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誰,能走進年度榮譽殿堂

誰,能走進年度榮譽殿堂

誰,能走進年度榮譽殿堂

——空軍駐渝航空兵某旅年度評獎活動採訪札記

解放軍報記者 范江懷 特約記者 劉應華

如果說,年前還有比準備年夜飯更重要的事情,那一定是部隊一年一度的評獎和頒獎晚會。

到了年根兒,空軍駐渝航空兵某旅就要忙活評獎和頒獎的事兒了。這是旅里的年度盛典,是老部隊的傳統節目,軍改之後,便由航空兵某旅傳承下來了。

回家過年吃的是「物質」的年夜飯,旅里給官兵和家屬們準備的這道「年夜飯」——評獎和頒獎晚會,則是精神的盛宴。

每年春節前,如果沒有這道年度盛宴,大伙兒就會覺得過年缺了點什麼,這個年過得不夠踏實,甚至認為缺了點年味。

一線,他們是風雲人物;舞台,他們是耀眼明星。頒獎晚會上,獲得「強軍尖兵」殊榮的官兵家屬作為頒獎嘉賓,同台亮相,分享榮光。崔懂興攝

獎勵的最好形式——

精神的年夜飯不可或缺

農曆臘月十四晚,2017年「霧都雄鷹·強軍尖兵」先進人物頒獎典禮暨迎新春文藝晚會在空軍駐渝航空兵某旅禮堂隆重舉行。

說是隆重一點也不誇張。整個禮堂張燈結綵,舞台上3塊巨型熒屏彰顯著晚會的檔次,一不留神還真以為進到了央視「感動中國」的頒獎現場。

濟濟一堂的不僅有全旅官兵,還有不少家屬,駐地領導也盛裝出席,好一派過年的熱鬧景象。

給當選「強軍尖兵」的官兵頒獎肯定是晚會的主旋律。旅長蔣佳冀和政委許加平,還有地方的黨政領導以及部分家屬紛紛上台頒獎,使晚會陡增了幾分厚重感。穿插其間的演出,也相當精彩。除了官兵自編自演的節目外,地方一些文藝界人士也欣然前來助興。一個曾多次參加聯合國民間藝術交流演出、並多次登上央視舞台的變臉大師許二哥,向官兵們展示了精湛高超的民間藝術,更是把頒獎晚會氣氛推向了高潮。

熱熱鬧鬧的不僅僅是氣氛,也不單單是一項暖心的活動,頒獎晚會更像是擂響了戰鼓,給人一種奮進的力量。

站在頒獎台的中央,飛行員周振宇掂出了手中獎盃的分量:時時處處要把心思聚焦在講打仗、講備戰上,現在每次訓練完都要總結哪裡不行,反思與實戰之間的差距。

獲獎飛行員蔣世光也有著同樣的感受:這個獎背後的價值理念就是「能打勝仗」這個標準,新時代需要新作為,我們的能力素質要跟得上隨時遂行戰鬥任務的要求。

因在外地駐訓而沒有趕上領獎的飛行員李桂林,在電話里接受採訪時說:「這段時間我一直在外駐訓,很遺憾沒能到現場領獎。立足崗位建功,這也是對強軍尖兵的一種要求。」

那天晚上,除了獲獎者,旁觀者也獲得了滿滿的正能量。機械師童家福的女兒本來頒獎那天晚上要上自習,特意跟學校請假去參加了頒獎典禮。她說:「想見證父親的這一個精彩瞬間,父親是我學習的榜樣。」

或許,晚會主持人在晚會結束時說的那一番話,更能代表官兵的心聲:有一種力量,不需要言語,便能震撼你我;有一種情懷,不需要表達,便可溫暖人心。

頒獎晚會上,場站站長劉安均為李健林頒獎。崔懂興攝

評選的價值取向——

一切向練兵備戰聚焦

這是軍改之後航空兵某旅第一次組織這項群眾性的評獎活動。頒獎晚會結束,細心的官兵發現,雖然晚會精彩依舊,可評選活動的「風向」變了。

老部隊以前組織的是「十大感動人物」的評選。「感動人物」身上那種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和克服各種困難的堅守,激勵了一茬又一茬官兵。

隨著歲月推移,回過頭來檢視那些年當選的「感動人物」,帶給官兵的除了「感動」外,總有那麼一絲悲情。一些「感動人物」,要麼家裡有人病故、親人患重病,要麼就是遭遇各種各樣的困難……不少官兵覺得,評選出的「感動人物」都該評,但與我們的主責主業有些割裂。

進入新時代,這項年度評選活動該怎樣繼續開展下去?新組建成立的航空兵某旅黨委班子經過認真討論研究後,達成共識:老部隊好的傳統要傳承下去,但評選標準要調整,要把評選的價值取向聚焦到戰鬥力建設上。

「今年的評選要跳出以往單純比吃苦耐勞的老套路,在『感人』的基礎上更要突出『激勵人』,把能打勝仗作為唯一的標準,一切聚焦打贏,一切瞄準戰鬥力。」政委許加平這樣向記者坦露了今年評獎的「初心」,「不刻意追求眼淚,堅決為勝戰者喝彩!」

在此次年度頒獎晚會上,官兵欣喜地看到,走上領獎台的個個都是戰鬥力建設的標兵:創新「大咖」、飛行員金偉,打開了大家創新的思路;戰鷹守護神、機械員倪華星,讓大伙兒看到了機務工作的精細;敢啃硬骨頭的三級軍士長李健林,敢為人先發表2篇論文,激發了官兵們的學習熱情……官兵們從中獲得的感受,不再僅僅是「感動」,更多的是激勵和力量。

在當選的「強軍尖兵」中,有一位堅持數年、為貧困學生捐資助學的士官,似乎離戰鬥力建設比較遠。政委許加平跟記者解釋說,給貧困學生捐資助學,是奉獻也是大愛,也是戰鬥力建設不可或缺的品德。

頒獎晚會結束後,許多官兵對頒獎晚會給出了這樣的評價:從「感動人物」到「強軍尖兵」,變的是引領部隊建設發展的理念,不變的是聚力強軍興軍的初心。在與記者交流時,不少人明確了自己努力的目標和方向:在強軍興軍的征途中,在部隊戰鬥力建設上,不僅要比奉獻,更要比貢獻;不僅要比苦熬,更要比創新;不僅要比資歷,更要比能力。

圖為以心細如髮著稱的倪華星精心維護戰鷹。鍾 亮攝

關愛的不同方式——

讓愛溫暖每一名官兵的心

頒獎晚會結束了,有關「評獎」活動帶來的「震撼」並沒有戛然而止,「頒獎」的舞台既有前置也有延伸。

評選活動向「強軍尖兵」聚焦,但旅黨委並沒有忘記時時感動官兵的「人物」。在頒獎晚會之前,旅黨委就為有困難的、堅守在平凡崗位默默奉獻的官兵,獻上了一道「物質」的「年夜飯」。

對一個遭遇不幸的家庭,給予資金上的資助,有時比給予一個榮譽來得更實在,也更有關愛和幫扶的效果。

四級軍士長楊發安,是旅機務大隊炊事班班長,他的孩子生下來後被醫生檢查確診為基因突變,導致血小板數量低於正常值,如果想有好的治療效果,需要進行骨髓移植,花費將達100多萬元。去年,很多官兵自發為這位一心撲在工作上的老兵捐了款。組織也沒有忘記他,在年前主動為楊發安申請了困難補助金。

年前,該旅還積極協調地方有關部門,幫助2名幹部家屬調動安置了工作,為3名官兵的子女解決了入學難的問題。去年9月,他們還專門協調駐地雙擁辦舉辦了一次擁軍招聘會,為20餘名官兵家屬提供了就業崗位。

正是這些雪中送炭的工作,解決了大家的後顧之憂,給予同志們極大的幫助和支持,溫暖了部隊廣大官兵的心,促進了該旅的戰鬥力建設步入了良性的建設發展軌道。

作為年終評功評獎的一項重要工作,該旅還在去年底從留用黨費中支出一筆款項,用於看望慰問老幹部、已故老黨員的遺屬,幫扶生活困難黨員和官兵,使他們感受到了組織的關愛和溫暖。

值得稱道的是,即使獲得榮譽獎勵的官兵,組織也沒有忘記給予他們實實在在的物質幫助。這次獲得「強軍尖兵」榮譽的兩名官兵,因家庭生活較為困難,也得到了資金的補助。

情到深處愛意濃。年終歲尾,每一名官兵都渴望贏得獎賞。在官兵的心目中,最好的獎賞或許是一次知遇之恩,或許是一項榮譽,或許是一陣鼓勵的喝彩和掌聲,或許是一筆解決燃眉之急的補助金……不管榮譽有多大、物質幫助有多少,但每一份獎勵和資助只要幫在了官兵的心坎上,就會化成前行的動力。獎賞各得其所,才能發揮應有效益,才能真正為部隊戰鬥力建設提質增效。

臘月的霧都,遭遇了少有的寒流。記者在這個旅不僅感受到頒獎晚會的精彩紛呈,也感受到了流淌在官兵心頭的那股暖流,奔涌在官兵行動中的那股力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點贊!我軍野戰熱食快餐化保障能力提升
太牛了!一個連隊竟湧現出7名一等功臣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