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華文化筆記16,墨家科學思想之五,墨家力學成就

中華文化筆記16,墨家科學思想之五,墨家力學成就

(接上篇)

二、墨家對科學規律的認識

古典物理學有五大領域,力熱光電聲,墨子關於物理學的研究涉及到力學、光學、聲學等分支,給出了不少物理學概念的定義,並有不少重大的發現,總結出了一些重要的物理學定理。

1 力學與機械設計

在力學方面,由於認識到時空結構、運動與時空的關係以及運動的原因,加上他對前人技術的理解和總結,墨子在能夠提高生產力的機械方面花了很大功夫。眾所周知,墨子是位機械大師,因而在他的著作中,包含大量力學與機械設計原理。他第一個提出機械設計三個標準,以規範機械師的設計標準。這三個標準在《墨子》中稱「三表」:一要根據歷史的經驗,二要考察人們的反應,三要考察實際效果是否有利於國家人民。

墨子精通手工技藝,可與當時的巧匠公輸班相比。在墨子的著作中,對槓桿、斜面、滑車等於民有利的機械原理大書特書。比如他完整無誤地闡述了槓桿原理,短臂叫本,長臂叫標,指出槓桿省力的原因乃「本短標長」。墨子指出:「衡。加重於其一旁,必缶」。「奧而必擊,說在得」。衡是指中國稱。這段經和經說描述了稱東西時的平衡狀態和不平衡狀態。造成這兩種狀態的表象原因,是兩邊的重量或相等或不相等。墨子進一步從槓桿原理的角度,說明了稱衡現象的原因。「權重相若也,相衡,則本短標長。兩加焉,重相若,則標必下,標得權也」。稱和桔槔一樣,都有一個支撐點,稱兩端離支撐點的距離長短不一,短的一邊是本,長的一邊叫標。權是稱陀,權在標這部分移動,本端系重物,如果以繫繩處為支撐點,兩邊平衡的話,是因為本短標長。這是一個力矩平衡問題,而不是等臂的天平重量平衡。用現代的科學語言來說,「本」即為阻力臂,「標」即為動力臂,寫成力學公式就是動力×動力臂(「標」)=阻力×阻力臂(「本」)。此外他提倡用滑輪(挈)與斜面(滑車)來幫助提升重物。他設計的滑輪系統與英國的「阿特伍德機」極其相似。

以「墨守」聞名的墨子,在軍事器械的設計上自然不遺餘力。墨子擅長防守城池,在止楚攻宋時與公輸般進行的攻防演練中,已充分地體現了他在這方面的才能和造詣。他曾花費了3年的時間,精心研製出一種能夠飛行的木鳥(風箏、紙鳶),成為我國古代風箏的創始人。他又是一個製造車輛的能手,可以在不到一日的時間內造出載重30石的車子。他所造的車子運行迅速又省力,且經久耐用,為當時的人們所讚賞。通過他的著作,我們不難窺見先秦戰場上華麗的機械化作戰場面:

「贛車」乃攻城戰車,覆蓋有生牛皮,裡面可以裝載十人,推動它直抵城牆,可以挖掘破壞牆體,堪稱古代坦克。

「連弩車」,結構極其複雜,一發數十箭,反力甚大。故製造連弩車的木材兩端須一尺見方,長度視城牆厚度而定,需十人操作。

「籍車」,全車由純鐵打造,一部分埋在地下,由多人操縱,能夠投擲炭火、石塊等。籍車就是古代的大炮——投石機(見題圖)。

此外,在《墨子》中還記載了「雲梯」、「懸門」、「橐」、「軒車」和「軺車」等攻守器備。

雲梯

軒車

軺車

值得指出的是,墨子幾乎諳熟了當時各種兵器、機械和工程建築的製造技術,並有不少創造。在《墨子》一書中的「備城門」、「備水」、「備穴」、「備蛾「、「迎敵祠」、「雜守」等篇中,他詳細地介紹和闡述了城門的懸門結構,城門和城內外各種防禦設施的構造,弩、桔槔和各種攻守器械的製造工藝,以及水道和地道的構築技術。他所論及的這些器械和設施,對後世的軍事活動有著很大的影響。後世西魏大將韋孝寬守玉壁城,便是將墨子守城的技藝發揮到極致,破解了東魏大軍各種攻城方法,最終令高歡鬱鬱而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隨口一說 的精彩文章:

中華文化筆記14,墨家科學思想之三,墨家運動學三定律及墨家運動觀
中華文化筆記13,墨家科學思想之二,墨家物理學時空觀及宇宙模型構建

TAG:隨口一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