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註冊制延遲,這些影響你必須知道!

註冊制延遲,這些影響你必須知道!

受國務院委託,證監會主席劉士余昨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說明,股票發行註冊制授權決定期限延長2年至2020年2月29日。2015年12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關於授權國務院在實施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中調整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有關規定的決定》將於2018年2月28日到期。

什麼是註冊制?

註冊制,對於很多投資者來說並不陌生,註冊制是指證券發行申請人依法將與證券發行有關的一切信息和資料公開, 製成法律文件,送交主管機構審查, 主管機構只負責審查發行申請人提供的信息和資料是否履行了信息披露義務的一種制度。其最重要的特徵是:在註冊制下證券發行審核機構只對註冊文件進行形式審查,不進行實質判斷。

當前A股市場企業上市實行的是核准制,即進行實質管理;業績符合要求的企業才能IPO上市,不符合業績要求的則無法上市。

註冊制延遲有什麼影響?

2015年12月份,國務院已經開始著手A股市場註冊制,不過具體實施時間未曾明確過,而註冊制對於市場體系,交易者成熟度的要求都極其嚴苛,因為註冊制更加側重市場的自我調控,而不是法律監管。本次延遲,必然也會對市場造成影響。

短期影響

在2015年提出推行註冊制之後,管理層也著手做了一些準備,其中最明顯的一點,就是新股發行常態化,從原來動輒暫停IPO,到現在幾乎每周都有新股發行,2017年共審結IPO企業633家,申報排隊的上市企業家數大大下降。這一舉措無疑與「半註冊制「」無異。次新股從原來市場的香餑餑變成了平淡無奇。次新股動輒十幾個一字板的現象已經極少出現。

股票配資領導者認為本次註冊制延遲,短期造成直接影響的就是次新股,延遲之後,市場那一顆懸著的心自然也就安穩,至少在接下來一年多不必擔心註冊制對於次新股的衝擊,對次新股而言是一大利好。

長期影響

在多層次市場體系建設,交易者成熟度,發行主體、中介機構和詢價對象定價自主性與定價能力,大盤估值水平合理性等方面,中國資本市場都存在和實施註冊制改革不完全適應的問題。同時,境外的市場風險變化,也給註冊制改革時間窗口的選擇帶來了不確定性,這是本次註冊制延遲的原因。

但是,註冊制只會延遲,不會缺席。

在過去兩年註冊制的準備過程中,市場的投資偏好也逐漸發生了改變,業績優良個股頻創新高,業績不理想個股股價逐漸走低,極其明顯的兩極分化,價值投資之風日漸濃厚,而這與註冊制體系下的市場大同小異。

所以,在未來註冊制必然成型的情況下,價值投資必然成為市場投資者更加追捧的方式。而本次註冊制的延遲,正好給了你充足的準備去調整你的投資方式。

股票配資領導者∣一個有用的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多惠配 的精彩文章:

TAG:多惠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