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暖冬數九之八九:金石傳拓的早期淵源

暖冬數九之八九:金石傳拓的早期淵源

八九第一日在《九九消寒圖》上點染第六十四個花瓣,春朝已經在望矣。

我喜歡金石傳拓,源於一個詩意的典故。相傳唐代長安城中,有尊勝陀羅經幢,鐫刻著「元和八年八月五日女弟子那羅延建尊勝碑打本散施,同願受持。」想像唐代名叫那羅延的女子,從經幢上傳拓經文,施捨給眾生。那來自唐代女子的虔誠,使我心裡十分感動……

細細的研究金石傳拓的淵源,在後魏時,酈道元作《水經注》記錄他所見到過的二百多塊石碑,都是根據他在碑前的摘錄或者憑記憶敘述,因此可以推測,至少在北魏時期還沒有石刻文字的拓本。

金石傳拓比較早期的記錄源於《隋書.經籍志》中著錄了《秦皇東巡會稽刻石文》一卷,《一字石經》周易、尚書、魯詩、儀禮、春秋等三十四卷,又有《三字石經》尚書、春秋等十七卷。這些梁朝宮中的卷宗,似乎可以肯定皆為拓本。

中唐以後,出現了「打碑」這個詞語,李肇《國史補》云:「德宗在東宮,雅知楊崖州。嘗令打李楷洛碑,釘壁以玩。」

宋代的歐陽修跋武班碑云:「後得別本,模榻粗明,始辯其一二。」又跋榻阮君神祠碑云:「施君為陝西都轉運使,為余摹此本。」故宋人所謂的榻本、摹本與唐人所謂的「打本」是同一意義了,就是金石傳拓比較早期的稱謂。

(撰文、繪畫;黃青慧,字文馨,號寶琪

自幼習金石傳拓、古詩詞,水墨丹青、古琴譜、制香、古籍修復,能夠將傳統文化各個門類,融會貫通。

已出版散文集《鳳簪恩深》《洞仙歌》;影視劇作集《明月梅花一夢》,散文詩集《白露泠泠之晨》;歷史學術研究文集《文質彬彬德之儀兮》。已出版古箏音樂專輯《蘭為國香譜》,擔任作曲和古箏演奏。已舉辦畫展《盛世繁花似錦圖》、《以善點胭脂》。

電影文學劇本《琴川尋夢》榮獲「虞山尚湖杯」優秀作品獎。編劇主演的微電影《我曾見過飛瀑連珠》榮獲亞洲微電影藝術節「金海棠獎」好作品獎。

其藝術創作風格古色古香,纖柔唯美,古典雅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新娘過億翡翠武裝,搶盡世人風頭!
測:選一支最美桃花,測你2018年的桃花運旺不旺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