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領跑中國追趕IBM,中科院阿里雲聯合發布國內首個超導量子處理器

領跑中國追趕IBM,中科院阿里雲聯合發布國內首個超導量子處理器

拓 撲 社

傳 遞 企 業 服 務 價 值

拓撲社(微信:tobshe)2月24日報道

文:王藝多

如果要說未來人類最重要的科技發展趨勢,量子計算必是其中極其重要的一環。它對於未來的改變是巨大並且前所未有的。

- 什麼是量子計算?-

可能你也不是很了解。沒關係。你只需要知道,量子計算能夠以難以置信的速度處理你無法想像的海量大數據。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現有基於經典計算建立的一切都有可能被徹底顛覆。

經典計算機、加密密碼、通信傳輸……太多了,並且還有更多,比如人工智慧、區塊鏈……

- 為什麼?-

因為量子計算的處理速度實在太快了。打個比方:如果說我們現在最快的電腦速度是自行車的話,那麼基於量子計算產生的量子計算機的速度,就是飛機、火箭甚至是UFO。

使用億億次的「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求解一個億億億變數的方程組,所需時間為100年;而使用一台萬億次的量子計算機求解同一個方程組,僅需0.01秒!

更具體來說,假設人們把這種量子計算機運用到監控領域,它可以瞬間在資料庫中掃描60億地球人的臉,並實時辨別出一個人的身份。

領跑中國追趕IBM,中科院阿里雲聯合發布國內首個超導量子處理器

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如今全世界最頂級的科學家、科學機構,以及最頂級的科技企業,都在進行著量子計算的相關研究工作。

- 誰第一?-

必須承認,IBM是現階段量子計算領域的領跑者。

早在2016年,IBM就率先發布了5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系統,並通過網路向公眾進行開放;4個月前(2017年11月10日),IBM宣布成功構建50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處理器的樣機,並在下一代IBM Q系統中提供給用戶。

按IBM的計劃,他們希望在2017年底前,向用戶提供20個量子比特的IBM Q量子計算系統。

- 那麼中國呢?-

儘管暫時落後,但在阿里巴巴和中國科學院的推動下,中國在量子計算方面的發展速度正在逐漸加快。

早在2015年7月,阿里雲與中國科學院共同成立亞洲首個量子計算實驗室,在量子信息科學領域開展前瞻性研究。另外阿里雲也在之後不久發布了全球首個雲端量子加密通訊案例。

而就在剛剛過去的2月22日,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與阿里雲宣布,在超導量子計算方向發布11比特的雲接入超導量子計算服務。

目前,該服務已在量子計算雲平台上線,在雲端實現了經典計算模擬環境與真實量子處理器的完整後端體驗。

領跑中國追趕IBM,中科院阿里雲聯合發布國內首個超導量子處理器

據拓撲社了解,量子計算雲平台由一個包含11個量子比特的超導量子處理器驅動,整個處理器工作在低至10mk(零下273.14℃)的極低溫環境。

要知道,中科院與阿里雲此次聯合發布的超導量子計算服務,不僅是國內首個超導量子處理器,也是繼IBM之後,全球第2家向公眾提供10比特以上量子計算雲服務的系統。

實際上,作為「人類終極計算能力」的關鍵入口,阿里對量子計算研究的投入可謂巨大。2017年下半年,世界著名量子科學家施堯耘、兩次理論計算機最高獎哥德爾獎得主馬里奧·塞格德先後加盟阿里雲量子實驗室。

根據聯合實驗室的研究計劃:預計到2025年,量子模擬將達到當今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的水平,初步應用於一些目前無法解決的重大科技難題;到2030年,研製具有50-100個量子比特的通用量子計算原型機,突破大規模量子計算機的晶元工藝,從物理層設計、製造,到演算法運行實現自主研發,全面實現通用量子計算功能,並應用於大數據處理等重大實際問題。

目前,用戶可以通過阿里雲官網登錄量子計算雲平台。通過該平台,用戶可以在雲端的超導量子處理器上運行自定義的各種量子線路代碼,下載相關運行結果。

阿里雲首席量子技術科學家施堯耘表示,此次上線意味著,阿里雲量子團隊可以更方便地基於真實處理器進行實驗,幫助深入理解硬體,進而引領量子工具軟體和應用軟體開發,同時從量子云服務的用戶端體驗中獲取經驗,不斷完善平台建設。

END

聲 明

本文為拓撲社(微信:tobshe)原創稿件,轉載須在文章開頭明顯處註明來源拓撲社(微信:tobshe)及作者名字。如不遵守,拓撲社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

拓撲社報道中所涉及的融資金額均由企業方提供,拓撲社不保證其數字真實性,僅供參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拓撲社 的精彩文章:

慧算賬獲小米領投B2輪融資,B輪繫纍計4億元

TAG:拓撲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