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婚姻是兩個我的相遇

婚姻是兩個我的相遇

最近,我在微信上讀到一篇談論婚姻關係的文章,題目是:「婚姻到深處,看見的全是自己」。閱讀完這篇文章給我的印象是文章作者所談論的的主旨是,在婚姻關係中,一個人會失去自我,而且認為越自卑的人越會失去自我。文章作者有心理學背景,且從事臨床心理諮詢。

那麼,我也從現實現象及心理學的視角談談我對「婚姻到深處,看見的全是自己」這篇文章的閱讀感受:

第一婚姻關係,說到底它也是一種人際關係,要遵從人際關係交往的原則,平等、尊重、真誠、接納,例如平等,即夫妻雙方在婚姻關係中是對等的,而非隸屬關係,但如果婚姻中的的一方自我價值感較低,那麼就會形成隸屬或從屬關係;同時,我們每個人的人際關係交往模式與特點都來源於母嬰關係,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人際互動的特點都決定與自己與母親關係的特點,你可以想想,你與你的母親是怎麼溝通、交往的?

第二婚姻關係中是兩個主體性的人的結合,兩個自我的相遇,不免會帶來抵觸,自我覺察就成為維繫婚姻的關鍵;這就是我們心理學中經常說到的自我意識,即我們每個人對自己的認識、評價和調適,你如何認識自己、你如何評價自己、當你對自己的評價與現實不符時,你如何調整自我認識?那麼,在婚姻關係中,我們會下意識的把這種自我意識及自我表現顯現出來,要麼自卑、要麼自信、要麼自大、要麼自戀,你在婚姻中如何顯現你的自我?

第三婚姻關係,是一種欣賞與適應,核心是適應,即接納那些你討厭的部分,彼此逐漸適應對方;婚姻與愛情對等嗎?這是一個恆古難題,就此,我也無法說清楚,但是有一點是確認的,現代人的婚姻基本上是融情與性於一體的,從這一點而言,我的理解是,在婚姻中,無外乎欣賞與適應,即喜歡與接納,喜歡無需我贅言,特別是接納,即我們要最大限度的容忍對方身上那些你不能容忍的言語或行為表現,要把它消融在你對對方的適應中;這種消融不是失去自我,而是彼此間的適應、融合。

第四婚姻關係是到底還是一種對彼此的負責及對自己的負責,其中一方不能總是退讓,要守住底線,不然就會失去自我,淹沒自尊;負責,即擔當,無論婚姻中的哪一方,都要對自己與對方負責,這種負責既表現在對情感的負責,也表現在對家庭生活的負責,更表現在對婚姻關係本身的呵護上。

第五當然婚姻關係更是一種情感與性愛的關係,性與情同在,有時性愛可能會左右婚姻關係的質量;妻子角色、丈夫角色,都是人類在慢長的進化過程中,人類自身進化賦予我們的,它不是天然的;因此,無論男女都會對這種關係有一種維護或不維護的心理作祟,特別是丈夫,作為雄性動物,天然有破壞婚姻關係的潛意識,對婚姻與情感的理解與女性、妻子不同,特別是在性問題上,作為雄性動物的丈夫,有時對性的態度上會表現為性是性、情是情。

第六三觀及生活方式不同,也是影響婚姻關係,雙方對待問題不同的一個主要原因;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作為個人自我價值觀的核心,在婚姻中起著重要作用,例如我們經常說的家風、家規等,都是三觀的具體表現;有位長期做婚戀諮詢的專家說:「婚姻關係,就是雙方三觀對等與否的關係」,我同意這位同行的觀點。

第七在婚姻關係中,夫妻雙方都要安於各自的角色,丈夫安於丈夫的角色,作為丈夫要經常表達愛意、不是語言溝通、開明真誠、提供經濟支持、負起家庭責任;妻子安於妻子的角色,作為妻子要與丈夫一起建立和諧美滿的性愛關係、要把自己提升為一個富有魅力和品味的女人、做好家務、努力成為丈夫的娛樂伴侶、尊重丈夫,這一點非常重要。婚姻關係、夫妻關係或親密關係,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以上僅是我的一些感受而已。

婚姻,不可能沒有問題,關鍵是在婚姻中的人們如何對待婚姻中的問題,我的理解,最核心的要及時解決婚姻中出現的問題,否則就會使自己的婚姻成為問題婚姻。當然,成為問題婚姻,也沒有什麼可怕的,關鍵是要問自己:「我的婚姻為何走向了問題婚姻?」

婚姻關係,我的理解,其中的要訣是「如何與愛人幸福相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左心理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TAG:老左心理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