒂姆信服UWP不是渣渣。

選擇七:MDHR工作室

《茶杯頭》光在PC上就有超過百萬的銷量(目前Steam的銷量統計是137萬,而官方前陣公布的是總銷量超過200萬),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挑戰性給玩家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微軟一直信任著他們,並為他們提供資源。買下MDHR對微軟來說可謂是小菜一碟,但他們倒是能讓「Xbox獨佔」這個桂冠閃閃發亮。

可能性:六成。不然難道等著被索尼或任天堂買下來嗎?

選擇八:IO Interactive

無論是從玩家體驗還是從遊戲本身的鮮活度來說,《殺手》系列都是一個絕佳的例子。

對於IO來說,從前東家史克威爾艾尼克斯脫離出來之後依舊能保持這個系列的版權可以說是個奇蹟。

或許IO對於再次成為別人家的公司一事會有所猶豫,但在微軟能提供的足夠好的資源和支持下,IO可以開發出古墓麗影級的旗艦遊戲,並為微軟帶來一大堆硬核PC玩家。

可能性:五成。看他們的意願了。

選擇九:Hidden Path Entertainment

這家《防禦陣型》遊戲的開發商坐落於華盛頓州貝爾維尤市,對於同在華盛頓州雷蒙德市的微軟來說就是隔壁鄰居,所以買下來的話可謂十分便利。

這家公司在2013年接手了《帝國時代2》高清重製版的開發工作。

雖然對微軟來說買下這個工作室有點不痛不癢,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

可能性:八成。就看微軟吃不吃窩邊草了。

選擇十:Valve

V社也是前陣收購傳聞中的目標之一,何況G胖曾經也是前微軟員工,不過他離開微軟已經有20年了。

他也是美國最有錢的人之一,所以微軟要買他們得花血本才行。但Valve是一家私人股份有限公司,對任何惡意收購行為免疫。

或許只會因為某位微軟高管想玩《半條命3》想瘋了才會考慮Valve。而且微軟現在需要尋找的是一家遊戲開發公司,顯然V社很早就不幹這行了。

Valve最後一款真正意義上推出的遊戲大概就是DOTA2,而且這也還是五年前的事。

V社這幾年搞了不少東西,包括Steam主機、VR Vive設備等等,所以微軟對他們感興趣也只是因為他們所有的技術。當然了,最重要的是G胖根本就沒有打算要賣掉公司的意思。

可能性:這要是能成真的話,你在讀到本文前就已經玩到《半條命3》了。

本文來源PC Gamers。

——歡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玩網 的精彩文章:

任天堂就是假期的主宰!美國12月銷量NS第一
內斂而純粹的佈道者 暴雪中國掌門人鄭鴻升

TAG:愛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