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關寧錦防線:是阻擋後金的必要堅固屏障還是拖垮明朝的馬奇諾防線

關寧錦防線:是阻擋後金的必要堅固屏障還是拖垮明朝的馬奇諾防線

大明帝國和後金之間綿延多年的戰爭成為明末最為重要的歷史事件,說起明朝與後金戰爭,有兩個人和他們創建的堅固防線就繞不來,一個是一代帝師孫承宗建立的關寧防線,一個是袁崇煥在此基礎上建立的關寧錦防線。這兩條防線在抵禦後金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明史對這兩條防線及建立他們得人讚不絕口。可是我們要知道,明史是清朝寫的,如果這兩條防線讓後金吃盡苦頭的話,後金髮展起來的大清朝會給予它們那麼高的讚譽嗎?這讓人不得不懷疑。撥開歷史的迷霧,我們再來審視關寧與後面發展的關寧錦防線,它到底是阻擋後金的必要堅固屏障還是拖垮明朝的馬奇諾防線,值得深思。

明朝大改革家張居正說過「時異勢殊,陵谷遷變,高台傾,曲池平」,說的是,同樣一件事,時代不同、環境不同,它的意義就截然不同。具體到明末兩條防線,我們要站在當時的角度,深入分析。明朝在屢次對後金作戰出現重大失利後,朝中形成戰守兩種應對後金策略。廣寧慘敗後熊廷弼帶領殘兵和遼民入關,放棄遼東大片土地,從這件事可以看出熊廷弼是防禦一派的代表,他精通軍事,熟悉遼東情況,知道明軍根本不是處於強盛時期的後金騎兵對手,在遼東處於弱勢,死守遼東,已經成為國家沉重負擔,除了背後金源源不斷消耗明朝軍隊以及明朝緊張的財政資源外,沒有多大實際意義。對後金來說,通過挑起戰爭,既可以消耗明朝實力,也可以掠奪資源和人口,不斷壯大自身實力,一舉兩得。所以熊廷弼才會決絕得把軍民撤回關內,堅壁清野,明朝得到喘息機會,後金沒了戰爭補給,實力會被削弱。熊廷弼的想法沒錯,但是丟失遼東大片土地,證明自己虛弱與無能,明朝上下感情上接受不了,只靠山海關來抵抗後金,皇帝和大臣又不放心,熊廷弼因為這種壓力承擔罪名落得悲慘下場。

這時候有了孫承宗和王在晉的爭論,這個爭論,在明史上記載為,孫承宗高瞻遠矚,王在晉鼠目寸光,但事實並不是這麼簡單,王在晉延續的是熊廷弼的戰略,孫承宗則是主張以攻代守一方的代表,孫承宗是皇帝信任的帝師,加強修建寧遠作為山海關外據點,構建戰略緩衝區符合皇帝要求,所以,孫承宗得以建立起關寧防線。關寧防線建立,耗費明朝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但正如上面所說,此時的明軍野戰根本不是後金對手,勉強守住城池已經很好,所以孫承宗被迫出戰,結果是慘敗,他被彈劾去職。不過,從當時形勢分子來看,寧遠防線構建有其重要戰略地位,從明末遼東形勢圖可以看出,關寧防線西部是蒙古人的地盤,孫承宗當政時,後金和蒙古勢力還處於敵對狀態,蒙古諸部成為明朝天然屏障,後金入侵只有關寧防線這一條路,山海關和寧遠給大明首都上了雙保險,當時孫承宗還有天津和登萊力量支持,包括朝鮮、毛文龍等,多方牽制後金,堅守城池,不進行野戰,後金就沒有辦法,不敢有大動作,至於耗費人力物力財力,有閹黨魏忠賢在,雖然朝政亂了點,但魏有能力在不給老百姓增加太多負擔的情況下,向富裕的東南沿海開刀,籌足這筆費用。從上面來看,寧遠防線建立起到阻擋後金堅固屏障的作用,而又沒有動搖國本。

我們再來看,袁崇煥建立的關寧錦防線,特別是寧錦防線,這個防線是在關寧防線基礎上建立的,把戰線擴展到山海關外200公里,名義上收復失地,可是實際上,那是後金人少守不住這些土地,荒廢在那裡。關寧防線已經耗費巨資,再把戰線修到錦州,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更多,兵力更分散,已經超出為山海關建立戰略緩衝的需要,轉而成為三年平遼的前沿基地。可是事實無情打臉,因為明軍野戰打不過後金,平遼是痴人說夢,所謂堅固的戰線,只是憑藉躲在堅固城牆裡,用紅衣大炮這種先進武器才勉強守住。而且形勢與孫承宗時發生重大變化,一個是後金和蒙古聯合,進攻關內有了多種路線,關寧錦防線成了擺設,再一個崇禎上台後,閹黨倒台,東南沿海富庶代表的東林黨人掌權,沒人替皇帝向富人開刀來養育防線,轉到向廣大貧苦農民攤派,導致明朝財政危機,並嚴重激化社會矛盾。

有人分析寧錦防線的雞肋作用:寧錦防線位於現在的遼西走廊,即便明軍有進攻能力,北面燕山余脈東北閭山,正東遼河限制,作為進攻瀋陽基地沒有多大用處,而明軍要防守花費代價太大。寧錦防線進不可攻,防禦意義對全局來講有意義不大。寧錦只有一小塊狹長的地方可供耕種,所需要的糧草都得從關內運來,不如山海關重要,相當於幾倍的財力與兵力去完成本可以用更簡單的方式完成的事。同時,寧錦防線由於孤立在外,所以後金以及清軍可以輕易的包圍它,如果朝廷不救遲早要失守,如果要救,就將十幾萬人的主力陷了進去,前者如大凌河戰役,後者如洪承疇的十幾萬大軍松山全軍覆滅,可以說寧錦防線就是一個填不滿的無底洞,使明朝不得不從關內搜刮大量的人力物力來維持它。大明朝已經病入膏肓,這個時候,關寧錦就像吸血蟲一樣,榨乾明朝最後一滴血液,遼餉從普通百姓身上搜刮,加重負擔,遇有天災,導致民變四起。唯一得利的是朝中支持的部分文官、關寧錦武將可以從巨額遼餉中分得利益,並通過輿論造勢搏取權位名利,後金則不時打打劫掠一番,獲取財物,相當於明朝無底洞養活這三群人,更可怕的是,關寧鐵騎逐漸變成將帥私人武裝,不聽朝廷命令,即使朝廷發現錯誤,也不得不繼續為這一戰略買單。

後金與蒙古聯合,繞道進攻關內後,這條防線更成為沒有用途的「馬其諾防線」。它不僅先後把幾十萬明軍拖入這條防線進行防禦,牽制了大量明軍機動兵力,清軍後來從宣大,薊門入華北時,遼東明軍無法大規模救援,又不敢乘虛進攻瀋陽等地;還把大明財政拖入了萬劫不復之地,為了遼東,苦了國內百姓,拖欠了長城各地守軍巨額餉銀,導致明朝最後幾年,兵變民變頻發,最終導致明朝滅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比楊家將還忠誠的家族,老母親六十歲率兵抗倭,兒孫滿堂全戰死
一群中國人流落海外270年,至今仍然說漢語,渴望回到中國!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