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微型風箏 讓半百的我一見鍾情

微型風箏 讓半百的我一見鍾情

家住兆豐路社區的張玉芬對微型風箏「一見鍾情」,結緣十多年。在她的巧手下,製作出過上百個微型風箏。如今一有空她依然動手製作她喜歡的風箏。

一到天氣好的時候河邊吸引來不少放風箏的人,有的帶孩子玩耍,有的自娛自樂,有的則來看個熱鬧。最初張玉芬就是看熱鬧,她從小就喜歡風箏。「花花綠綠的多漂亮啊,打小我就覺得風箏在天上飛是特美的一件事。」喜歡看風箏的她,回到家慢慢開始琢磨著自己製作風箏了。十多年間,她製作了上百個比手掌還小的迷你風箏。

今年已經67歲的張玉芬,是一名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分子,唱歌、跳舞、朗誦樣樣都有她。平時比上班還忙的她,回到家裡有空還用無紡布製作微型風箏。風箏用超薄無紡布做成,各種形狀的都有,有蝴蝶、蜜蜂、章魚、燕子,還有卡通形象,色彩艷麗,整個風箏比成年人的手掌還小。用手輕輕一拋,風箏便蹁躚起舞,在空中畫出一個完美的弧度後,穩穩降落,宛若一隻靈巧的蝴蝶,令人不由感嘆製作的精美。

「從小我就愛看別人放風箏,有一天我看到有人在海河邊放微型風箏,當時我就愛上它了。」張玉芬說,自從她對微型「一見鍾情」之後,便開始自己琢磨學習製作工藝。「先把風箏的模板粘在紙上,再用筆將輪廓臨摹出來,然後上色。顏料必須是柔軟的紡織顏料,防止結成色塊。骨架就是用竹籤子削細了用,然後再用乳白膠粘。接著,將整個風箏的輪廓小心翼翼地剪出來。最後穿上線就可以放飛了。我一般都是沒啥事了做著玩,真要是安靜地製作風箏,恐怕一隻風箏也得花一周的時間。」

因為愛好,她「玩」了十多年。如今張玉芬是兆豐路社區朗誦班的班長,除了照顧家裡,她還關心社區隊伍,熱愛社區大家庭。「我們社區特別熱鬧,有啥事大家都能搭把手,如今手也沒有原來靈活了,眼睛也不能長做風箏了,我都放在一本書里夾著,沒事常看看。」張玉芬的作品都被她珍藏了起來,她說,只要社區有需要,她隨時發揮自己的餘熱。

撰文/趙秋艷 通訊員 劉慧達 攝影 王健

小編:嵬嵬 愛米花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您喜歡偶們~請您關注偶們天津新社區」~同時也歡迎您在微信上和偶們互動起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津新社區 的精彩文章:

TAG:天津新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