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高敬偉:閑話舊時光-我與農大︱青春故事匯分享五

高敬偉:閑話舊時光-我與農大︱青春故事匯分享五

作者簡介:

高敬偉

2010年-2014年 山西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科101班

2014年-2017年 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D405實驗室

當溫大美女交給我這個「任務」的時候,我搜腸刮肚的清點了下自己可以稱得上「優秀」的地方。卻悲哀的發現,我的大學時代,普通的不能再普通。要說優秀的人,太多:出國深造的學霸,驚艷眾人的校花班花,能力出眾的學生會幹部,英語演講賽的演講者,辯論賽中口若懸河的辯手,運動場上的運動員,晚會上從主持人到歌手再到舞者……很不幸的全都不沾邊,著實讓人懷疑數學概率的正確性。

這就尷尬了,我都信誓旦旦向溫大美女保證了----不寫肯定是不行了。誠信如我,於是立馬放棄搜刮自己內存為零的光輝事迹,轉而重新定位自己為一名普通的大學生,來聊聊自己普通卻不可複製的大學生活。

01

5號樓205

是的,沒錯。就是谷園對面的那棟樓。知乎上很多帖子都在吐槽舍友,諸如「6個人5個微信群」,「舍友不是朋友,只是計算機隨機排列的產物」。何其幸運,我們幾個卻是一起上課下課,一起打水洗澡,一起外出遊玩,平時在宿舍總是吵吵鬧鬧,儘管有時候也避免不了小摩擦,不過幾乎是過眼雲煙。能回憶起來的是志磊幫我縫補衣服扣子;秦小E會化美美的妝;慧姐姐考試老拿第一;昕兒常常不自覺顯露的表演天賦;賴每天做飯菜熱情邀請我們品嘗。一起去吃飯,各自點不同的,互相「嘗鹹淡」,上課前秦小E買的一串糖葫蘆,一人一顆傳下去已所剩無幾。如今,已經各奔東西,但是這些記憶足以一輩子珍藏。

剛入大學的六隻來自天南海北(忽略渣渣像素)

02

圖書館

圖書館當之無愧成為最喜歡的地方。其實很小的時候,經常幻想自己可以有一個書櫃,裡面裝有很多的書---毫不誇張地說,這屬於那個年紀的一個大大的美夢。所以,圖書館滿足了我對看書的所有幻想。其實算不上看得有深度,不同年齡段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去選擇。但是,就是喜歡那種翻閱紙張的厚重感,新書濃烈的墨香、舊書淡淡的霉味兒,或者就是隨著書穿越並且眼前勾勒出場景,即使就是走在書架之間,撫摸一下厚薄參差的書脊,也是一種享受,書架遮掩光線也足以給你一種安全感。

最喜歡的就是,二樓右邊的人文社科那一間,後來一樓新的也不錯,但是鮮有老書,不過會有各類雜誌。曾經在哪個角落有幸找到五年級起就魂牽夢縈的一套推理啟蒙系列書籍,簡直激動;還曾看到一些名氣一般但是很有趣的書;也有找了一百遍也沒找的《午夜凶鈴》,因為高一的時候只看了上冊,雖然電影看過,但是還是不如書有味道;也啃了東野大叔的《放學後》;大一看《花田半畝》為頗具才華的女孩生命的短促而難過……圖書館還是期末複習和考研日子裡最愛的地方,即使沒時間讀書。有書的陪伴,就好。

最愛的去處之一

03

宣傳部的體驗

社團招新的時候,報了新聞部和宣傳部。個人更偏愛宣傳部,本身喜歡塗塗畫畫,沒有受過專業訓練,但是足以滿足自己對圖畫的喜歡。每次出板報的時候是一種享受,痛快啊!就像大家都喜歡去擠包裝紙上的泡泡一樣的過癮。每次撕下上次舊的板報,簡直是心痛。其實初中小學的時候就喜歡做手抄報,高中時間金貴,然後也算是重新體驗吧。

04

選修課

選修課選的是自己喜歡的專業英語,中日文化交流,由於好奇選擇了生物信息學,直到後來開設這門學科和專業英語才知道我盡然提前上了。還有一門貌似叫做大學生心理的。因為一直對歷史比較感興趣,尤其是深受漢文化圈的日韓兩國一直有一些不解,因此自然而然的選擇了中日文化交流,得到的是一些很淺的東西。心理學的話,總是有一種神秘的東西在裡面,這也是我選擇的初衷。

05

農大的花花草草和歷史感

最喜歡的是四月五月。自己本身其實對花沒有審美和鑒賞,但是依舊震撼於滿園春色的春季,也是在農大讓毫無半點常識和見識的我認識到了一直以來只知其名不知其貌的丁香花。紫色的和白色的。也屢屢被宿舍樓下散發著血腥氣的「死人樹」熏到失去胃口。也認識了玉蘭花長啥樣。此外,很多我還是不認識,儘管都掛著牌子,怎奈對植物學實在沒很大興趣。

個人覺得帶給人古韻的東西是很有意思的。農大的很多建築就有古韻。亭蘭圖書館,朱紅的柱子和飛檐琉璃。剝落的點點斑駁才顯得有歷史感,還有孔祥熙院落拱形的門,中國特有的建築風格,一下子想到了小時候看的紅樓夢連環畫的大觀園的樣子。當然還有紅房子和去圖書館的那條路上的各種古風的房子,不自覺總想駐足。

畢業季的我們穿婚紗、扮民國女學生、穿黑袍子

06

閑話考試

考試類別:期末考、四六級、考研。

我不是來傳授考試秘訣---本也沒什麼可傳授。平時考試盡量做好,如果還想拿獎學金,獎學金的意義不僅僅是錢,以後當你絞盡腦汁為履歷操心的時候才知道,獎學金是最便捷的選項。英語的重要性想必不需多言了,如果你想繼續深造,尤其我們生物領域,多數學術報告是全英文表達,各大有價值的科研論文也是英語發表,即使你不走深造的路,老祖宗告訴我們技多不壓身。最後,考研。自己考研不是一時頭腦發熱,也不是隨大流。選專業的時候,雖然想起來很幼稚:看到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可以有機會供職於公安局的刑事鑒定中心,腦中冒出的是以往看港劇警匪片的場景。儘管現在的與之大相徑庭,但有自己的一點點小偏愛在內。

07

考研這件小事

應溫大美女的特別要求,一定要說一說考研過程。不得不說溫大美女是我見過的最負責的輔導員,就沖著一個個組建的考研交流群和辦的公眾號足以看出良苦用心。

最重要的一步自然是擇校,之所以選擇廈大。一來,想體驗一下南方;二來,很奇葩的理由。全國生物做的好的985除去金字塔塔尖的清北,還有南開、浙大、復旦、中山、南京和廈大等。然後打算的最早的舍友定好了中山,其他幾個也依次選擇了各自心儀的學校,我可不想把舍友變成競爭對手,然後就選擇了廈大。

之後就是選專業。當年的廈大分為:微生物、細胞生物學和生物化學與細胞分子生物學(生化與分子)----現在已經統一為生物學一個專業。查閱半天的資料,發現生化與分子是「萬金油」,錄取人數最多,需求也最大,還有就是上文提到的看到將來就業前景與自己心目中喜歡的刑事偵查有一丟丟關係,於是自然就選擇它。

毫無疑問,立馬付諸行動。先是買書(當然也可以跟學長學姐借或買),我們需要準備的書是,王鏡岩編寫的兩本事無巨細堪稱字典般的《生物化學》;一本微生物—至今也不清楚生化與分子專業為啥要看微生物,直到研究生階段發現一切都是交叉相通的;英語的話就是買了真題;政治的話說句慚愧,我是直到考前看了肖秀榮的才明白考查內容,因為最後幾套出來以前我一直沒有好好複習。

備考是從大三暑假正式開始的,時間是2013年7月。在家呆了7天,然後早早地在6號樓教室佔好了座位。開始最基本的部分:熟悉課本。其實單單看書是很枯燥的,尤其是看生化那麼厚的書。但也不能直接去做題,題目是綜合性的。加之潛意識覺得時間還很久,也不免會扔下課本去吃喝玩樂去。所以,直到那年的11月才把第一遍書看完。

然後直接開始做真題,逼著自己一天一套,上午生化真題,下午微生物。用A4紙一頁頁的寫出來,改正。至此開始每天雷打不動地五點準時起床,跑到1號教學樓去背一些知識點。防止中午困,一直不喝咖啡的我破天荒地買了一大罐雀巢,每天靠著咖啡提神。直到考完,所剩無幾。

最後,英語68,政治69。專業課我反而不記得分數了,總分是352,在初試排名25。平時定時間訓練閱讀速度對英語考試相當重要,所以考場上提前十分鐘做完。政治我的時間安排不可取,如果真的有一套自己的理解記憶方法可以用起來。

事後回憶,備考階段很美好。為了備考,放棄了一直追到第三季的《The Walking Dead》 ,以致於後來再難續前緣;後來我們轉戰到了圖書館一樓,跟慧姐姐面對面,與旁邊一個男生一起複習很久,直到很久之後我們把人家的地盤侵佔完了,才開始說了第一句話;由於宿舍五個人考研,後期起床很早,但是不考研的賴沒有一句怨言,很感謝我可愛的舍友……

或許,有時候你不去努力一把,根本不知道自己也可以做到。

08

苦行僧時代

起初的我,以為研究生生活簡直不要太舒服。直到進入研究生生涯。

第一次group meeting,也就是俗稱的組會。直接蒙了,全組人上上下下都是英文匯報PPT和討論。當老闆(也就是導師)派來自巴基斯坦的博士跟我交流的時候,我也哼哼哈哈的應付過去了……頓時感覺壓力倍增。因為自己從小就不喜歡展示自己(諸如演講比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卻讓自己在眾人面前去展示自己的幾個月的實驗結果?

研二的時候,終於被排進了research talk的隊列,為了第一次搞好,提前三周開始閱讀paper,做PPT,還寫好了逐字稿,師兄還要求我在他面前演示了幾遍(在此感謝師兄,雖然被罵哭無數次),給了很多建議和提出一些可能性的問題。當自己順利完成人生中第一次talk後,師姐在實驗室里說:師妹,講得很好呀!心裡還是很美的。後來,就上道了---前一兩天開始準備,混成了老油條。

生物實驗室一直有一句話:女的當男的使,男的當牲口使。從一開始只能跟在師兄屁股後面做一些簡單的實驗到自己同時做好幾個實驗,熟練地操作各種儀器——除去腦力還有很大量的體力勞動 。引用一朋友的話,不僅沒變成「大哥心中的女人」,反倒活生生地把自己變成「女人心中的大哥」。我自豪。

在廈大這個平台,獲益良多,眼界得以開闊。曾經距離不止一次聽取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演講,每年一次的大型冬季會議和平時大大小小的學術報告也讓自己見識到令人羨慕的學術翹楚付出的不是一點點,也曾有幸當過幾次志願者,見到了很多優秀的本科生。跟實驗室來自各地的交流生一起玩耍(他們也是來自自己國家最好的學府),收穫頗豐。比如,哈薩克的男生告訴我們自己的祖先是成吉思汗,印度的男生邀請我們去印度旅遊並解釋治安已經好了很多不必擔心……

實驗台、用了三年的移液槍、組會PPT

實驗室去武夷山、黃山

(花褲子師姐是我們農大08級學姐呀,

與代班雪駿姐是同班好友呢)

就這樣,在翔安區這個沒有娛樂的郊外,生活被局限在了實驗室里。經歷了做實驗到最後一步卻由於錯誤操作的功虧一簣;也把別人的做了一半的實驗意外破壞使之流產;操作的時候一不留神噴了滿臉的各種試劑;進行了一個月卻毫無起色只能每周拿著negative的數據給導師看的時候的忐忑;最終,練就了單手提四五大瓶的培養液的功夫;同時可以進行好幾項實驗也不慌張;即使到組會彙報工作也能在最後的時刻把PPT做好;也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抑鬱和失眠……

我想說的是,人生的很多時候都在默默的儲備,或許當下你並沒意識到,也許以後的哪一個瞬間,會讓你會心一笑,會讓你茅塞頓開,會讓你受益匪淺。而這一切,都是曾經走過的路,你所受的委屈、你所流的眼淚、你所揮灑的汗水,都會被兌換成你自己的財富。

之所以在面試新東方的時候,能夠大大方方地站在講台上講課(這可是我一直排斥的場合),我想應該與當初的彙報實驗數據有關;之所以能夠在學了如此多年的啞巴英語的情況下,在超市看到留學生無法與店員交流去幫了一把小忙,也應該與實驗室的硬性要求有關。

我的學生生涯波瀾不驚,不可以說沒遺憾,卻也沒有荒廢。普通如你我也可以用自己方式度過,做喜歡的事,成想成的人。如此,也算不負好時光。

校園主樓、翔安校區、建南大會堂

(每年的開學典禮和畢業典禮在該處舉行)

和慧姐姐在廈大上弦場和鼓浪嶼自拍

文末小福利:想和學姐近距離交流么?快快掃一掃下方的二維碼,與她本人進行交流吧!名額有限,快快加入吧!!!

溫心小分隊文本編輯

感謝高敬偉學姐提供素材

致青春 我們正年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溫心語錄 的精彩文章:

張天睿:學會像陽光一樣照耀人生︱青春故事匯分享四

TAG:溫心語錄 |