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Annie的讀書日誌

Annie的讀書日誌

最近帶娃參加了大學同學組織的讀英文書打卡活動,圓滿打卡21天。Annie讀書的習慣已經養成,我甚至都沒有告訴她我在參加一個這樣的活動。所以最大的收穫不是她讀了多少書或是養成了讀書的習慣,而是相當開眼界,見識了中國家長和娃娃們讀英文的高漲熱情。身在海外的我們,要是也能花同樣的功夫在孩子學中文上,我想也不愁學不好吧!關鍵還是家長重不重視,方法得不得當。感慨之餘,倒是有個小心愿,希望有機會也組織一次讀中文書打卡活動,讓每天看中文也變成海外娃娃們的一個習慣。

這段時間Annie讀書明顯Non-fiction比重增加了。英文方面,Non-fiction讀了兩本傳記:Who was Dr. Sesseu,Van Gogh,還有兩本國家地理兒童版的書,一本海豚已經讀完,一本厚厚的恐龍剛開始讀;另外還有一本小說題材的數學書Life of Fred;另外,一本講聲音的書,Simply Sound;此外,不知何時對古埃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精讀了幾本有關埃及的小文。Fiction讀了一本magic tree house,還有半本的My Father"s Dragon。中文讀了幾本繪本:《小房子》、《蘇菲的傑作》、《魚就是魚》、《遲到的理由》、《一園青菜成了精》、《金老爺買鍾》;另外啃下了一本對她來說的大部頭《米小圈上學記》。

01

Who was Dr. Seuss?

借了幾本Who was系列的書,首先從小朋友都很熟悉的的蘇斯博士讀起。看了很多蘇斯博士的書,再讀他的傳記,Annie小朋友感覺很親切。原來Seuss是他的middle name,然後雖然自稱Dr. Seuss,其實那時他不是真的博士哦!這套Who was人物傳記系列涉及人物甚廣:從伽利略到達芬奇,從華盛頓到林肯,從迪斯尼到李小龍,還有喬布斯…而且不光出版書籍,還有配套的光碟,是很好的人物傳記兒童讀物。一個朋友家兒子二年級要present一個名人傳記,索性把我這本書拿走了。

02

Van Gogh

社區圖書館book sale里淘到的一本書,薄薄的,沒想到非常好看,文字簡潔,還有漫畫,更有大師的代表作,非常適合小孩子,既是藝術啟蒙,又是傳記文學。Annie不僅更加認識了向日葵、星空等梵高的名畫,更了解了他悲慘的一生,順便學了個新詞tragic(悲劇的),對,用這個詞形容梵高的一生再恰當不過。Amazon搜了一下,getting to know the world』s greatest artists 是系列書,準備回頭把其他名家的也找來讀一讀。

03

Life of Fred

大愛這套把數學知識揉在故事裡的數學書,娃根本就不覺著自己在學數學。據說不少home school的家長把這套書作為教材用,從 Annie閱讀情況來看,確實拿起不願放下,把小孩數學書寫到這程度,還是很讓人大寫「服」字的吧!

04

Simply Sound

發現Annie最近對non-fiction挺熱衷的,從學校圖書館不是借國家地理,就是借這種科普繪本。這或許也反映出Annie這個年齡段孩子對於外界各種好奇和探索的天性吧!讓孩子的好奇心去驅動總比強迫他們為了學去學更有效率。我們讀了這本書還按照書後的摺紙步驟折了一隻小蝙蝠。

05

Dolphins

這本也是Annie從學校借回來的,之前說過好多國家地理兒童版的好處了,這裡不再啰嗦了。

06

Season of the Sandstorms

安利過多次Magic Tree House的好處了。這本聚焦巴格達伊斯蘭黃金時代,除了了解如何沙漠生存,也了解了一千多年前阿拉伯人在中東創造的輝煌燦爛的伊斯蘭文明。

07

Everyday Life in Ancient Egypt

Annie突然對古埃及表現出興趣,正好之前圖書館book sale淘了一本Everyday Life in Ancient Egypt。這本書對於Annie來說,獨立閱讀還是有難度的。於是我索性又找了一些其他關於Egypt的書,小試了主題精讀,效果還是不錯的,雖然比較耗時。回頭另起一篇詳細寫。

08

My Father』s Dragon

Annie 對這本書並沒有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我覺著在閱讀上可能對她還有難度;另外可能就是膽小的小姑娘受不了太刺激冒險的情節。於是讀了半本,索性放下了。好書那麼多,總有一本適合。

09

小房子

不得不說,這部早在上世界40年代就得過凱迪克金獎的繪本,還是非常有洞察力的。藉由一棟小房子展示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展以及由此帶來的生態環境的惡化和精神家園的消失。作者還是手下留情的,小房子還是有一個happy ending,結尾讓人感受到溫情脈脈。現實中,恐怕就沒有那麼幸運了。我想起了北京的城牆和四合院,以及當年那抹藍天碧水。別說小朋友不能理解這麼多!看到小房子從失落在都市回到田園山野,Annie喜極而泣的反應告訴我,她多麼喜歡小房子本來的樣子。

10

魚就是魚

李歐·李奧尼的書總是有太多的內涵可以讓人去體會,這本認知自我的書也不例外。甚至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截然不同的答案。 「青蛙就是青蛙,魚就是魚,就是這麼回事!」作者一開篇就這樣說,果真如此嗎?當青蛙告訴魚它看見了鳥,奶牛和人的時候,從來沒見過、沒聽過這些新鮮事物的魚,腦海呈現出無比奇幻的存在……於是他忍不住想去外面看看,結果差點送了命,於是他想起「魚就是魚」那句話。宿命論還是界限論?讀者自己去體會吧。話說魚的想像力實在太不豐富,而作者的想像力又實在太豐富了……Annie讀過很多天後還經常提起畫成魚的鳥、奶牛、人的搞笑形象。

11

蘇菲的傑作

顛覆了我心中蜘蛛慣常醜陋陰暗的形象,蘇菲是只既有才華,又有愛心的蜘蛛,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份愛的傑作。Annie讀完故事,說她也想要一張蘇菲織的那種帶星光的小毯子,小孩子的心總是純純的,美美的。

12

遲到的理由

故事講述了一隻因為睡懶覺而遲到的小豬,給自己想各種可愛荒唐遲到理由的故事,情節和插畫很搞笑,語言和人物心理也都是孩子式的,非常貼心。結尾也很有意義,一句實話,就是最好的理由。非常讓人耳目一新的國產繪本,而且作者非常年輕,很希望她以後創作出更多這樣美好的繪本。

13

金老爺買鍾

Pat Hutchins的大作,金老爺想知道自家閣樓上的鐘準不準,於是就買了第二個鍾放卧室里,閣樓上的鐘是三點,跑去卧室,卧室里的鐘卻是三點零一分,哪個更准呢?於是他買了第三個,第四個……放在廚房,放在門廳,可是看完一個鍾,再去看另一個,再去看另一個,再去看另一個……每個鐘的時間總是不一樣!怎麼回事呢?呵呵,讓小朋友自己去猜猜吧!就是Annie對金老爺的英倫風,有點欣賞不能,嘟囔著,金老爺怎麼像個老婆婆,還那麼胖,呵呵。

14

一園青菜成了精

很棒的童謠繪本,非常中國風,畫風也很贊,與朗朗上口的文字相得益彰,充滿童趣,那麼多成了精的蔬菜里,Annie最喜歡稱了大王的綠頭蘿蔔。算是我讀過的原創繪本中留下印象比較深刻的一本。

15

米小圈上學記

這套米小圈買了有一陣了,一直沒有給Annie讀,或多或少源於我對書的個人喜好。所以不太入我的眼,主要是覺著這種書內容不深刻,沒啥內涵,有點口水書的感覺;另外就是我一直對注音書也不太感冒。一個周末的午後,Annie有點生病,於是我們停掉了所有的興趣班,在家玩耍。說是玩耍,無外乎在屋子裡看看書,做做手工。那天讀的書就是這本《米小圈》。出乎我的意料,Annie一口氣讀了大半本,讓休息也不肯停下。我也大概關注了一下情節,大概可以理解為中文版的小屁孩。呵呵,孩子的世界我不懂。不過童書不是給大人看的,孩子喜歡就算是好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書識墨 的精彩文章:

TAG:讀書識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