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何為 「謙謙君子」

何為 「謙謙君子」

謙謙君子的四重境界,就在於四個「謙」。

第一重境界:謙卑

謙卑,除了謙虛不自大,也有討巧的意味,甚至會成為壓制個性健康發展的隱形殺手。但在現代生活中,它不失為一種保護自己的有效方式。

在任何交往處事中,人總是喜歡一種謙虛的交談交往方式。試想一下,一個人頤指氣使甚至飛揚跋扈地與你交談舒服些,還是戰戰兢兢、低眉順眼與你交談舒服些?顯然是後者,同時謙卑並不是卑微。

第二重境界:謙恭

謙恭比起謙卑,它有恭敬、恭維別人的意思,但這其實更接近於讚美。它是一個人內在品德和修養的高度表現,不因學問博雅而驕傲自大,也不因地位顯赫而處優獨尊。

相反,謙恭者學問愈深愈能虛心謹慎,地位愈高愈能以禮待人。它是人際關係潤滑劑,當別人讚美自己之時,沒有虛榮,而是繼續把事做得更好;當別人做錯事時,也不因此貶損他人。

第三重境界:謙遜

謙遜較前面兩者更有一種低調的追求精神,而這一點往往就體現在學識上。謙遜的人不會因為自己學識優渥而話語浮誇、自以為是。世上沒有人是能夠什麼都懂的,學問包羅萬象,更應該謙虛地向他人的長處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則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

此外,謙遜,就要做到敢於面對並承認自己的局限和短板,多學別人長處,不出風頭,只有這樣才能修得真知,啟迪心智。

第四重境界:謙和

謙和,是這四重境界中的最高階。它所關乎的是除虛心外的和氣、和睦、和善,謙和之人是至德之人,正所謂「道生於靜逸,德生於謙和」。處在這一境界中的人總是友善的,他們會真誠地對待別人、幫助別人,甚至甘願為了成全別人而犧牲自我利益。

保持謙和的心態,對我們在為人處世中大有裨益,退能明哲保身,進能感化他人。修得謙和在,則能不煩不躁,一生都是幸福自在的。

這四重境界,人人都應至少領悟一二,而它們之間,其實並無多大差異。唯一不同的是,謙卑會讓他人和自己相安無事,相處舒服;謙恭則讓他人高興,願意接近你;謙遜讓他人敬佩、敬服;謙和則是讓他人感動、感念及感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玉書坊 的精彩文章:

胡適:人生有什麼意義呢?

TAG:新玉書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